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消息,9月4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公布了食品安全與營養應用中心(CFSAN)2013-2014年工作要點,其主要工作目標為減少全球化食品供應鏈、食品工藝的改進及消費者對新鮮或初級加工食品偏好造成的消費者健康風險。2013-2014年度CFSAN工作重點是以下六個關鍵目標:
1. 降低食源性疾病患病率。具體工作項目包括1)公布并實施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過程及硒元素作為嬰幼兒必需營養素添加的相關規定;2)公布并實施關于無麩質蛋白食品標簽的最終規定;3)公布蘋果汁中砷含量的風險評估結論及指導意見草案;4)判斷是否需要針對其他食品進行砷含量風險評估;5)對種植者、制造商及食品服務運營商發布指導草案,減少某些食品中丙烯酰胺對消費者健康潛在風險;6)公布蛋雞戶外養殖的指南草案;7)發布對生產工藝(包括新興技術、新食品配料、食品接觸材料)改變評估的最終指導意見;8)增加環境取樣及針對性監測;9)提出高風險食品信息追溯的建議性規定;10)建設膳食補充劑管理監測系統;11)以風險評估為基礎,解決膳食補充劑的安全問題;12)發布膳食補充劑審批指導方案,加強對膳食補充劑審批工作的管理。
2. 以科學為基礎建立新的法規策略文件。具體工作項目包括1)制定食品安全運輸、第三方審核、食品加工設施、農產品安全預防控制規則;2)建立食源性疫情爆發數據采集、預防措施有效性評估指標;3)確定需重點監測的高風險食品及食源性污染物;4)完成對零售熟食店中即食奶酪、肉類食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風險評估;5)制定稻米及稻米制品中砷含量風險評估草案;6)改進高風險食品中非O157型腸出血性大腸桿菌風險監測程序;7)評估新鮮西紅柿及辣椒中沙門氏菌污染風險;8)進一步研究雞蛋中腸炎沙門氏菌快速檢測及驗證方法;9)采用完整的食品代碼及食品成分標識加強數據交流的標準性;10)針對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原料、膳食補充劑、化妝品建立全面的數據庫及相關分類工具。
3. 加強從農場到餐桌預防性控制標準的實施。具體工作項目包括:1)更新良好農業生產指導規范草案;2)制定酸化食品生產規范指南草案;3)采取措施加強消費者食物處理過程安全性。
4. 提供更好的營養及膳食選擇,改善公共衛生狀況。具體工作內容包括:1)以2010年美國膳食指南為基礎,引導消費者健康飲食;2)面向消費者普及營養學標簽知識;3)制定醫療食品膳食指導;4)降低食品中鈉及反式脂肪酸含量;5)對公共衛生項目中的生物指標進行驗證。
5. 建立快速有效的食品危害的識別、控制、消除方法。具體工作內容包括:1)加強信息系統研究,在各級機構及國際范圍內進行數據收集、監控、共享、分析,增加信息處理速度;2)保證FDA在食品、獸醫領域采用的分析方法易被從業人員實現。
6. 人員及資源的優化合理配置。1)加強組織的領導管理能力;2)改進外部科學研究與監管之間的關系,擴展組織能力及影響;3)進行角色、職責及功能優化。
原文鏈接:http://www.fda.gov/aboutFDA/CentersOffices/OfficeofFoods/CFSAN/WhatWeDo/ucm366279.htm
日期:201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