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日-6.19日食品行業(yè)一周輿情信息有:食用野生菌、大量荔枝引起中毒事件;湖南一幼兒園被曝使用變質果蔬;卡士再次回應“卡士酸奶酵母超標”事件;老鄉(xiāng)雞、恒順醋業(yè)、周黑鴨進軍新賽道;網友稱在東方甄選直播間買到爛果;奶茶、酸奶中喝出異物;“中國楊梅60元一顆出口迪拜”上熱搜。
食用野生菌、大量荔枝引起中毒事件
輿情概述
近日,發(fā)生兩起因食用農產品引起中毒的事件。
其中,“女子吃野生菌出現幻覺一直扯線”登上熱搜,引起網友圍觀。報道稱,云南一女子在吃了隔夜加熱的野生菌后出現幻覺,在去醫(yī)院的路上反復拉扯一根不存在的線。
另外,還有一起中毒事件也登上了熱搜,據報道,河北衡水一家醫(yī)院接診了一名吃荔枝后低血糖的8歲女童,被診斷為荔枝急性中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荔枝病”。醫(yī)生表示荔枝中的次甘氨酸A和亞甲基環(huán)丙基甘氨酸兩種物質會抑制糖的代謝轉化,會造成急性的荔枝中毒,輕度的會出現面色蒼白、乏力,重度的可能會意識喪失甚至死亡。
輿情點評
像野生菌、荔枝等食品在食用時一定要注意。有的野生菌有毒,采食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不小心誤食,可能會付出的慘重代價。而像荔枝這樣的食物,在食用時則要注意量。食用大量荔枝可能換上“荔枝病”。一旦發(fā)生中毒事件,一定要立即前往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治療。
湖南一幼兒園被曝使用變質果蔬
輿情概述
6月14日,湖南株洲有家長稱一幼兒園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給孩子食用低價食材以及變質的蔬果。對此園方稱,有部分壞的水果被家長拿出來拍照,目前相關部門介入,幼兒園將進行整改。
輿情點評
學生的餐飲安全一直是社會各界最為關心的事。作為學校,必須對學生的飲食安全負責。作為監(jiān)管部門,應加大檢查力度,嚴厲懲處此類違法行為,對違法行為零容忍。
卡士再次回應“卡士酸奶酵母超標”事件
輿情概述
針對近日部分媒體持續(xù)報道卡士酸奶存在抽檢酵母超標的問題,卡士乳業(yè)于6月16日再次發(fā)布聲明,承諾旗下產品符合國家標準。
據悉,該事件為2021年12月的抽檢結果,結果已于今年4月被相關媒體報道過。當時,卡士乳業(yè)在官方微博上發(fā)布質量報告并進行回應。卡士乳業(yè)表示,卡士旗下“餐后一小時”產品各項指標經過官方、第三方和自查檢測均符合國家標準。
在此次聲明中,卡士乳業(yè)提到,經過專業(yè)團隊全方位的分析和研判,認定為產品出廠后儲存或終端溫度不達標導致產品中酵母超標的孤立事件。另外,卡士乳業(yè)還就此次事件的審查過程及管控措施進行了詳細說明。
輿情點評
酵母雖不屬于致病菌,但其超標可能會導致酸奶腐敗變質。酸奶中酵母超標,可能與生產企業(yè)的過程控制,運輸過程及銷售過程中的儲藏條件等有關。不論是生產企業(yè)還是銷售方,都要引起重視,嚴格把關產品質量,運輸條件以及儲存條件等。
老鄉(xiāng)雞、恒順醋業(yè)、周黑鴨進軍新賽道
輿情概述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很多企業(yè)開始布局新賽道,本周,老鄉(xiāng)雞、恒順醋業(yè)、周黑鴨推出新品,進軍新賽道。
6月14日,有報道顯示,老鄉(xiāng)雞進入新茶飲賽道,在6月份之后推出了3款現制茶飲產品,分別是雞籠香檸檬茶、芭樂綠茶、清新生椰乳。
恒順醋業(yè)跨界氣泡水領域,推出了一款名為“酸甜抱抱™”的氣泡水,主打低卡、低糖、0防腐劑、真實果汁概念,目前有菠蘿、百香果和荔枝三種口味。
周黑鴨則跨界推出了盒飯,該產品為名叫“周黑鴨蜜汁鴨腿飯”的快餐產品,是周黑鴨與快餐品牌“維小飯”聯名合作推出的一款快餐。
輿情點評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為滿足新生代消費需求,一些企業(yè)開始布局新的賽道。但是,企業(yè)在跨界時一定要慎重,在挖掘新的增長點的同時,一定要加強鞏固自身的優(yōu)勢。
網友稱在東方甄選直播間買到爛果
輿情概述
6月16日,有網友稱在新東方直播間購買的油杏出現爛果,直播間承諾單果21-26克,實際沒有一個果子達標。對此,東方甄選客服稱,已反饋給相關負責人,自家商品很有保障,發(fā)貨前會仔細檢查。涉事商家醉獨到生鮮旗艦店客服稱,此事已跟客戶協商處理全款退了,之前的客服已經辭退。
輿情點評
近年來,直播帶貨發(fā)展迅速,成為一熱門行業(yè),但是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其中,食品質量問題就是一個方面。作為直播間運營者,要嚴格把關產品質量,當產品出現問題時,也要積極與客戶溝通,積極解決問題。不管怎樣,都不能降低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不能在食品安全上打折。
奶茶、酸奶中喝出異物
輿情概述
本周,奶茶、酸奶中喝出異物。
6月11日,廣東深圳一消費者在一家一點點奶茶店買了8杯奶茶,其中有一杯珍珠奶茶喝到了蒼蠅。6月15日,涉事奶茶店工作人員稱,愿意退款,對方不同意。同時,工作人員強調,出品前都會有檢查,奶茶是用熱茶做的,經過機器攪拌后不會產生如此完整的蒼蠅,并表示可以請相關部門來處理。目前,就如何處理此事雙方仍然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6月13日,陜西西安一消費者稱在酸奶中喝出異物。該消費者于6月4日晚上在超市購買了酸奶,之后在喝的時候發(fā)現味道不對,打開蓋子后發(fā)現有霉點。聯系廠家后,廠家提出更換商品,并且拿走了有問題的酸奶。隨后消費者又在同一批次的酸奶中發(fā)現有不明黃色膠體。
輿情點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第三十四條第(六)項規(guī)定,禁止生產經營混有異物的食品。食品中出現異物,傷害的不僅僅是消費者,也影響企業(yè)的口碑和發(fā)展前景。針對容易發(fā)生類似情況的產品和生產經營環(huán)節(jié),企業(yè)應予以重視并做好防控措施。
“中國楊梅60元一顆出口迪拜”上熱搜
輿情概述
6月15日,“中國楊梅60元一顆出口迪拜”的話題登上熱搜。據媒體報道,臺州40箱東魁楊梅出口迪拜,價值1.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8萬多元。這些楊梅在迪拜商超售價高至每顆60元。有仙居果農表示,當地東魁楊梅價格與往年相比價格確實上漲,其直銷最貴的皇冠級顆粒裝每顆算下來約21元。據專家分析,東魁楊梅價格上漲的原因為氣候原因導致的減產。
輿情點評
水果價格受產量、人工、運輸、包裝等多種因素影響。國內水果出口國外,運輸成本大大增加,導致在國外的售價上升,也屬正常。企業(yè)在出口時,一定要準備好相關的材料,了解當地的相關政策,以保證水果的順利出口。
食用野生菌、大量荔枝引起中毒事件
輿情概述
近日,發(fā)生兩起因食用農產品引起中毒的事件。
其中,“女子吃野生菌出現幻覺一直扯線”登上熱搜,引起網友圍觀。報道稱,云南一女子在吃了隔夜加熱的野生菌后出現幻覺,在去醫(yī)院的路上反復拉扯一根不存在的線。
另外,還有一起中毒事件也登上了熱搜,據報道,河北衡水一家醫(yī)院接診了一名吃荔枝后低血糖的8歲女童,被診斷為荔枝急性中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荔枝病”。醫(yī)生表示荔枝中的次甘氨酸A和亞甲基環(huán)丙基甘氨酸兩種物質會抑制糖的代謝轉化,會造成急性的荔枝中毒,輕度的會出現面色蒼白、乏力,重度的可能會意識喪失甚至死亡。
輿情點評
像野生菌、荔枝等食品在食用時一定要注意。有的野生菌有毒,采食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不小心誤食,可能會付出的慘重代價。而像荔枝這樣的食物,在食用時則要注意量。食用大量荔枝可能換上“荔枝病”。一旦發(fā)生中毒事件,一定要立即前往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治療。
湖南一幼兒園被曝使用變質果蔬
輿情概述
6月14日,湖南株洲有家長稱一幼兒園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給孩子食用低價食材以及變質的蔬果。對此園方稱,有部分壞的水果被家長拿出來拍照,目前相關部門介入,幼兒園將進行整改。
輿情點評
學生的餐飲安全一直是社會各界最為關心的事。作為學校,必須對學生的飲食安全負責。作為監(jiān)管部門,應加大檢查力度,嚴厲懲處此類違法行為,對違法行為零容忍。
卡士再次回應“卡士酸奶酵母超標”事件
輿情概述
針對近日部分媒體持續(xù)報道卡士酸奶存在抽檢酵母超標的問題,卡士乳業(yè)于6月16日再次發(fā)布聲明,承諾旗下產品符合國家標準。
據悉,該事件為2021年12月的抽檢結果,結果已于今年4月被相關媒體報道過。當時,卡士乳業(yè)在官方微博上發(fā)布質量報告并進行回應。卡士乳業(yè)表示,卡士旗下“餐后一小時”產品各項指標經過官方、第三方和自查檢測均符合國家標準。
在此次聲明中,卡士乳業(yè)提到,經過專業(yè)團隊全方位的分析和研判,認定為產品出廠后儲存或終端溫度不達標導致產品中酵母超標的孤立事件。另外,卡士乳業(yè)還就此次事件的審查過程及管控措施進行了詳細說明。
輿情點評
酵母雖不屬于致病菌,但其超標可能會導致酸奶腐敗變質。酸奶中酵母超標,可能與生產企業(yè)的過程控制,運輸過程及銷售過程中的儲藏條件等有關。不論是生產企業(yè)還是銷售方,都要引起重視,嚴格把關產品質量,運輸條件以及儲存條件等。
老鄉(xiāng)雞、恒順醋業(yè)、周黑鴨進軍新賽道
輿情概述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很多企業(yè)開始布局新賽道,本周,老鄉(xiāng)雞、恒順醋業(yè)、周黑鴨推出新品,進軍新賽道。
6月14日,有報道顯示,老鄉(xiāng)雞進入新茶飲賽道,在6月份之后推出了3款現制茶飲產品,分別是雞籠香檸檬茶、芭樂綠茶、清新生椰乳。
恒順醋業(yè)跨界氣泡水領域,推出了一款名為“酸甜抱抱™”的氣泡水,主打低卡、低糖、0防腐劑、真實果汁概念,目前有菠蘿、百香果和荔枝三種口味。
周黑鴨則跨界推出了盒飯,該產品為名叫“周黑鴨蜜汁鴨腿飯”的快餐產品,是周黑鴨與快餐品牌“維小飯”聯名合作推出的一款快餐。
輿情點評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為滿足新生代消費需求,一些企業(yè)開始布局新的賽道。但是,企業(yè)在跨界時一定要慎重,在挖掘新的增長點的同時,一定要加強鞏固自身的優(yōu)勢。
網友稱在東方甄選直播間買到爛果
輿情概述
6月16日,有網友稱在新東方直播間購買的油杏出現爛果,直播間承諾單果21-26克,實際沒有一個果子達標。對此,東方甄選客服稱,已反饋給相關負責人,自家商品很有保障,發(fā)貨前會仔細檢查。涉事商家醉獨到生鮮旗艦店客服稱,此事已跟客戶協商處理全款退了,之前的客服已經辭退。
輿情點評
近年來,直播帶貨發(fā)展迅速,成為一熱門行業(yè),但是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其中,食品質量問題就是一個方面。作為直播間運營者,要嚴格把關產品質量,當產品出現問題時,也要積極與客戶溝通,積極解決問題。不管怎樣,都不能降低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不能在食品安全上打折。
奶茶、酸奶中喝出異物
輿情概述
本周,奶茶、酸奶中喝出異物。
6月11日,廣東深圳一消費者在一家一點點奶茶店買了8杯奶茶,其中有一杯珍珠奶茶喝到了蒼蠅。6月15日,涉事奶茶店工作人員稱,愿意退款,對方不同意。同時,工作人員強調,出品前都會有檢查,奶茶是用熱茶做的,經過機器攪拌后不會產生如此完整的蒼蠅,并表示可以請相關部門來處理。目前,就如何處理此事雙方仍然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6月13日,陜西西安一消費者稱在酸奶中喝出異物。該消費者于6月4日晚上在超市購買了酸奶,之后在喝的時候發(fā)現味道不對,打開蓋子后發(fā)現有霉點。聯系廠家后,廠家提出更換商品,并且拿走了有問題的酸奶。隨后消費者又在同一批次的酸奶中發(fā)現有不明黃色膠體。
輿情點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第三十四條第(六)項規(guī)定,禁止生產經營混有異物的食品。食品中出現異物,傷害的不僅僅是消費者,也影響企業(yè)的口碑和發(fā)展前景。針對容易發(fā)生類似情況的產品和生產經營環(huán)節(jié),企業(yè)應予以重視并做好防控措施。
“中國楊梅60元一顆出口迪拜”上熱搜
輿情概述
6月15日,“中國楊梅60元一顆出口迪拜”的話題登上熱搜。據媒體報道,臺州40箱東魁楊梅出口迪拜,價值1.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8萬多元。這些楊梅在迪拜商超售價高至每顆60元。有仙居果農表示,當地東魁楊梅價格與往年相比價格確實上漲,其直銷最貴的皇冠級顆粒裝每顆算下來約21元。據專家分析,東魁楊梅價格上漲的原因為氣候原因導致的減產。
輿情點評
水果價格受產量、人工、運輸、包裝等多種因素影響。國內水果出口國外,運輸成本大大增加,導致在國外的售價上升,也屬正常。企業(yè)在出口時,一定要準備好相關的材料,了解當地的相關政策,以保證水果的順利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