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中老年人,下至嬰幼孩童,保健食品市場近年來不斷擴大,但是否真的是“智商稅”呢?這份保健食品防坑指南,速來get。
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人們對大健康概念的認知逐步加深,保健食品消費群體不再是傳統中老年人為主,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咨詢、購買和食用。火爆的市場中充斥著良莠不齊的產品,其五花八門的功能宣稱令人迷眼,軟化血管、抑制腫瘤、排毒養顏、抗衰老…… 到底什么是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有何區別?如何鑒別和選購?老年人又該如何保健?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專家團隊帶您一探究竟。
保健品就是保健食品?
“保健品”一詞并無明確的規定,一般是指對人體有保健功效產品的泛稱。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保健食品》(GB16740-2014)中定義,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規定了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保健食品需經過相關部門審核批準后使用“藍帽子”標志,并標注特定保健功能。廣大消費者要謹防商家虛假宣傳。
如何正確選購保健食品?
如今市面上保健食品的宣傳鋪天蓋地,不僅是老年人,就連年輕人也難以辨別。廣大消費者在選購保健品時應從自身需求、健康狀況出發,有針對性地選擇。尤其是年老體弱者、慢性病患者、兒童及青少年、孕婦等特定人群,在選擇保健食品時一定要謹慎。
1.要看清保健食品標識。無論是國產保健食品還是進口保健食品,認準保健食品“藍帽子”標志及批準文號。每個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只對應一個產品。
2.可登錄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網站,查詢產品的注冊備案信息,判斷它是否為官方批準的產品(網址如下:http://ypzsx.gsxt.gov.cn/specialfood/#/food)。
3.要謹慎對待廣告宣稱。保健食品是一種特殊食品,不能代替藥品,不具有疾病治療功能。若其含有 “治療疾病”、“祖傳秘方”、“馬上見效”、“絕對安全”、“專家推薦”等夸大功效、虛假宣傳信息,或采用“最新技術”、“最先進”等絕對化字眼,請提高警惕,謹防假冒偽劣。
4.消費者如對所購買的保健食品質量安全存疑,或發現存在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的,請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咨詢舉報,也可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15。
老年人選購保健食品消費提示
適合老年人的保健品有哪些?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群體的生理功能逐漸減弱,容易出現飲食功能障礙和營養不良等問題,可選擇一些保健食品作為膳食補充。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容易出現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可以適當服用含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營養補充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12、鐵、鈣、硒、銅等。同時可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量合理補充營養素,如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防止骨質疏松、骨痛、骨折等問題,應保證鈣的攝入量為1000mg/天。
蛋白肽:老年人容易出現負氮平衡,從而引發肌肉衰減、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可適量補充蛋白肽類,它能更快地被人體吸收,作為營養源發揮作用。
保健食品并非吃的越多就越健康,要按照標簽和說明書中要求的劑量和次數來服用。在食用營養素補充劑類保健食品時,還要注意不要與同類營養素補充劑同時食用,以免補充過量。
警惕商家欺詐和虛假宣傳陷阱
較為常見的欺詐和虛假宣傳有:
1.失實夸大宣傳。利用老人擔心健康的心理推銷保健品,通過所謂的“醫生”、“專家”、“同齡老人”、“病友”輪番上陣忽悠,誘導老人入坑。
2.假冒公益活動。冒用某官方機構“健康講座”、“專家義診”邀請老年人參與講座,打著免費體驗、免費旅游的幌子,實則為推銷產品。
3.虛假“免費活動”。利用“贈藥或小禮品”、“免費試用”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參加促銷活動,再雇人當托現身說法,制造爭先恐后購買產品的假象。
執 筆:南昌大學食品學院 省檢驗檢測認證總院食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日期:2022-05-26
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人們對大健康概念的認知逐步加深,保健食品消費群體不再是傳統中老年人為主,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咨詢、購買和食用。火爆的市場中充斥著良莠不齊的產品,其五花八門的功能宣稱令人迷眼,軟化血管、抑制腫瘤、排毒養顏、抗衰老…… 到底什么是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有何區別?如何鑒別和選購?老年人又該如何保健?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專家團隊帶您一探究竟。
保健品就是保健食品?
“保健品”一詞并無明確的規定,一般是指對人體有保健功效產品的泛稱。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保健食品》(GB16740-2014)中定義,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規定了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保健食品需經過相關部門審核批準后使用“藍帽子”標志,并標注特定保健功能。廣大消費者要謹防商家虛假宣傳。
如何正確選購保健食品?
如今市面上保健食品的宣傳鋪天蓋地,不僅是老年人,就連年輕人也難以辨別。廣大消費者在選購保健品時應從自身需求、健康狀況出發,有針對性地選擇。尤其是年老體弱者、慢性病患者、兒童及青少年、孕婦等特定人群,在選擇保健食品時一定要謹慎。
1.要看清保健食品標識。無論是國產保健食品還是進口保健食品,認準保健食品“藍帽子”標志及批準文號。每個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只對應一個產品。
2.可登錄國家市場監督總局網站,查詢產品的注冊備案信息,判斷它是否為官方批準的產品(網址如下:http://ypzsx.gsxt.gov.cn/specialfood/#/food)。
3.要謹慎對待廣告宣稱。保健食品是一種特殊食品,不能代替藥品,不具有疾病治療功能。若其含有 “治療疾病”、“祖傳秘方”、“馬上見效”、“絕對安全”、“專家推薦”等夸大功效、虛假宣傳信息,或采用“最新技術”、“最先進”等絕對化字眼,請提高警惕,謹防假冒偽劣。
4.消費者如對所購買的保健食品質量安全存疑,或發現存在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的,請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咨詢舉報,也可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15。
老年人選購保健食品消費提示
適合老年人的保健品有哪些?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群體的生理功能逐漸減弱,容易出現飲食功能障礙和營養不良等問題,可選擇一些保健食品作為膳食補充。
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容易出現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可以適當服用含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營養補充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12、鐵、鈣、硒、銅等。同時可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量合理補充營養素,如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防止骨質疏松、骨痛、骨折等問題,應保證鈣的攝入量為1000mg/天。
蛋白肽:老年人容易出現負氮平衡,從而引發肌肉衰減、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可適量補充蛋白肽類,它能更快地被人體吸收,作為營養源發揮作用。
保健食品并非吃的越多就越健康,要按照標簽和說明書中要求的劑量和次數來服用。在食用營養素補充劑類保健食品時,還要注意不要與同類營養素補充劑同時食用,以免補充過量。
警惕商家欺詐和虛假宣傳陷阱
較為常見的欺詐和虛假宣傳有:
1.失實夸大宣傳。利用老人擔心健康的心理推銷保健品,通過所謂的“醫生”、“專家”、“同齡老人”、“病友”輪番上陣忽悠,誘導老人入坑。
2.假冒公益活動。冒用某官方機構“健康講座”、“專家義診”邀請老年人參與講座,打著免費體驗、免費旅游的幌子,實則為推銷產品。
3.虛假“免費活動”。利用“贈藥或小禮品”、“免費試用”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參加促銷活動,再雇人當托現身說法,制造爭先恐后購買產品的假象。
執 筆:南昌大學食品學院 省檢驗檢測認證總院食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日期: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