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近日臺灣一名50多歲種植山藥的農民,因長期食用過量山藥,出現了血便及腹瀉,就醫檢查發現有數十顆發炎性息肉,醫師建議調整飲食后改善。
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糠榮誠18日表示,這是他遇到的第2名男性因食用過量山藥引起發炎性息肉。這名農民家住花蓮,因出現血便、腹瀉、絞痛,經朋友介紹北上就醫。
糠榮誠說,患者就醫檢查發現有20到30顆發炎性小息肉,經詢問農民生活及飲食習慣,認為可能是因本身種植山藥、長期三餐都以山藥為主而引起,建議停止食用3個月后,再檢查息肉數目已減少。
糠榮誠指出,由于收治的2名患者都是男性,山藥具有女性荷爾蒙雌激素,食用過多刺激大腸黏膜,形成息肉。此外,有一些藥物如止痛藥,也會引起發炎性息肉,不過,發炎性息肉是良性,不會變成癌癥,停止食用后一段時間會改善。
他說,山藥具有養生用途,在食品及商品應用范圍廣,但任何食品都不應過量,若身體出現癥狀應立刻就醫檢查,同時應將飲食習慣告知醫師,患者也應定期檢查,確保健康。
日期: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