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昆明一加工坊工人用嘴剝蠶豆皮”上熱搜,脫骨雞爪怎么看?

   2022-03-29 食品有意思997
核心提示:近日云南昆明一食品加工作坊的工人用“嘴剝”蠶豆皮的事件上了熱搜。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在對昆明云山村一處農副產品加工作坊檢查時發現,該食品加工作坊的工人竟然采用嘴啃的方式,給蠶豆剝皮。原來,我們常吃的蠶豆大致有三層,最外層是蠶豆的豆莢,中間那層硬殼是蠶豆的種皮,最里層才是我們要吃的子葉和胚。結構和黃豆的很像,只不過蠶豆的種皮更厚更硬一些。……(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近日云南昆明一食品加工作坊的工人用“嘴剝”蠶豆皮的事件上了熱搜。
 
  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在對昆明云山村一處農副產品加工作坊檢查時發現,該食品加工作坊的工人竟然采用嘴啃的方式,給蠶豆剝皮。原來,我們常吃的蠶豆大致有三層,最外層是蠶豆的豆莢,中間那層硬殼是蠶豆的種皮,最里層才是我們要吃的子葉和胚。結構和黃豆的很像,只不過蠶豆的種皮更厚更硬一些。
 
  豆莢用手剝就可以很輕松的去掉,但是由于新鮮的蠶豆種皮是緊緊依附在子葉上面的,機械加工很難在不損壞子葉的前提下,完整的將新鮮蠶豆的種皮剝掉。并且由于蠶豆工人是按重量計算薪酬,用牙去剝蠶豆的種皮速度顯然比手更快,所以……
 
  最令人震驚的是,當加工作坊的老板被執法人員檢查時,老板的第一反應不是反思,而是抱怨自己是因為生意好被同行嫉妒并陷害……看來食品安全意識建設,仍任重而道遠。根據執法人員調查,在場所有參與“口水蠶豆”加工的人員都沒有健康證。這些加工出來的蠶豆每天都會被送到批發市場售賣。執法人員現場查封并銷毀了將近200公斤的蠶豆,并讓老板寫下保證書,立即整改。
 
  這種“口水蠶豆”的加工方式,很可能在當地不是個例。好在蠶豆是不能生吃的,生蠶豆中含有巢菜堿苷,如果不徹底煮熟將毒素破壞,食用后4~24小時后就會發病,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又稱蠶豆黃病。
 
  所以,就算工人用嘴剝蠶豆,蠶豆上的牙齒印兒清晰可見,工人統統沒有健康證……經過徹底煮熟的蠶豆也不大可能引發什么食品安全事件或傳染病。當然消費者受到的精神攻擊是難以估量的。如果想避開這種“口水蠶豆”,可以去買沒有去種皮的蠶豆回來自己剝皮。干蠶豆也可以放心買,干蠶豆可以通過機器快速剝皮,雖然沒有嘴剝的完整,但比嘴剝的要快得多。



日期:2022-03-29
 
地區: 云南 昆明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