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如何安全消費海鮮類食品?提示來了

   2022-03-21 柳州市場監管微信號699
核心提示:近期,柳州市市場監管12315指揮中心接到幾起關于海鮮類食品的消費投訴。在此,柳州市市場監管12315指揮中心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商家和消費者增強食品安全意識,確保海鮮類食品消費安全。……(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近期,柳州市市場監管12315指揮中心接到幾起關于海鮮類食品的消費投訴。覃先生來電反映,其在某水產品冷凍店購買三文魚、北極貝、希鯪魚、虎蝦等刺身,食用后出現嘔吐腹瀉癥狀,經醫生診斷為急性腸胃炎。由于海鮮類食品本身帶菌量較高,若飲食不當容易引發食源性疾病。在此,柳州市市場監管12315指揮中心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商家和消費者增強食品安全意識,確保海鮮類食品消費安全。
 
  嚴把食品安全質量關
 
  餐飲服務單位應嚴格按照許可證上核準的經營范圍從事餐飲服務活動,不得擅自未經許可提供“生食類食品制售”,尤其是生食海鮮類產品。餐飲服務單位經營者需對購進的原材料實行進貨查驗制度,審驗供貨商經營資質,索取相關票證并妥善保管。加工區域須將成品、半成品、生熟食品分開存放,制作食品的具器和餐具要嚴格清洗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科學選購海鮮類產品
 
  消費者應通過正規超市、農貿市場或海產專營店選購,切勿貪圖便宜在路邊攤販購買來源不明的海鮮類產品。挑選時,盡可能選購新鮮的產品,可通過觀察產品的色澤、按壓產品的彈性,以及活躍度等判斷新鮮程度。疫情期間盡量避免購買境外、中高風險地區的冷鏈海鮮類產品。
 
  忌生吃或半生吃海鮮類產品
 
  消費者外出就餐時,優先選擇證照齊全和環境衛生良好的餐廳,用餐時注意辨別食物的新鮮度,一旦發現食物存在異味或其他感官性狀異常情況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時向經營者反映。海鮮類產品的內臟、呼吸器官、排泄器官等易聚集微生物,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以及加工過程中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污染,未經熱加工存在較高食品安全風險。切勿生吃或半生吃海產品,更不宜食用隔夜海鮮。
 
  消費者在外就餐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不適癥狀時,請及時到醫院就診,切勿亂服藥,以免延誤病情,同時保留消費憑證、就診記錄等相關證據材料,撥打12315熱線或登錄全國12315平臺(網址:http://www.12315.cn)進行投訴舉報。柳州市市場監管局將第一時間依法進行查處,切實保障全市人民食品安全。



日期:2022-03-21
 
地區: 廣西 柳州市
行業: 漁業水產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