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22年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

   2022-03-01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728
核心提示: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視頻會議、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省種業振興大會、全省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局長會議暨“三隊”包聯服務推進會精神,扎實做好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助力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制定了《2022年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各市農業農村局、廳有關處、中心: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視頻會議、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省種業振興大會、全省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局長會議暨“三隊”包聯服務推進會精神,扎實做好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助力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省廳制定了《2022年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現予印發,請各地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2022年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
 
  堅持以習近平視察山西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和“四個最嚴”、“產出來”“管出來”要求為指導,堅持穩字當頭、提質增效,大力實施農產品質量提升行動,緊盯“管、產、強”,守底線、拉高線,穩品質、提標準,補短板、強支撐,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97.7%以上,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推動我省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嚴管嚴治,全力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一)開展“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治理行動。加強督導檢查。針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產品和薄弱環節,明確整治要點,適時組織聯合督導檢查,對各地整治行動推進情況進行抽查檢查,總結宣傳典型經驗做法。強化冬奧、二十大等重大活動及重要節慶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嚴格禁限用藥物使用監管。扎實開展監督抽查、飛行檢查和暗查暗訪,加強日常巡查,嚴打違規使用禁限用藥物行為,堅持檢打聯動、露頭就打,曝光一批農產品質量安全典型案件,嚴懲重處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強化常規農獸藥使用監管。堅持監管服務并舉,嚴控常規藥物殘留超標。組織落實11個重點品種技術性指導意見,指導加強巡查檢查,推進常規藥物殘留速測,壓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
 
  (二)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強化關鍵節點監管。圍繞穩產保供,加強春季、夏季、秋冬季農資購銷旺季巡查檢查,開展肥料、種子、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資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嚴防假劣農資入村進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探索開展在農藥銷售檔案中記錄施藥對象及用途。強化宣傳引導。組織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活動,普及農資法律法規和識假辨假常識。強化違法行為查處。會同工信、市場監管、網信等部門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和違法使用農資行為,嚴肅查處植物新品種保護侵權重點案件,打擊互聯網違法銷售假劣農資行為,行刑銜接、聯合懲戒,涉及違法犯罪的按規定移交司法機關,適時向社會曝光典型案件。
 
  (三)開展農產品監測抽查。強化風險監測。制定年度監測計劃,按季度組織開展例行監測、專項監測,壓實各級監管責任,完成1.5批次/千人抽檢任務,產地、“三前”環節抽樣比例達到70%以上,強化重點整治品種、設施蔬菜等監測,適當擴大風險監測范圍和小農戶抽樣比例。強化監督抽查。針對重點節點、重點產品等組織開展監督抽查、飛行檢查,落實“雙隨機、一公開”要求,抽樣覆蓋各類生產主體。強化例行監測不合格產品的跟蹤監督抽查,及時公布不合格農產品信息。查辦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數(非農業投入品)縣均達到2個以上,監督抽查發現問題及時查處率達到100%。開展風險評估。組織開展農畜產品風險評估。加強對食用農產品違法添加金銀箔粉情況的排查和巡查檢查。定期開展監測結果會商分析,深挖問題成因,提升農產品質量控制水平。強化輿情監測,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二、推標達標,全力提升農產品質量水平
 
  (四)提升農業生產標準化水平。推進標準試點。建設高粱國家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組織玉米、香菇、油菜、櫻桃、葡萄、肉牛等7個國家標準化試點基地建設,積極爭取新試點基地。開展省級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積極創建省級以上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適時舉辦現場推進活動。完善標準體系。推動省校合作研究,以需求和應用為導向,研制急需農業地方標準、關鍵標準50項,積極參與制修訂國家和行業標準。推進有機旱作等標準體系建設。加強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建設,選樹一批標準化帶動產業發展和質量提升的示范典型和“標準領跑者”企業。加強省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加快標準實施。圍繞種業、耕地、有機旱作、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遴選一批主推標準。加強新發布標準宣貫,組織起草單位編制明白紙、短視頻、操作圖等簡明易懂的宣貫材料,培訓推廣率90%以上。探索開展農業地方標準實施評估和監督檢查。
 
  (五)提升農產品認證質量。加強農產品認證。推進綠色、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新認證登記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500個。督促獲證企業嚴格按標生產,積極創建全國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全國綠色食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園區,培育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三品一標”協同發展典型。加強地理標志農產品培育。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推動地標產品通過綠色、有機認證,遴選一批發展典型案例,助力鄉村振興。強化證后監管,加大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抽檢力度,對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零容忍”,發現一起撤銷一起。加強認證產品推介。開展地標農產品品牌推介和專題宣傳培訓,積極組織認證產品北上京津冀,東進長三角,南下粵港澳,持續推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走出去,組團參展中國國際農交會、中國綠色有機食品博覽會、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等大型農業展會。
 
  (六)提升合格證開具水平。推動開證全覆蓋。開展合格證制度宣傳周活動,普及達標合格證知識,健全完善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試行主體信息化名錄。壓實種植養殖者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推動落實自控自檢要求,督促試行品種范圍內的生產主體應開盡開、各批次農產品常態化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推廣“合格證+追溯”模式,提升合格證開具質量。推動準出準入銜接。全面落實農產品帶承諾達標合格證參加農業展會等要求,積極推動學校等重點單位采購帶證農產品,推動產地直銷農產品帶證銷售。推動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入市農產品合格證查驗力度。推動全程追溯管理。開展農產品全程追溯促進行動,優化追溯信息平臺管理服務,嚴格落實追溯“四掛鉤”意見,組織對參展農產品、各類認證創建活動的主體和產品質量追溯情況進行核查檢查,培育一批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標桿企業。
 
  三、夯基筑基,全力加強基層體系建設
 
  (七)健全監管體系。深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組織驗收第三批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創建縣,指導推進第三批國家農安創建縣和第四批省級農安創建縣工作。抓好動態管理,組織一二三批國家農安縣(創建縣)參加部集中開展的網上答辯,組織開展已命名國家、省級農安縣跟蹤評價,對達不到標準要求的采取摘牌措施。深入開展國家農安縣與脫貧縣結對幫扶活動。遴選第四批國家農安創建縣和第五批省級農安創建縣。深化鄉鎮網格化管理。認真落實農業農村部鄉鎮網格化管理工作部署要求,推動各鄉鎮全面落實區域定格、網格定人。開展省級鄉鎮網格化監管試點,在11個縣探索網格員管理、信息化等體制機制,指導推進市縣的試點工作,加快推進監管對象清單化、監管人員職責明晰化。適時召開鄉鎮網格化管理觀摩推進會。鼓勵各市、縣、鄉配備快速檢測(尤其是常規農藥殘留速測)、執法記錄等監管執法裝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監管工作數字化,推進“陽光農安”新模式。推動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公共服務機構星級創建,提升監管服務能力。加強監管隊伍建設。落實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教育培訓大綱,多層次、多形式開展質量監管能力提升培訓,加大GB2763等標準宣貫。推動市縣開展基層監管員、協管員“菜單式”培訓,加強企業內控員、社會監督員培訓,強化日常指導。
 
  (八)健全檢驗檢測體系。嚴格獲證機構監管。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機構能力驗證活動,開展檢驗機構監督(飛行)檢查。認真落實農產品質檢體系調查統計制度。強化籌建機構指導。推動檢驗機構尚未通過“雙認證”的市、縣,加快籌建步伐,盡快通過考核。督促國家農安縣加大檢驗機構建設力度,盡早通過資質考核,鼓勵省級農安縣檢驗機構年底前通過資質考核。鼓勵生產企業加強檢驗室建設,開展自查自檢,提升質量控制能力。重視檢測人員培養。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技術培訓、實訓,著力提高抽樣和上機操作能力。舉辦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競賽活動。


  四、保障措施
 
  (九)壓實監管責任。強化任務落實。全面落實“五化”要求,綜合運用通報、現場、案例、督導“四個推動”,逐月通報督導定量監測等重點任務,推動工作落實。嚴格考核交帳。全面貫徹中辦國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和省委省政府《山西省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實施方案》,優化市縣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質量工作、“雙打”工作、“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等考核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標,嚴格開展考核,壓實屬地責任和部門管理責任。明確部門分工。堅持“管行業就要管安全”,修訂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分工意見》,構建責權統一、產管結合、協調順暢的監管格局。
 
  (十)創新工作機制。強化頂層設計,制定《山西省“十四五”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程規劃》,出臺《山西省農產品質量提升行動方案》。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情況,適時啟動《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修訂工作。推進農安信用,探索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監測和動態評價,按信用等級開展分級分類監管,督促生產經營主體立信、守信。推進隊伍作風建設,牢固樹立“發現問題是業績、解決問題是政績”的理念,打造“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抗壓、特別能戰斗、特別有作為”的監管干部隊伍,較真碰硬,嚴抓實打,以優良作風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持續向好。
 
  (十一)加強宣傳引導。加強科普宣傳,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質量月、世界標準日、綠色食品宣傳月等系列宣傳活動,編印宣傳資料,廣泛播放《陽光農安 共建共享》專題片,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提升公眾消費信心。宣傳法規政策,開展標準化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監督抽查管理辦法等培訓,發揮農資打假、農產品質量安全典型案例警示作用,提高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意識。強化典型培育,組織推廣一批可學習、可復制的農產品質量監管典型模式和經驗做法,遴選推介一批“農安衛士”,激勵基層農安工作人員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服務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附件:   2022年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docx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22年2月25日
 



日期:2022-03-01
 
地區: 山西
行業: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