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葡萄成熟上市的季節。葡萄生津消食、酸甜可口,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許多酷愛DIY的朋友更熱衷于在家自釀葡萄酒。
那么,家庭該如何釀制葡萄酒?自制的葡萄酒安全嗎?如何避開自制葡萄酒易踩的風險點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說吧~
01
“鮮”是第一
夏季溫度高,在采摘或購買葡萄的過程中,葡萄根蒂部分容易發霉,有些發霉部分的白斑與葡萄外皮的白霜相近而容易被忽略。
自釀葡萄酒選擇“鮮”葡萄是第一,生葡萄釀酒味道酸、澀,影響口感。特別不提倡葡萄采購回家幾天甚至更長時間后再開始釀酒。一旦葡萄有發霉跡象,在發酵過程中極易出現長白毛或者出現不好的味道,請不要使用。
02
“糖”要適度
通常家里用來釀酒的葡萄并不是專門釀酒的葡萄,而是生食葡萄,因為糖度不夠,多數自釀者會在釀酒過程中加入白砂糖。過多加糖會使葡萄酒的酒精度高,也可能出現將釀酒酵母殺死而影響發酵的情況。在自釀葡萄酒過程中,建議加糖量控制在葡萄總重量的15-20%。
03
“瓶”要選好
有些朋友在自釀葡萄酒時,會把家里的瓶瓶罐罐幾乎都用上,什么玻璃瓶、塑料瓶、不銹鋼桶、陶瓷壇等等紛紛“上陣”。建議釀葡萄酒時最好不要用塑料、不銹鋼、鋁等材質的器皿盛裝,以免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自釀葡萄酒最好選用玻璃或陶瓷器皿,且容器上部要留有30%左右的空間,以免酒液溢出。
04
“速”要控制
按照現在的天氣溫度,自釀葡萄酒一般在20-30天就開啟飲用,但一次釀制的葡萄肯定是喝不完,多余的葡萄酒就要將其裝瓶保存,密封,放入陰涼干燥處,飲用的時候隨時可取。家庭釀制的葡萄酒建議盡快飲用完,不宜存放太久。
05
風險提示
家庭釀造葡萄酒,因為無法像葡萄酒生產企業那樣嚴格控制各個生產工序,可能會出現酒體中含有較高含量的甲醇、雜醇油以及容易滋生一些有害雜菌。甲醇、雜醇油對身體有一定毒副作用,是葡萄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變也會產生大量甲醇;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再經過酶的催化作用生成雜醇油。
目前,家庭釀制過程還沒有去除甲醇、雜醇油以及除菌的工藝,釀酒用的器具也不像企業工業化生產那樣,需要殺菌消毒,容易帶來一些安全風險。因此,消費者在自行釀制和飲用葡萄酒時應該當心,避免有毒、有害物質對身體造成危害。建議各位葡萄酒自釀者淺嘗輒止,“過把癮”就好!
日期:2021-08-16
那么,家庭該如何釀制葡萄酒?自制的葡萄酒安全嗎?如何避開自制葡萄酒易踩的風險點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說吧~
01
“鮮”是第一
夏季溫度高,在采摘或購買葡萄的過程中,葡萄根蒂部分容易發霉,有些發霉部分的白斑與葡萄外皮的白霜相近而容易被忽略。
自釀葡萄酒選擇“鮮”葡萄是第一,生葡萄釀酒味道酸、澀,影響口感。特別不提倡葡萄采購回家幾天甚至更長時間后再開始釀酒。一旦葡萄有發霉跡象,在發酵過程中極易出現長白毛或者出現不好的味道,請不要使用。
02
“糖”要適度
通常家里用來釀酒的葡萄并不是專門釀酒的葡萄,而是生食葡萄,因為糖度不夠,多數自釀者會在釀酒過程中加入白砂糖。過多加糖會使葡萄酒的酒精度高,也可能出現將釀酒酵母殺死而影響發酵的情況。在自釀葡萄酒過程中,建議加糖量控制在葡萄總重量的15-20%。
03
“瓶”要選好
有些朋友在自釀葡萄酒時,會把家里的瓶瓶罐罐幾乎都用上,什么玻璃瓶、塑料瓶、不銹鋼桶、陶瓷壇等等紛紛“上陣”。建議釀葡萄酒時最好不要用塑料、不銹鋼、鋁等材質的器皿盛裝,以免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自釀葡萄酒最好選用玻璃或陶瓷器皿,且容器上部要留有30%左右的空間,以免酒液溢出。
04
“速”要控制
按照現在的天氣溫度,自釀葡萄酒一般在20-30天就開啟飲用,但一次釀制的葡萄肯定是喝不完,多余的葡萄酒就要將其裝瓶保存,密封,放入陰涼干燥處,飲用的時候隨時可取。家庭釀制的葡萄酒建議盡快飲用完,不宜存放太久。
05
風險提示
家庭釀造葡萄酒,因為無法像葡萄酒生產企業那樣嚴格控制各個生產工序,可能會出現酒體中含有較高含量的甲醇、雜醇油以及容易滋生一些有害雜菌。甲醇、雜醇油對身體有一定毒副作用,是葡萄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變也會產生大量甲醇;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再經過酶的催化作用生成雜醇油。
目前,家庭釀制過程還沒有去除甲醇、雜醇油以及除菌的工藝,釀酒用的器具也不像企業工業化生產那樣,需要殺菌消毒,容易帶來一些安全風險。因此,消費者在自行釀制和飲用葡萄酒時應該當心,避免有毒、有害物質對身體造成危害。建議各位葡萄酒自釀者淺嘗輒止,“過把癮”就好!
日期: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