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資訊一周熱聞(6.6—6.12)

   2021-06-12 食品伙伴網文雯773
核心提示:以下是食品伙伴網匯總的食品資訊一周熱聞(6.66.12)。一、國內熱聞1、通知公告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9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以下是食品伙伴網匯總的食品資訊一周熱聞(6.6—6.12)。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9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 第25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食用農產品、食糖、茶葉及相關制品、乳制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制品、豆制品、蜂產品、罐頭、蔬菜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調味品、糖果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2大類食品657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食糖、糕點、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蜂產品、水果制品、肉制品和調味品等10大類食品19批次樣品不合格。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關于征求2021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食標秘發〔2021〕7 號)
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為做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修訂工作,經向部門、行業和社會廣泛征集年度立項建議,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各相關專業委員會審議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擬訂了《2021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以基于風險原則和增強可執行性為目的,優先制定、修訂風險防控急需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22項。(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最高人民檢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農業農村部 海關總署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中國消費者協會關于印發《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座談會會議紀要》的通知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最高人民法院、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國消費者協會等部門聯合印發《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制度座談會會議紀要》。(最高人民檢察院)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年度食品安全消費提示及風險解析匯編
為幫助廣大消費者科學掌握食品安全知識,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邀請食品安全權威專家,編寫了2018-2019年度食品安全消費提示和風險解析、2019-2020年度食品安全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在選購、存儲、制作和食用食品時的注意事項和相關建議。希望對廣大消費者的飲食安全有所幫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1年第一季度市場監管部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24號〕
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420403批次,依據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檢出不合格樣品9692批次,總體不合格率為2.31%,較2020年同期上升0.34個百分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食品安全·曝光臺


貴州六盤水:判刑+10倍賠償+公開賠禮道歉!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近日,六盤水市六枝特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李某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案當庭宣判。經人民法院依法查明,李某某違反國家食品安全管理法規,在生產食用雞蛋的過程中使用禁用獸藥,并將含有金剛烷胺、磺胺類的雞蛋銷售給不特定的消費者食用,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其行為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六盤水市六枝特區人民檢察院微信號)
點評:判處李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在緩刑考驗期內禁止從事食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支付賠償金六千五百元并在六盤水市日報公開進行賠禮道歉。
 
江西撫州:炸油條明礬超標 店老板被判刑
近日,撫州市樂安縣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2020年7月份開始,王某在樂安縣鰲溪鎮前坪路開了一家早餐店,售賣其自行制作的油條。在制作油條的過程中,王某未經稱量僅憑經驗添加“明礬”等食品添加劑。同年7月28日,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王某生產的油條依法檢查并取樣檢驗,經鑒定,王某生產銷售的油條中鋁的殘留物檢驗結果為342mg/kg,超出國家標準3倍。(樂安法院網)
點評:法院審理認為,王某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源性疾病,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王某主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又退繳了違法所得,自愿認罪認罰,可從寬處理。王某被判處拘役五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禁止其在緩刑考驗期間從事食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
 
廣西部署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
近日,廣西市場監管局針對關系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商品,貼近群眾生活的服務行業,以及農村與城鄉結合部等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多發的區域,聚焦食品、廣告、價格、特種設備、重點工業品產品質量等5大民生領域,部署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重點查辦11類違法行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點評:在食品領域,重點打擊藥殘超標的畜產品、水產品,未經檢驗檢疫或檢出“瘦肉精”的肉類,農村市場“山寨”酒水飲料、節令食品,宣稱具有減肥和降糖降壓降脂等功能的食品,以及在食品中違法添加藥品等違法行為。
 
剝去“外殼” 露出有害食品真面目 ——雙遼市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余某等11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一案
為更好地震懾和預防犯罪,雙遼法院于6月1日對余某等11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一案進行了公開宣判。法院審理查明,2018年4月份開始,余某購進“蟲草鹿鞭王”、“蟲草強腎王”、“冬蟲夏草”等多種口服性保健品,并在重慶市金牛區某酒店內,雇傭工人燕某強等7人生產、包裝上述多種膠囊類口服性保健品;此外,余某還購進片劑、成板的口服性保健品、外包裝盒及產品說明書,組織工人對其進行裝瓶、包裝,打包后通過微信對外進行批發、零售。經吉林省某檢測技術公司檢驗檢測,余某團伙生產、銷售的口服性保健品均含有西地那非成分。(雙遼市法院微信號)
點評: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余某等違反國家食品管理法的規定,生產、銷售非法添加西地那非食品,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本院根據被告人余某等11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及認罪悔罪表現,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定,對被告人余某等11人判處有期徒刑五年至六個月不等的刑罰,并處罰金600000元至3000元不等。
 
上海鐵檢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危害食品安全四個典型案例
6月7日,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召開“世界食品安全日”新聞發布會,通報該院三年多來辦理危害食品安全案件情況,并發布四個典型案例。(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微信號)
點評:食藥辦案團隊始終圍繞“四個最嚴”要求,嚴厲打擊危害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的犯罪活動,三年多來,共辦理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刑事案件700余件,其中李某等人生產、銷售假藥案,入選2020年中央依法治國辦聯合最高檢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食藥監管執法司法典型案例;韓某某等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入選最高檢聯合相關部門發布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典型案例。
 
湖南安鄉:生產銷售假冒“飛天茅臺”四人獲刑又罰金
近日,安鄉縣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制造、銷售假冒飛天茅臺酒案件。經審理查明,被告人付某找到被告人林某,要其提供加工的“飛天茅臺”,雙方達成供貨協議。之后。林某租賃兩間民房,采用以茅臺酒基酒、茅臺王子酒、迎賓酒等“原料酒”灌裝,從網上購買假冒“飛天茅臺”包裝材料進行包裝。2019年3月至9月,林某向付某供應其生產的假冒“飛天茅臺”,非法經營數額共計404 142元,林某從中獲利11萬元。2019年3月,付某與朱某兩人商量在網上銷售假冒“飛天茅臺”,并拉李某合伙。三人分工明確,付某負責聯系供貨商及銷售,朱某負責聯系客戶,李某通過設置瀏覽廣告門檻、壓縮廣告圖片等方式給予技術支持。(安鄉法院網)
點評: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付某、朱某、李某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的商品,其行為均已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且銷售金額巨大;被告人林某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其行為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且情節特別嚴重。本案系共同犯罪,付某、朱某系主犯,應按照其所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李某系從犯且在執行刑罰完畢后,五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系累犯,應當從重處罰;林某有犯罪前科,酌情從重處罰。依據相關法律,判處付某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四十萬元;判處朱某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四十萬元;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一年一個月,并處罰金二萬元;判處林某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十一萬元。
 
四川端午食品抽檢合格率99.13%
2021年端午將至,市場將迎來一波消費“高峰”,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注重用好抽檢監測這把“利劍”,進一步升級端午節令食品抽檢監測力度,過濾食品安全風險,凈化節日市場食品消費環境,確保公眾放心安心消費。本次組織的端午節令食品專項抽檢覆蓋省內21個市(州)130個獨立采樣點,涉及126家標稱生產企業,隨機抽取粽子、綠豆糕、再制蛋(咸蛋、皮蛋)等消費者關切的端午節令食品230批次。(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點評:現場抽取的230批次端午食品樣品,經過實驗室技術檢測,合格率達到99.13%,僅發現不合格樣品2批次,均為食品添加劑超標,具體為1批次雅安市名山區滿屋甜品蛋糕店銷售的標稱由株洲亨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冰心綠豆糕”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超標和1批次資陽市雁江區徐建糕點店銷售的“綠豆糕”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標。
 
民生領域“鐵拳”行動①→沒收233箱假冒飲料、罰款10萬元
日前,福州市市場監管局接到投訴,稱倉山區蓋山鎮白湖村某食雜店銷售的“RiderBull維生素飲料”涉嫌侵犯“紅牛”系列注冊商標專用權。該局綜合執法支隊執法人員遂前往該食雜店檢查。經商標權利人鑒定,店內待銷的233箱“RiderBull維生素飲料”侵犯了“紅牛”系列商標的注冊商標專用權。該局立即予以立案調查,并依法扣押上述涉嫌侵權商品。經查明,該食雜店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成立,侵權商品的已銷售金額與尚未銷售的貨值金額合計為18200元。(福州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5月11日,福州市市場監管局對倉山區某食雜店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RiderBull維生素飲料”的違法行為,依法作出沒收侵權飲料233箱、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5月酒類行業動態:酒鬼酒透明裝、瀘州老窖窖齡酒等白酒提價 企業布局酒類基地及項目建設
食品伙伴網整理了5月酒類行業動態。(食品伙伴網)
點評:酒鬼酒透明裝、瀘州老窖窖齡酒等白酒提價;企業布局酒類基地及項目建設;多家白酒和啤酒企業發布了新品;山西汾酒、皇臺酒業、舍得酒業等進行人事調整;南昌、南寧、郴州、衡水等地公布查獲假冒酒。
 
臺灣在對待瘦肉精上執行雙重標準,警惕臺瘦肉精肉制品非法進口
2021年6月3日,香港《文匯報》發表消息稱,該報從香港市場進行抽樣檢驗,從5款臺灣產肉制品中檢出了瘦肉精。該報共抽檢了6款來自臺灣地的肉燥罐頭、肉干、肉丸、肉松、香腸等產品,臺灣規定肉及肉制品中的萊克多巴胺不得超過0.01mg/kg,但所抽檢的產品均超標4.4至11.1倍不等。據臺灣農業部門的資料表示,臺灣的豬肉制品九成出口到中國大陸和港澳地區,但是,臺灣在對待進口肉制品和島內生產肉制品的瘦肉精問題上執行雙重標準。因此,食品伙伴網在此提醒食品進口商,警惕臺灣的瘦肉精肉制品的非法進口。(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食品進口商,在進口臺灣肉制品時,要加強審核,一方面是對臺灣肉制品生產企業加強資質材料審核,可以要求對方提供不含萊克多巴胺等物質的檢測報告,另一方面也加強對于進口產品的抽樣檢測,主動發現非法添加的物質,規避風險。
 
性能測定 | 2021年第一季度奶牛生產性能測定情況
一季度全國共測定1116個奶牛場的85.5萬頭奶牛,上報中國奶牛數據中心的測定記錄達到155.4萬條,河北省畜牧良種工作總站受二月份疫情影響,測定工作暫停。參測泌乳牛數量同比增加16%,環比減少7%。測定場平均泌乳牛規模達到766頭,同比增加10%,環比減少4%。(中國奶業協會微信號)
點評:奶業主產省(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山東、河南、陜西、寧夏、新疆)2021年第一季度參測牛數66.1萬,占全國總參測量的77.3%。
 
5月乳業動態:蒙牛、伊利等頭部乳企布局奶業項目;優然牧業通過港交所聆訊;達能出售蒙牛股份
食品伙伴網整理了5月乳業動態,涉及多個企業。(食品伙伴網)
點評:蒙牛、伊利、君樂寶、光明乳業等頭部乳企布局了奶業項目;優然牧業通過港交所聆訊,即將登陸資本市場;達能發布公告稱,將出售持有的蒙牛股份;光明、新希望乳業等推出新品;貝因美、達能、新萊特發布人事調整。
 
復合配料的標示要求及示例
食品的標簽標示一直是廣大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關注的熱點,其中配料表中復合配料的標示因情況較為復雜而備受關注。食品伙伴網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11)問答(修訂版)以及《GB 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實施指南》中對復合配料在配料表中的標示要求進行了梳理整合,并列舉部分示例,供大家參考。(食品伙伴網)
點評:根據GB 7718的要求,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其他配料構成的配料屬于復合配料(不包括復配食品添加劑)。
 
2021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發布
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為做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修訂工作,經向部門、行業和社會廣泛征集年度立項建議,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各相關專業委員會審議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擬訂了《2021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征求意見稿)》,以基于風險原則和增強可執行性為目的,優先制定、修訂風險防控急需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22項。(食品伙伴網)
點評:涉及食品添加劑二丁基羥基甲苯(BHT)(GB 1900-2010)、食品添加劑黃原膠(GB 1886.41-2015)、食品添加劑黃原膠(GB 1886.41-2015)等7項食品添加劑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2項食品相關產品標準,理化檢驗方法 總則、食品中二苯醚的測定、食品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的測定、食品中滲透壓的測定等8項理化檢驗方法與規程標準,1項微生物檢驗方法與規程標準,1項毒理學評價程序與方法標準,1項食品中放射性物質標準,2項營養與特殊膳食食品標準。
 
我國柑橘產業生產貿易的變化及機遇與挑戰
改革開放40余年來,我國水果產業發展迅速。柑橘是世界第一大類水果,也是我國南方種植面積最廣、經濟地位最重要的果樹。2018年由于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雙雙下挫,柑橘產量首次超越蘋果,成為我國園林水果中種植面積和產量最高的果樹。我國是世界上的柑橘生產和貿易大國,柑橘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滿足國內外消費者對水果的需求和推動我國水果產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筆者分析了近年來我國柑橘產業的生產貿易變化,針對2020年來柑橘產業面臨的新機遇和挑戰提出了建議,旨在為我國柑橘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參考。(中國果樹微信號)
點評:通過對我國柑橘產業生產貿易變化的分析及對2020年以來面臨的新機遇與挑戰的探討,未來我國柑橘產業發展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優化柑橘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不斷改善和提高柑橘質量;推動柑橘物流發展,發展新零售。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食品添加劑等3部科普視頻
為幫助廣大消費者科學掌握食品安全知識,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抽檢司委托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中心邀請食品安全權威專家,制作了《關于食品添加劑的科普知識》《關于食用油的科普知識》《關于乳制品的科普知識》3部科普視頻,從不同角度介紹和解讀食品添加劑、食用油、乳制品相關食品安全知識。(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點評:對食品添加劑種類、使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國內外使用情況、常見的誤區等進行科學解讀;介紹食用油和乳制品種類,提醒選購、食用、儲藏等注意事項并提出合理建議。希望對廣大消費者飲食安全有所幫助。
 
5月軟飲料行業動態:美年達、元氣森林等扎堆推新品 歡樂家、東鵬飲料等3家企業上市
食品伙伴網整理了5月軟飲料行業相關動態。(食品伙伴網)
點評:夏日將至,飲料即將迎來銷售的旺季,美年達、元氣森林等扎堆推出新品;歡樂家、東鵬飲料、OATLY3家企業上市;清泉出山、可可滿分等4個品牌公布融資消息;多家企業布局產能建設,涉及生產線投產、新建工廠、新建生產基地等;知名奶茶店被查原材料標簽過期。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1年第22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1年第22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8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微生物的存在,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1年5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5月匯總)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冷凍鱈魚腰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1年6月7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冷凍鱈魚腰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的物質,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美國對我國出口濃縮大米蛋白實施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1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食品生產加工,注意食品中的農藥殘留,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2021年5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食品情況(5月匯總)
2021年5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多批次食品,產品不合格主要原因包括全部或部分含有污穢的、腐爛的、分解的物質或其它不適合食用的物質和疑含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胺類似物等。(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食品生產加工,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美國對香港地區一家企業出口的鰻魚實施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1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食品生產加工,注意食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20216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610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食品生產加工,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2.國際食品


日本通過轉基因技術生產食品及添加劑的安全性審查
2021年6月2日,日本厚生勞動省醫藥·生活衛生局食品標準審查科公布了已通過安全性審查手續的轉基因技術應用食品及添加劑的名稱。(食品伙伴網) 
點評:涉及使用 JPAo004 菌株生產的木聚糖酶;使用 JPAo005 菌株生產的木聚糖酶;使用 JPBL004 菌株生產的磷脂酶;使用 JPBL005 菌株生產的磷脂酶。
 
俄羅斯采取措施繼續限制食品出口
俄羅斯媒體Milknews6月7日消息:俄羅斯聯邦經濟發展部部長稱,為保護國民免受糧食價格上漲影響,俄羅斯將繼續推行現行措施用以限制食品出口。(食品伙伴網)
點評:俄部長表示:限制食品出口是價格“減震器”,可促使國內生產商加大生產投資,同時可推動新的價值鏈發展:如糧食增加可推動畜牧業發展,畜牧業發展可以帶動牛奶業前進等會。
 
為確保新冠疫情期間食品安全,泰國公共衛生部建議使用通過GMP認證的密封袋包裝冰
泰國公共衛生部6月8日消息:該部衛生局局長表示,從新聞發布會的案例來看,北欖府和春武里府的制冰廠中有工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這可能會導致民眾對購買冰塊產生不安全感。為此,衛生局已經要求所有制冰廠提高針對新冠疫情的監測和預防措施,嚴格遵守衛生局的所有衛生安全指示要求。(食品伙伴網)
點評:為確保新冠疫情期間食品安全,建議民眾使用通過GMP認證的有食品序列號的密封袋包裝冰。 應避免購買非密封包裝的碎冰,應避免冰與食品直接接觸。
 
吉爾吉斯斯坦自7月1日起擬對進口糖、油、禽類和肉類實行增值稅零稅率政策
據吉爾吉斯斯坦卡巴爾網站6月8日報道,吉農業、水利及地區發展部起草了名為《為穩定糧食產品市場價格擬對一些商品實施增值稅零稅率政策》的決議草案。該決議草案旨在通過對進口砂糖、植物油、禽類及肉類實施增值稅零稅率政策,為吉農業經營者創造有利條件。政策擬實施的期限為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商務部)
點評:吉農業、水利及地區發展部表示,為保障吉民眾對糧食產品和肉品的需求,降低產品價格,減輕民眾購買負擔,因而決定對進口農畜產品實行零稅率政策。此舉將對吉糧食安全及保障產生積極影響。
 
三、食品科技
 
2021年度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現代農業)擬立項目公示
6月7日,江蘇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1年度省重點研發計劃(現代農業)擬立項目名單,公示時間2021年6月7日至6月14日。(食品伙伴網)
 
2021年河北省專利擬資助項目公示 食品領域有這些
6月9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了2021年河北省專利擬資助項目。其中,涉及食品領域60項。(食品伙伴網)
 
中國糧油學會2021年第一批團體標準立項公示 這些項目入選
6月7日,從中國糧油學會網站獲悉,根據《中國糧油學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相關要求,中國糧油學會已完成中國糧油學會2021年第一批團體標準立項評審工作,共評選出37項作為2021年第一批擬立項項目。(食品伙伴網)
 
應用斑馬魚模型研究天然產物生物活性與安全性的研究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成都大學、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和中山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食品Top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中科院JCR一區,影響因子7.862)上發表的綜述論文,全面綜述了斑馬魚模型在對天然產物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評價中的應用。(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news@foodmate.net。



日期:2021-06-12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