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資訊一周熱聞(5.2—5.8)

   2021-05-08 食品伙伴網文雯427
核心提示:一、國內熱聞1、通知公告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2021年 第21號〕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2021年 第21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23大類食品378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薯類和膨化食品、蜂產品、水產制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2大類食品20批次樣品不合格。發現的主要問題是,檢出非法添加物質、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范圍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質量指標與標簽標示值不符、警示語標識不符合規定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集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和食品快速檢測方法立項建議的公告
為打擊食品非法添加、摻假摻雜行為以及規范食品快檢方法使用,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技術支撐。現向社會公開征集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和食品快速檢測方法立項建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關于印發《政府儲備糧食質量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糧發規〔2021〕30號)
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的政策要求,強化質量管理,確保政府儲備糧食質量安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制定了《政府儲備糧食質量安全管理辦法》,并經2021年1月20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第72次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關于征求《平菇生產技術規程》安徽省地方標準意見的通知
根據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20年第二批安徽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的函》(皖市監函〔2020〕341號)文件,由蕪湖野樹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蕪湖市標準化研究院提出,安徽美意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蕪湖縣野樹林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蕪湖縣食用菌協會、南京吾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負責起草的安徽省地方標準《平菇生產技術規程》(項目計劃號:2020-2-49)已形成征求意見稿。按照《安徽省地方標準管理辦法》皖市監發〔2019〕32號、《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指南》(DB34/T 2800-2020)的有關規定,現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食品安全·曝光臺


【案說】醉蟹既是“限時美味”,又是“定時炸彈”
春節前夕,上海市普陀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對轄區內某大型飯店開展節前專項檢查時,在該飯店冷菜專間的冷藏冰箱內查見兩只自制待售醉膏蟹,浸泡于醬汁內,外觀呈青色,肉質部分有明顯流動性特征,可以判斷為生醉加工。(上海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本案中,當事人自制并出售醉膏蟹的行為違反了《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第(四)項:“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四)市人民政府為防病和控制重大食品安全風險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及《通告》第四項“禁止在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環節制售一礬海蜇、二礬海蜇、經營自行添加亞硝酸鹽的食品以及自行加工的醉蝦、醉蟹、醉蟛蜞、咸蟹和醉泥螺。”的規定。因此,普陀區市場監管局決定依法對該飯店給予從重處罰,沒收該飯店違法所得397.98元,并處以15萬元罰款。
 
青海生物園分局依法查處一起以鴨肉干冒充牛肉干向游客兜售的違法案件
近日,青海省市場監管局生物園分局依法查處一起以鴨肉干冒充牛肉干向游客兜售的違法案件,對涉案當事人依法予以從重處罰。(青海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提醒廣大游客,在旅游購物時,要仔細閱讀產品包裝說明,詳細查看產品生產企業的廠名廠址、聯系方式、生產日期、保質期和產品的成份、使用方法及其他應注意事項后再進行購買。一旦發現“三無產品”或合法權益遭受到侵害時,請及時撥打“12315”投訴舉報熱線,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十件知識產權典型案例 涉及食品領域4個
2020年以來,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積極發揮市場監管職能作用,強化知識產權執法力度,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知識產權違法案件,營造了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其中,涉及食品領域4個案例。(山西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案件涉及山西東唐白玉酒業有限公司擅自使用特殊標志案;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鼎煙酒商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貴州茅臺酒案;杜某云銷售假冒汾酒案;喬某騰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案。
 
燒餅中添加泡打粉,老板被判刑!
2019年6月份,張某在扶風縣杏林鎮開辦了饃店,生產、銷售手工饃、燒餅。2020年7月份,張某在制作加工燒餅過程中添加該泡打粉。2020年9月10日,扶風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饃店的燒餅進行抽檢,經檢測,燒餅中鋁殘留量為410mg/kg,不符合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檢測結論為不合格。(扶風縣人民檢察院微信號)
點評:張某違反食品安全標準,超范圍濫用食品添加劑,在加工制作的燒餅中加入含鋁的泡打粉,并對外出售,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其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之規定,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張某因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經扶風縣檢察院提起公訴后,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5000元。
 
小區商鋪里無證生產啤酒?堅決立案查處!
一到夏天,小伙伴們是不是特別期待啤酒加烤串的日子,然而在干杯暢飲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喝到的啤酒符合食品安全生產標準嗎?近日,杭州高新區(濱江)市場監管局就查處了一起未取得生產許可證擅自生產啤酒的案件。(杭州濱江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條: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許可。但是,銷售食用農產品,不需要取得許可。
 
湖南岳陽:“黑心”肉制品加工作坊被查封
2021年3月,華容縣人民檢察院接群眾舉報,華容縣藕池河大堤外有一家食品加工作坊,現場臭味難聞,嚴重影響附近群眾生產生活。該院派員來到現場進行實地調查核實,發現該加工作坊以分割加工豬內臟、豬頭等肉制品為主,現場衛生環境極其惡劣,加工坊內無任何環保、衛生防護設備,四處污水橫流,待加工的肉制品隨意丟棄在地上。經對加工作坊的工作人員進行詢問,該加工作坊沒有任何經營許可證件,作業人員也未辦理相關健康證明。(華容縣人民檢察院微信號)
點評:華容縣人民檢察院調查核實相關證據后立即與相關職能部門進行銜接,以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磋商程序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履行食品監管職責。隨后,相關職能部門執法人員依法對正在非法加工的無名作坊現場執法,對加工設備和加工原料、冷庫進行了查封。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4月酒類行業信息:糖酒會期間多家酒企舉行發布會推新品 一季度多家酒企營收實現開門紅
食品伙伴網整理了4月酒業相關動態。(食品伙伴網)
點評:糖酒會期間,多家酒企舉行發布會推出新品;一季度多家酒企營收實現開門紅;水井坊、瀘州老窖等部分產品調價;水井坊、小糊涂仙等酒企申請商標;《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發布。
 
注意啦!2021年5月有這些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
據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2021年5月共有123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新增標準112項,代替標準11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的91%。(食品伙伴網)
點評:5月起實施的標準中,國家標準7項,地方標準40項,行業標準27項,團體標準49項。這些標準涉及產品或原料標準、規范規程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等。行業標準涉及供銷合作行業標準、國內貿易行業標準、糧食行業標準等。地方標準涉及浙江、湖北、深圳、重慶、貴州、甘肅、青海、內蒙古。
 
4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期食品不合格情況通告 超半數不合格樣品出自網售
近日,食品伙伴網匯總了2021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食品抽檢情況。4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2期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共有25批次食品檢出不合格(以發布日期統計)。(食品伙伴網)
點評:不合格樣品涉及保健食品、餅干、茶葉及相關制品、糕點、肉制品、食用農產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產制品、水果制品、調味品10大類。其中,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數量最多,有10批次,不合格原因涉及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等。
 
年報|19家白酒企業2020年年報發布,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等營收凈利雙增長
近日,白酒上市企業陸續發布2020年度報告,食品伙伴網整理了19家白酒企業2020年年報情況。(食品伙伴網)
點評: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等9家企業2020年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金種子酒2020年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迎駕貢酒、洋河股份2020年營收同比下降,凈利潤同比有所增加;口子窖、伊力特、老白干、水井坊、青青稞酒、古井貢酒業績雙降。
 
中國畜牧業經濟形勢分析及對策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畜牧業產出不斷增長,畜產品產量經過快速增長后進入低速增長階段。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促進牛羊肉進口大幅增加,國內新增的乳制品需求主要通過進口得到滿足,禽蛋進出口大幅下降后長期停留在低位水平,畜產品進口來源呈現更加多元化格局。肉類和禽蛋價格持續大幅波動,生鮮乳價格低位徘徊的同時乳制品價格持續上升。畜牧業養殖成本的規模效應因畜種而異,但動態看畜牧業規模養殖的成本節約效應比較明顯,養殖業整體盈利狀況稍有改善。(中國畜牧雜志微信號)
點評:為促進畜牧業健康持續發展,應加強畜產品質量監督,提高畜牧業國際競爭力;健全市場信息服務體系,合理引導畜產品生產與流通;提高畜牧業產業組織化水平,完善產業鏈利益聯結機制。
 
解讀|食品接觸材料芳香族伯胺遷移量檢測安全標準
2021年3月,廣州海關技術中心(IQTC)主持起草的GB 31604.52-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 芳香族伯胺遷移量的測定》正式發布,并將于2021年8月22日起正式施行。該標準是我國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芳香族伯胺遷移量的首個國家強制性檢測標準,覆蓋了歐盟最新發布的 (EU) 2020/1245修訂案中的全部特定種類禁用芳香族伯胺。標準的發布實施,為我國開展食品接觸材料產品芳香族伯胺遷移量的合規管理和風險監測,提供了科學可靠的技術手段和依據。(海關發布微信號)
點評:根據食品接觸材料中芳香族伯胺的來源分析,建議行業從兩方面降低芳香族伯胺的遷移:一是減少直接作為功能性添加劑的芳香族伯胺的使用,如在環氧樹脂中使用脂肪胺類固化劑,代替芳香族伯胺作為胺類固化劑,在尼龍廚具中改用其他類型的耐高溫增強劑等。二是盡量避免使用能產生芳香族伯胺的化學物質,如在聚氨酯類產品中,用脂肪族異氰酸酯類代替芳香族異氰酸酯作為固化劑;對于使用了芳香族異氰酸酯的膠粘劑,在固化后適當延長熟化時間;在各類制品中盡量不用或少用偶氮類著色劑等。
 
伊利、蒙牛、光明、飛鶴、澳優等23家乳企2020年年報來啦,這些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
近日,國內各大上市乳品企業2020年年報陸續發布,食品伙伴網整理了23家企業2020年年度報告情況。(食品伙伴網)
點評:伊利、光明、飛鶴、健合集團、澳優乳業、現代牧業、新乳業、天潤乳業、西部牧業等14家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蒙牛乳業、三元股份、雅士利國際、貝因美等9家企業2020年凈利潤均同比下降。
 
注意!張裕、王朝、威龍等13家葡萄酒企業2020年年報發布,這些公司業績雙降
近日,上市葡萄酒企業2020年年度報告陸續發布,食品伙伴網整理了13家葡萄酒企業2020年年報。(食品伙伴網)
點評:統計發現,張裕、伊力特、伊珠股份等部分企業2020年營收凈利雙降,值得注意的是,威龍、通葡、中葡、樓蘭酒莊、芳香莊園、怡園酒業凈利潤出現虧損,西部創業2020年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2020年王朝酒業公司所有者應占本集團溢利增加至1.164億港元。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2021年4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5月6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1年第17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1年第17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4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的物質,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韓國發布中國產西蘭花進口檢查指示
5月6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MFDS)發布了中國產西蘭花進口檢查指示。(食品伙伴網)
點評:檢查對象及項目:中國產西蘭花;檢查方法:自2021年5月6日開始接受進口申報的中國產西蘭花將根據同一家公司、同一進口食品等條件進行首次精密檢查。
 
2021年4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食品情況(4月匯總)
2021年4月份,美國FDA拒絕進口我國多批次食品,產品不合格主要原因包括全部或部分含有污穢的、腐爛的、分解的物質或其它不適合食用的物質和疑含三聚氰胺和/或三聚氰胺類似物等。(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歐盟成員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黃曲霉毒素超標 我國出口有機蕎麥被通報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1年5月6日,德國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有機蕎麥黃曲霉毒素超標。(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歐盟成員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存在,保證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國際食品


牛肉出口盈余找銷路 巴拉圭肉類協會吁開拓中國大陸市場
受多重因素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巴拉圭對俄羅斯牛肉出口量和出口額出現了雙下降。對此,巴拉圭肉類生產商和出口商協會(APPEC)提議開拓中國大陸市場,以便將出口俄羅斯的牛肉盈余部分銷往中國大陸。(南美僑報網)
點評:巴拉圭《國家報》評論稱,開放中國大陸市場已成為巴拉圭生產部門不斷追求的目標,中國大陸是全球商品市場的最大買家,對于巴拉圭生產部門而言十分重要。
 
4月份法國對歐盟以外區的小麥出口降至九年最低
據Refinitiv的數據顯示,2021年4月份法國對歐盟以外地區的軟小麥出口量降至九年來的同期最低,因為對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的出口減少。(啤酒工業信息網)
點評:4月份法國連續第二個月沒有對中國出口任何小麥。本年度上半年期間,中國的需求曾帶動法國的出口。
 
柬埔寨首批對華出口芒果5月7日啟程
5月7日,柬埔寨農林漁業部舉行新鮮芒果對華出口啟動儀式,首批芒果完成裝運,標志著柬埔寨芒果對華出口正式啟動。(國際果蔬報道)
點評:柬埔寨一直在向周邊國家出口芒果,2020年柬埔寨出口芒果超過95萬噸,但是其中有近90%沒有植物檢疫證書。現在柬埔寨芒果正式啟動對華出口,將鼓勵種植園主和出口商規范種植方式,促進芒果生產從家庭化種植向商業化生產轉變。
 
泰國榴蓮一季度對華出口額達1.86億美元,同比增長14%
據央視新聞消息,農業部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3月,泰國榴蓮對華出口額達1.8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63億美元相比,增長了14%。(國際果蔬報道)
點評:經泰國商務部與中國相關部門協商,從4月29日起,中國再增加一處泰國水果進口口岸,即廣西東興口岸,從此前的磨憨、友誼關和憑祥3個口岸,增加到4個。東興口岸靠近越南,每天至少能處理2000輛貨車,開放后可以緩解其他邊檢站的擁堵情況。泰國農業部已經計劃增加簽發質量證書的人員,以跟上水果出口的進度。
 
三、食品科技
 
張啟發院士提出應關注和發掘黑米對營養健康和糧食安全的重大潛在價值
 “黑米在中華文化傳說中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延年益壽的食品,但其真正的價值尚未被人們認識,應該重視和發掘。”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教授在Nature Review Genetics 上撰文,提出上述說法。(華中農業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秦啟偉教授團隊在海水魚類病毒疫苗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從農業農村部獲悉,由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秦啟偉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與廣東永順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石斑魚病毒疫苗獲得了農業農村部頒發的獸用生物制品臨床試驗批件《石斑魚蛙虹彩病毒滅活疫苗(HN株)臨床試驗》(批件號: 2021006)。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第一個正式批準的海水魚類病毒疫苗臨床試驗批件。(華南農業大學)
 
我科學家創新發現魚類腸道土著菌及其調控魚體糖代謝的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水產動物飼料創新團隊發現魚類腸道菌群中存在的一種高豐度菌——索氏鯨桿菌(Cetobacterium somerae),其可通過代謝產物乙酸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從而促進魚類胰島素表達和糖利用能力,對魚體健康起重要調控作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腸道微生物(Gut Microbes)》上。(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兩個甜瓜新品種在閻良發布
4月28日上午,2021年閻良甜瓜產業文化節啟動儀式在閻良區關山街道北馮村舉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閻良甜瓜試驗示范站發布了“紅寶玉”和“銀輝”兩個甜瓜新品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news@foodmate.net。




日期:2021-05-08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