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是新零售創新模式,隨著網絡信息發展,各大互聯網巨頭企業注入大量的資金,規模發展迅速,尤其是經過疫情的考驗,優勢得到驗證。我們可以看到生鮮團購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大量資金補貼,快速擴張;也能時常聽聞關店倒閉,退出生鮮團購市場的消息。
其實生鮮團購的產品質量控制相對艱難,首先由于生鮮品,如水果、蔬菜、鮮肉、魚蝦等產品具有易腐敗性、易耗性,儲存期可能只有一周甚至三四天,產品質量一天一變化,所以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建立冷鏈物流系統,建立能滿足生鮮品品質要求的儲存倉庫。其次由于生鮮品是非標品,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尤其是品種繁多,每天的流通量都很大,很難通過部分個體的抽檢來評估整體的質量。再次團購生鮮品采購模式一般為銷地采購為主,產地直采為輔,銷售商提供的產品可能來自不同的種植地或養殖地,來自不同的果農或菜農,品質參差不齊,缺少足夠產品合格證明文件,產品質量風險較大。針對以上問題,咱們簡單討論一下社區團購生鮮品質量控制思路。
(一)產品品質標準化
前面也提到了生鮮品是非標品,個體之間存在差異,這是既定不變的事實,但不是不做標準的理由。生鮮品標準化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的工作,例如我們最常見的蘋果,蘋果的品種就包括:富士、嘎拉、元帥、紅將軍、喬納金、青蘋果、花牛等等,品種繁多,而且同一品種產自不同省份或地域品質也不同,所以我們就要對每個最小品類的產品進行標準細化,內容不僅包括基本的產品信息,還要包括每個品種的特點,產品病蟲害、損耗情況,從青澀、半成熟、成熟到采摘所有階段的產品圖片可視化。我國地大物博,形成多種多樣的生鮮農產品,“三品一標”是我國推行的農產品認證體系,通過第三方的認證,能對不同品質不同地域的生鮮農產品進行基本的特征管理,能夠給供需兩端提供一套基本的買賣標準,實現農產品的品牌化和標準化。
(二)儲存運輸標準化
我國氣候復雜,跨緯度較廣,這種差異性致使絕大部分生產的蔬菜和水果都是固定季節收獲,這決定了生鮮品從收獲到消費的時間周期較短,雖然反季節水果和冷鏈倉儲降低了生產季節帶來的供給不均衡,但總的來說生鮮農產品易腐壞、不耐運輸等特征還是給流通帶來了相當的運作難度。現階段生鮮團購的流通鏈一般分為生產預冷、包裝加工、運輸和配送,由源頭常規庫存或冷庫倉儲經過常溫或冷鏈運輸到轉運冷庫,再到前置倉,最后通過即時物流或冷鏈宅配到達消費者手中。一般生鮮品在儲存或運輸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產生一定比例的貨損,原因包括:縮水、失鮮、腐爛、磕碰傷等,我們要降低損耗就必須提高儲存和運輸的標準,不同品種的產品依據其最佳溫度、濕度和空氣比例來儲存和運輸,包裝和防護材料應統一標準,考慮到運輸時間及運輸車輛,精確到紙箱防水性、抗壓性、透氣性、冷媒數量、網套個數及套網套方式等方面,制定標準包裝作業指導書。
(三)供應源頭標準化
若要從根本上避免產品重大質量問題,還得從源頭對供應商進行標準化。我們知道生鮮農產品門檻相對較低,監管相對寬松,一般規模較小,沒有形成西方大型農場模式,機械化和規范程度較低。建議對一些客單價較高和供應量大的產品進行產地直采,和這些供應商簽訂協議,在種植基地和養殖場就開始進行規范,例如:與當地農村合作社進行土地承包合作,參與種植、灌溉、施肥、用藥、滅蟲、護理、收獲等全程種植、養殖過程,監督每一步驟的合規操作,制定運輸、清洗、分級、包裝、防護標準作業指導書,并進行監督實施。直接參與到供應源頭標準模塊化管理,從而輸出標準化產品。
以上就是社區團購生鮮農產品質量控制的一些思路,當然實施上述措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金和時間,是個漫長的細化過程。在大量資本涌入這個行業的今天是可以實現的,主要是取決于是要即得的利益還是想要長遠的發展。
日期:2021-04-26
其實生鮮團購的產品質量控制相對艱難,首先由于生鮮品,如水果、蔬菜、鮮肉、魚蝦等產品具有易腐敗性、易耗性,儲存期可能只有一周甚至三四天,產品質量一天一變化,所以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建立冷鏈物流系統,建立能滿足生鮮品品質要求的儲存倉庫。其次由于生鮮品是非標品,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尤其是品種繁多,每天的流通量都很大,很難通過部分個體的抽檢來評估整體的質量。再次團購生鮮品采購模式一般為銷地采購為主,產地直采為輔,銷售商提供的產品可能來自不同的種植地或養殖地,來自不同的果農或菜農,品質參差不齊,缺少足夠產品合格證明文件,產品質量風險較大。針對以上問題,咱們簡單討論一下社區團購生鮮品質量控制思路。
(一)產品品質標準化
前面也提到了生鮮品是非標品,個體之間存在差異,這是既定不變的事實,但不是不做標準的理由。生鮮品標準化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的工作,例如我們最常見的蘋果,蘋果的品種就包括:富士、嘎拉、元帥、紅將軍、喬納金、青蘋果、花牛等等,品種繁多,而且同一品種產自不同省份或地域品質也不同,所以我們就要對每個最小品類的產品進行標準細化,內容不僅包括基本的產品信息,還要包括每個品種的特點,產品病蟲害、損耗情況,從青澀、半成熟、成熟到采摘所有階段的產品圖片可視化。我國地大物博,形成多種多樣的生鮮農產品,“三品一標”是我國推行的農產品認證體系,通過第三方的認證,能對不同品質不同地域的生鮮農產品進行基本的特征管理,能夠給供需兩端提供一套基本的買賣標準,實現農產品的品牌化和標準化。
(二)儲存運輸標準化
我國氣候復雜,跨緯度較廣,這種差異性致使絕大部分生產的蔬菜和水果都是固定季節收獲,這決定了生鮮品從收獲到消費的時間周期較短,雖然反季節水果和冷鏈倉儲降低了生產季節帶來的供給不均衡,但總的來說生鮮農產品易腐壞、不耐運輸等特征還是給流通帶來了相當的運作難度。現階段生鮮團購的流通鏈一般分為生產預冷、包裝加工、運輸和配送,由源頭常規庫存或冷庫倉儲經過常溫或冷鏈運輸到轉運冷庫,再到前置倉,最后通過即時物流或冷鏈宅配到達消費者手中。一般生鮮品在儲存或運輸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產生一定比例的貨損,原因包括:縮水、失鮮、腐爛、磕碰傷等,我們要降低損耗就必須提高儲存和運輸的標準,不同品種的產品依據其最佳溫度、濕度和空氣比例來儲存和運輸,包裝和防護材料應統一標準,考慮到運輸時間及運輸車輛,精確到紙箱防水性、抗壓性、透氣性、冷媒數量、網套個數及套網套方式等方面,制定標準包裝作業指導書。
(三)供應源頭標準化
若要從根本上避免產品重大質量問題,還得從源頭對供應商進行標準化。我們知道生鮮農產品門檻相對較低,監管相對寬松,一般規模較小,沒有形成西方大型農場模式,機械化和規范程度較低。建議對一些客單價較高和供應量大的產品進行產地直采,和這些供應商簽訂協議,在種植基地和養殖場就開始進行規范,例如:與當地農村合作社進行土地承包合作,參與種植、灌溉、施肥、用藥、滅蟲、護理、收獲等全程種植、養殖過程,監督每一步驟的合規操作,制定運輸、清洗、分級、包裝、防護標準作業指導書,并進行監督實施。直接參與到供應源頭標準模塊化管理,從而輸出標準化產品。
以上就是社區團購生鮮農產品質量控制的一些思路,當然實施上述措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金和時間,是個漫長的細化過程。在大量資本涌入這個行業的今天是可以實現的,主要是取決于是要即得的利益還是想要長遠的發展。
日期: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