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資訊一周熱聞(4.18—4.24)

   2021-04-24 食品伙伴網沐夕269
核心提示:一、國內熱聞1.通知公告2021年3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1年3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2021年3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
2021年3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172批次、化妝品11批次,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運或銷毀處理。(海關總署)
 
全國人大常委會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4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結合分解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計劃,與中央有關方面的工作要點、計劃相銜接,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修正草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修正草案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對2021年法律案審議工作作了安排。根據安排,《反食品浪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等17件法律案將繼續審議,《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改)》 、《畜牧法(修改)》、《糧食安全保障法》等37件法律案將初次審議。(中國人大網)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19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制品、乳制品、糕點、餅干、薯類和膨化食品、水果制品、水產制品、調味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保健食品等12大類食品476批次樣品,檢出其中茶葉及相關制品、食用農產品、糕點、餅干、薯類和膨化食品、水產制品、水果制品、調味品和保健食品等9大類食品18批次樣品不合格。發現的主要問題是,檢出非法添加物質、有機污染物污染、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污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質量指標與標簽標示值不符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2020年農藥監督抽查結果的通報(農辦農〔2021〕9號)
根據農業農村部2020年農藥監督抽查工作部署,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部門及31家農藥檢驗檢測機構,采取隨機抽查、重點抽查及專項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完成了2020年部級農藥監督抽查。2020年農業農村部組織抽查農藥樣品11536個,合格樣品11103個,總體合格率為96.2%,比2019年農藥監督抽查總體合格率88.6%上升了7.6個百分點。(農業農村部)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 第38號)【解讀】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已經2021年3月2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第5次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其中,廢止規章11件,修改規章5件。(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食品安全·曝光臺
 
10余噸假冒普洱茶,市場價18億!一鍋端!
2021年4月22日,上海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期偵破特大銷售假冒品牌普洱茶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繳獲假冒普洱茶10余噸,市場價值高達18億。(警民直通車上海微信號)
點評:消費者在線上或線下購買商品時,一定要到品牌授權店購買,遇到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商品時要提高警惕,切勿貪圖便宜。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三起食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
4月2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舉行了2021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執法稽查局二級巡視員王松林分享了2020年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查辦的三起食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案件涉及河北省邢臺市市場監管局查處河北廚友食用油有限公司生產銷售偽劣香油案;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成都市蜀宴門餐飲服務部使用回收油案;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市場監管局查處王某等人網紅直播帶貨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21年一季度76批次食品上市場監管總局不合格名單 微生物污染問題居多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稱“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食品伙伴網按發布日期統計了2021年一季度的食品抽檢情況。據統計,2021年1-3月市場監管總局共通報了10期食品抽檢信息,有76批次不合格食品。(食品伙伴網)
點評:不合格樣品涉及餅干,茶葉及相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蜂產品,糕點,酒類,肉制品,乳制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產制品,水果制品,調味品,飲料,嬰幼兒配方食品19大類。其中,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樣品數量最多,有11批次。
 
2021年一季度我國22個口岸退運或銷毀494批次未準入境食品
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2021年1-3月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食品伙伴網統計了2021年一季度未準入境食品情況。1-3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494批次,同比增加51.5%。(食品伙伴網)
點評:一季度未準入境食品不合格原因主要集中在標簽不合格、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未獲檢驗檢疫準入、微生物污染這五個方面。還有少部分食品檢出超范圍使用營養強化劑、檢出動物疫病、含有未獲檢疫或未獲準入的成分、貨證不符、重金屬及其他污染物污染、檢出未經批準/未標示的轉基因成分、污穢腐敗、農獸藥殘留問題等問題。
 
愛喝進口葡萄酒的注意啦!2021年第一季度這些進口葡萄酒被海關退運或銷毀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2021年1月-3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的進口葡萄酒共有28批次,重量共計54184.23千克,這些不合格進口葡萄酒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運或銷毀處理。(食品伙伴網)
點評:未準入境葡萄酒不合格原因涉及標簽不合格、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富馬酸、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山梨酸、甲醇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鉛超標。其中,標簽不合格占多數,有19批次。
 
長康香芝麻油與辰康香芝麻油之爭,法院判決結果來了!
2018年10月,長康公司發現香華公司在“2018長沙秋季全國糖酒會”展柜上展示了“辰康”香芝麻油產品后,于2019年8月5日以自己的第1987177號和12358888號二注冊商標被侵犯為由,將香華公司訴至天心區法院,要求立即停止商標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一百萬元。2020年4月2日,天心區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天心區人民法院微信號 )
點評:法院判決,被告香華公司起立即停止生產侵害原告長康公司第12358888號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行為;被告香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長康公司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費用150000元;駁回原告長康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2020年5月18日一審判決后,當事人不服,提出上訴。2020年9月15日,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從一起問政案件談食品添加劑標準的理解
近日,《問政山東》報道了這樣一起案件:一名湖南消費者購買了山東濟南某企業委托惠民某企業生產的香辣杏鮑菇,產品中使用了食品添加劑苯甲酸鈉。消費者分別舉報到了濱州市惠民縣和濟南市天橋區的市場監管局,卻得到了不同的反饋結果。濟南認為產品違規,惠民卻出具了產品合規的結論。隨后記者采訪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侯局長表示,苯甲酸及其鈉鹽不能添加在菌類腌漬食品中,是國家標準明確規定的,必須嚴格遵守,不能有半點馬虎,惠民的報告結論是錯誤的。省局將對本案件中的違法行為予以堅決查處。(食品伙伴網)
點評:這個案件很簡單,但是卻反映出部分食品企業,甚至基層的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對于食品添加劑、食品標簽的標準理解不夠深刻。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是我國對于食品生產過程中食品添加劑使用的規定,其中對于食品添加劑的最大使用量、食品分類系統等相關規定是食品添加劑合規判定的主要依據,食品伙伴網提醒食品企業和監管人員一定要仔細研究深入理解標準的規定,以確保食品安全和產品合規。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公開征求意見 涉及這5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
4月21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N,N-二甲基-N-2-丙烯基-2-丙烯-1-氯化胺(1:1)與2-丙烯酰胺脫羧基鹽酸鹽的共聚物等5種已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技術審查的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公開征求意見。(食品伙伴網)
點評:1種為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新品種——N,N-二甲基-N-2-丙烯基-2-丙烯-1-氯化胺(1:1)與2-丙烯酰胺脫羧基鹽酸鹽的共聚物。還有1種為擴大使用范圍的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石蠟和烴蠟。3種為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樹脂新品種,分別為:1,4-苯二甲酸與1,3-苯二甲酸、2,2,4,4-四甲基-1,3-環丁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和2-甲基-1,3-丙二醇的聚合物;苯乙烯與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的聚合物;2-甲基-2-丙烯酸與2-甲基-2-丙烯酸甲酯和2-丙烯酸的聚合物。
 
2020年我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不合格率為2.31% 總體形勢穩中向好
4月2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舉行了2021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食品抽檢司副司長梁鋼就2020年我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做了介紹。2020年,市場監管部門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638萬余批次,總體不合格率為2.31%,與2019年基本持平。根據數據顯示,我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食品伙伴網)
點評:針對監督抽檢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均已及時采取了封存、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風險。2020年,督促完成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任務13.60萬件次,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食品3596噸,罰沒金額10.93億元。
 
浙江:食品領域這些省級地方標準批準發布
從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獲悉,4月13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發布了食品領域7個省級地方標準。(食品伙伴網)
點評:這些標準涉及DB33/T 2334-2021《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規范》、DB33/T 2333-2021《飼料中β-胡蘿卜素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DB33/T 2332-2021《規模化蛋鴨場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管理規范》、DB33/T 2331-2021《條石鯛增殖放流技術規范》、DB33/T 2330-2021《魚豆腐加工技術規范》、DB33/T 2328-2021《中華蜜蜂快速繁殖技術規程》、DB33/T 2327-2021《設施瓜果蜜蜂授粉技術規范》。
 
來看!2020年這三個行業運行情況如何?
近日,2020年食品行業效益情況發布,去年1-12月,全國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206.6億元,同比增長7.2%,高出全部工業3.1個百分點。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實現利潤總額2001.2億元,同比增長5.9%;食品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791.4億元,同比增長6.4%;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2414.0億元,同比增長8.9%。食品伙伴網整理了2020年罐頭、釀酒、飲料行業運行情況。(食品伙伴網)
點評:2020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罐頭食品制造企業營業收入1170.8億元,同比下降10.5%;利潤總額69.7億元,同比下降11.5%。2020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釀酒企業營業收入累計達到8353.3億元,同比增長1.4%;利潤總額累計達到1792.0億元,同比增長11.7%。2020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飲料制造企業營業收入3007.3億元,同比下降8.6%;利潤總額428.8億元,同比增長0.5%。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日本強化對中國產菠菜中吡唑醚菌酯的監控檢查
4月22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藥生食輸發0422第1號通知,強化對中國產菠菜中吡唑醚菌酯的監控檢查。(食品伙伴網)
點評:在對中國產菠菜實施進口監控檢查時,發現中國產菠菜違反了日本食品衛生法規定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因此將中國產菠菜中吡唑醚菌酯的監控檢查頻率提高至30%。 
 
美國對我國出口海鮮產品等食品實施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1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措施。(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相關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的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風險。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1年第15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1年第15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3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歐盟成員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相關產品的安全性,避免出口產品被通報。
 
2021年3月我國食品違反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情況
近日,澳大利亞農業、水和環境部更新3月份進口食品違規情況,通報我國多批次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1年4月中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更新至4月18日)
根據韓國食藥監局官方網站消息,食品伙伴網翻譯整理了2021年4月中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涉及多批次食品。(食品伙伴網)
點評:這些出口階段違反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均作返回出口國或廢棄處理。
 
俄羅斯獸植局通報進境植物產品檢疫性有害生物信息
俄羅斯聯邦獸植局通報2021年4月12日至18日期間進境植物產品檢疫性有害生物信息,在53例受管控樣品中共計檢出10類需隔離的檢疫性有害生物。
點評: 因檢疫性有害生物的傳播會對俄羅斯農業造成危害,所有受侵染產品均被禁止入境。
 
2.國際食品
 
日本核廢水入海事件解析
4月13日,日本政府內閣召開政府會議,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入大海。一時間,該決定引起當地民眾乃至全球民眾的強烈不滿。時隔十年,日本政府重新作出將核廢水排入大海的決定,引起各國民眾抗議,當地民眾也舉行集會進行反對,國際組織和各國也作出相應回應。(食品伙伴網)
點評: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日本最終將核污水排放入海,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整個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大半太平洋區域,3年后美國和加拿大就將遭到核污染影響,10年時間全世界海洋都將受到污染。日本的行為,危害的不僅僅是日本的民眾,中國、美國、韓國等國家和海域都會受到影響,危害的是全球的人類。為了全人類的健康,希望相關利益方能夠深入評估日本核廢水處理方案的可行性,共同商討,慎重作出最優決策,避免危害海洋生態環境,還人類一片純凈的海洋。
 
農產品價格漲漲漲!23日起,這個國家進口玉米“零關稅”!
玉米不僅是許多國家常見的主食,也是重要的加工食品原材料。為穩定食品價格,韓國將從23日起,正式實行玉米進口“零關稅”的措施。(央視財經微信號)
點評:韓國希望通過免去關稅來進一步刺激玉米進口,穩定玉米加工食品的價格,同時也有助于降低玉米淀粉、玉米糖漿等食品企業乃至玉米環保材料等非食品企業的生產成本。
 
非法重新包裝食品 新加坡一老板被罰款1000美元
2021年4月14日,新加坡食品局發布消息,Junaidah binti Ahmad (網上雜貨店送貨公司Qiksmart的獨資經營者)因在無證場所非法重新包裝食品,被罰款1000美元。(食品伙伴網)
點評:新加坡食品局表示,在未經許可的場所重新包裝食品會帶來食品安全風險。在新加坡,所有的食品重新包裝設施必須獲得許可,并被要求滿足SFA的要求和食品安全標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對這些特許經營場所進行例行檢查。
 
俄羅斯批準野生原料來源的有機產品國家標準
俄羅斯聯邦技術監督與計量局4月16日官網消息:該局已批準了野生原料來源的有機產品的國家標準,該標準將于6月1日生效 。 
點評:該標準首次定義了“有機野生原料”和“野生原料來源的有機產品”的概念,并確定了原材料收集和收集者的地區及其要求、有關野生原材料來源的有機產品的采集、采購、加工、儲存、運輸和標簽標識要求等。
 
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食品、添加劑等的規格標準》部分修改草案
4月20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食品、添加劑等的規格標準》部分修改草案,本次草案主要是涉及牛乳、特殊牛乳、殺菌山羊乳、調制乳、低脂肪牛乳、無脂肪牛乳、加工乳以及淡奶油(以下簡稱“牛乳等”)的容器包裝及其原材料規格相關內容的修改。(食品伙伴網)
點評:意見征集時間至2021年5月19日。


三、食品科技
 
黑茶中非揮發性成分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品質化學與營養健康團隊在黑茶非揮發性化學成分研究中取得了新進展。研究論文“Impact of Various Microbial-Fermented Methods on the Chemical Profile of Dark Tea Using a Single Raw Tea Material”近期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雜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并被遴選為該雜志的補充封面論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我科學家首次發現可降低非洲豬瘟病毒致病性的重要基因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口蹄疫與新發病流行病學創新團隊和外寄生蟲與蟲媒疫病團隊在非洲豬瘟病毒致病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首次發現敲除MGF-110-9L基因的非洲豬瘟病毒對豬致病性降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病毒學(Virologica Sinica)》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

2020年度市場監管科研成果獎擬獎項目公示 涉及食品領域12項
 4月21日,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獲悉,2020年度市場監管科研成果獎評審工作已結束。根據《市場監管科研成果獎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http://www.samr.gov.cn/)和市場監管科技管理信息系統首頁(http://srp.pms.org.cn/)同時對外公示了市場監管科研成果獎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的7項一等獎項目、23項二等獎項目、40項三等獎項目。其中,涉及食品領域12項,包括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7項。(食品伙伴網)
 
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 這些人來自食品及相關領域
4月23日,中國工程院網站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有577位候選人入選。名單顯示,在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中,與食品領域相關的有9人,涉及食品工程、發酵與輕工生物技術、食品科學、食品營養科學與技術專業。在農業學部中,有40人來自與食品領域相關專業,涉及動物(水產)生物工程、水產養殖、蔬菜學、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等專業。(食品伙伴網)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news@foodmate.net。




日期:2021-04-24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