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7日,北京市奶業協會第八屆會員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圓山大酒店召開。會議聽取并審議通過了《北京市奶業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北京市奶業協會第七屆理事會財務報告》、《北京市奶業協會第七屆監事會工作報告》、《北京市奶業協會章程》有關條款修改說明的報告、修訂的《北京市奶業協會會費收取標準及管理辦法》等文件,并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機構,成立了專家委員會。
北京首農食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國豐、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麗英、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市行業協會商會綜合黨委書記許偉、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畜牧漁業處處長張毅良、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獸醫處處長劉孟超、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社團一處副處長張攀等領導出席了本次大會。
北京市奶業協會現有會員171家,其中養殖企業占比46.8%,加工企業占比4.5%,相關企業占比36.1%,科研院所占比12.6%。
會議現場,通過投票的方式選舉出了57名第八屆理事會理事,其中會長1名、副會長22名、秘書長1名(兼),同時,投票選舉出3名第八屆監事會監事,其中1名為監事長。結果見下表,北京首農食品集團副總經理常毅再一次當選會長,北京市奶業協會秘書長廖晨星擔任副會長的同時繼續兼任秘書長,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喬綠擔任監事長。
北京市奶業協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及負責人
1常 毅北京首農食品集團
2李勝利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3張勝利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4蔣林樹北京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5譚 城中關村國科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院
6張恒濤北京三元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于永杰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8曾 浩北京(甘南)雙河農場
9陳歷俊國家母嬰健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0厲善紅山東碧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11張開展中地乳業集團有限公司
12吳志學蒙牛乳業(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13張定宏中博農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劉巧香北京首農食品集團科技部
15劉文奇北京普瑞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16胡朝陽四方力歐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高繼偉北京京鵬環宇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18麻 柱北京奶牛中心
19李 蔚北京國科誠泰農牧設備有限公司
20關 鳴北京東方聯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1李寰旭北京東方天合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22孟秀榮北京奧耐爾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23廖晨星北京市奶業協會
24吳守科北京昭陽牧場
25王 炎金銀島牧場
26趙永彪內蒙古譜尼測試技術有限公司
27李 偉北京農機實驗站奶牛場
28張海濤北京市種公牛站
29成艷萍中以示范牛場
30金振啟北京金鑫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31付 軍北京天辰乳業有限公司
32楊紅雷伊利集團北京乳品廠
33周 強北京光明健能乳業有限公司
34范慶禎北京雙娃乳業有限公司
35何小唐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
36侯引緒匯博科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37于玲玲泰高營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38于奎軍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飼料分公司
39劉 君北京君慧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40韓建林北京亞禾營養高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41朱春芳北京立時達藥業有限公司
42路永強北京市畜牧總站
43董曉霞《中國乳業》雜志社
44王玉珠北京中農興源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45許 軍澳欣(北京)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46周曉麗北京綠色天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47宋衛東北京優力科生物有限公司
48王岳祥東升匯(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49牛春安中國食品安全報
50楊永山延慶區農業農村局
51鐘景田北京三元種業畜牧研究院
52屠 焰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
53朱化彬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54叢慧敏北京市乳品質量監督檢驗站
55王富偉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邢臺分公司
56付 強 北京嘉瑞富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57溫文弛華誠睿光(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市奶業協會第八屆監事會監事
喬 綠 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監事長
王亞威 西賽洛(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監事
陳華林 北京三元集團畜牧獸醫總站高級獸醫師/監事
新當選會長常毅在現場感謝大家對他的信任和支持,并就新一屆理事會工作發表了講話。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北京市奶業協會新的起點,開局決定全局,未來五年,北京奶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繼續發揚“奮斗、奉獻、擔當、創新”的北京奶業精神,探索構建北京奶業新發展格局的有效途徑,增加發展的活力與創造力,推進奶牛養殖模式轉型升級,大力推動綠色發展,穩健發展,高質量發展,實現轉型升級與生態立市所催生的綠色環保型奶業;推動產業鏈各環節有機整合和集成,增加都市觀光牧場建設,促進奶業與教育旅游、生物技術、健康醫療、工程機械、信息技術、產業金融等各領域的交互融合,實現縱向一體與橫向聯通相協同的跨界融合型奶業;大力提高智慧牧場建設水平,依托數據資源,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數據進行挖掘,更精準的滿足需求,在育種、研發、生產、銷售各環節達到智能化、信息化、生產一體化及社會化,實現萬物互聯與科技賦能為表里的智慧創新型奶業;繼續推動京津冀奶業協同發展,共謀產業發展新思路、共聚產業創新新動力,共構產業協同新格局、共享產業振興新成果。發揮優勢,繼續舉辦好北京牛奶文化節,不辱使命,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為根本目的,激發北京奶業人敢擔當善作為的傳統優良品質,為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是貫徹好十四五發展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今年又是開局第一年,也是北京奶協換屆后第一年,我們要以推動北京奶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抓住新發展機遇,以創新驅動發展,創造新優勢,邁出新步伐。
二是以保護市場主體為抓手,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北京奶業要全面繼續落實國辦意見,以黨中央制定的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統領做好決策部署,抓住重塑合作競爭優勢的戰略要地,緊緊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全面開展工作。目前北京乳品市場奶源自給率不足30%,未來幾年應堅決穩定現有牛群,并擴大優質種群數量,力爭在“十四五”末,奶牛存欄10萬頭以上,成乳牛5.5萬頭以上,年產鮮奶55萬噸,奶源自給率力爭超過50%。從保護產業鏈各市場主體、加強奶源供給、圍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突出短板,聚焦基礎性、長遠性、戰略性項目,確保穩產保供,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以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方向不動搖,從奶源端、產品端、供給側入手,調整供給結構,將質量作為奶業品牌發展的第一要義,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確保產品安全優質。加大企業科研創新力度、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合作力度、專業聯盟深度融合力度,全力發揮好北京奶牛中心“國家奶牛胚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三元“國家母嬰健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大科技研發平臺作用,一是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組織育種聯合攻關,擴大育種聯盟成員數量,不斷攻克奶牛育種領域“卡脖子”關鍵技術,努力打造中國奶牛育種第一品牌。二是提升乳制品研發水平,低溫奶、嬰幼兒奶粉研發生產是占據第一高位,鼓勵開發類似于A2牛奶、褪黑素牛奶等功能保健型乳制品,通過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業鏈科技含量和服務附加值。規劃建立環保牧場、動物福利牧場、智慧牧場,擴大北京休閑觀光奶牛場數量;應用新技術、大數據建立飼料獸藥品質可追溯服務體系,利用好北京奶業全景三維地圖,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奶牛養殖和乳制品市場動態跟蹤監測,及時、準確共享信息,科學指導生產經營和消費;繼續辦好北京牛奶文化節,把牛奶文化節系列活動打造成展示奶業風采、體現奶業水平、惠及千萬百姓的奶業盛會,推動乳品消費向體驗化、品質化和數字化方向提檔升級,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把創新作為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品牌競爭力的關鍵,圍繞品牌建設再發力,推動創新發展培育北京奶業“品牌群”;全面助力企業推進理念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不斷提升“北京智造”“北京服務”競爭力,未來五年在北京建成具有未來奶業特點、高新技術支撐、現代化水平一流、綠色環保,生態友好的現代化奶業基地,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奶業民族品牌。
四是以完善協會內部治理為核心,提升服務發展效能。第八屆理事會成員隊伍在原有基礎上繼續壯大,目前協會擁有會員單位及個人171家(名),其中上市公司成員8家,會員單位相較第七屆(130)增加31.7%,涉及涵蓋高等教育、奶牛育種、奶牛養殖、乳品加工、飼草飼料、奶業機械、產品包裝、社會化服務等奶業產業鏈全領域,成員包括奶業相關機構領導、科研院所專家、一線牛人、媒體和跨領域人才,協會將充分利用好各方專家資源,在專家人才庫基礎上成立了具有行業性、戰略性的專家人才委員會,結合北京奶業發展和會員企業需要,提供專業咨詢、評審等服務。協會將繼續通過梳理各項規章制度及管理文件,完善以章程為核心的層次清晰、內容規范的規章制度體系,進一步優化內部治理,逐步構建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現代社會組織制度體系,最大限度地調動行業同仁、會員企業、管理和服務人員、社會各界等各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定期組織開展會員企業走訪服務,深層次激發協會活力,提升管理和服務效能。
五是以服務會員為根本宗旨,全面強化基礎工作。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繼續推進現代奶業評價體系建設工作。根據奶業的發展和形勢變化,結合正在修訂新的生乳國家標準,以奶業現代化建設為有力抓手,將現代奶業評價體系作為奶牛養殖業現代化的重要依據和參考,提高奶牛場管理水平和技術應用能力,提升質量效益,促進產業價值鏈形成,保障北京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結合北京奶業發展定位,針對養殖環保、技術升級、產品迭代等務實專題,繼續組織專家召開研討論壇,適時組織牧場場長、加工廠廠長、技術人員等針對生產一線的技術論壇,舉辦京津冀區域奶業大型活動,為會員提供交流展示平臺,繼續開拓“生鮮乳價格指數保險(北京地區)”產品實施范圍,鋪好養殖企業利益安全墊;進一步開發利用協會微信視頻號和抖音號平臺,發揮自媒體平臺傳播快、范圍廣,傳播方式靈活的特點,圍繞北京奶業精神與核心優勢,挖掘展現奶業故事,廣泛宣傳會員企業;加強與中國奶業協會和各省市兄弟奶協合作,強化市場運作,創新辦會模式,聯合更大范圍奶業主體,把北京奶協品牌活動打造成全行業共商發展大計、共享最新成果的權威平臺。
六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協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黨中央對學習黨史的要求,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砥礪前行中踐行初心使命,充分發揮黨支部和黨員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效能,凝聚團隊合力,推動協會工作更上一層樓。
日期:2021-03-31
北京首農食品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國豐、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麗英、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市行業協會商會綜合黨委書記許偉、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畜牧漁業處處長張毅良、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獸醫處處長劉孟超、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社團一處副處長張攀等領導出席了本次大會。
北京市奶業協會現有會員171家,其中養殖企業占比46.8%,加工企業占比4.5%,相關企業占比36.1%,科研院所占比12.6%。
會議現場,通過投票的方式選舉出了57名第八屆理事會理事,其中會長1名、副會長22名、秘書長1名(兼),同時,投票選舉出3名第八屆監事會監事,其中1名為監事長。結果見下表,北京首農食品集團副總經理常毅再一次當選會長,北京市奶業協會秘書長廖晨星擔任副會長的同時繼續兼任秘書長,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喬綠擔任監事長。
北京市奶業協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及負責人
1常 毅北京首農食品集團
2李勝利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
3張勝利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4蔣林樹北京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5譚 城中關村國科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院
6張恒濤北京三元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于永杰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8曾 浩北京(甘南)雙河農場
9陳歷俊國家母嬰健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0厲善紅山東碧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11張開展中地乳業集團有限公司
12吳志學蒙牛乳業(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13張定宏中博農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劉巧香北京首農食品集團科技部
15劉文奇北京普瑞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16胡朝陽四方力歐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高繼偉北京京鵬環宇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18麻 柱北京奶牛中心
19李 蔚北京國科誠泰農牧設備有限公司
20關 鳴北京東方聯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1李寰旭北京東方天合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22孟秀榮北京奧耐爾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23廖晨星北京市奶業協會
24吳守科北京昭陽牧場
25王 炎金銀島牧場
26趙永彪內蒙古譜尼測試技術有限公司
27李 偉北京農機實驗站奶牛場
28張海濤北京市種公牛站
29成艷萍中以示范牛場
30金振啟北京金鑫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31付 軍北京天辰乳業有限公司
32楊紅雷伊利集團北京乳品廠
33周 強北京光明健能乳業有限公司
34范慶禎北京雙娃乳業有限公司
35何小唐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
36侯引緒匯博科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37于玲玲泰高營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38于奎軍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飼料分公司
39劉 君北京君慧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40韓建林北京亞禾營養高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41朱春芳北京立時達藥業有限公司
42路永強北京市畜牧總站
43董曉霞《中國乳業》雜志社
44王玉珠北京中農興源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45許 軍澳欣(北京)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46周曉麗北京綠色天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47宋衛東北京優力科生物有限公司
48王岳祥東升匯(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49牛春安中國食品安全報
50楊永山延慶區農業農村局
51鐘景田北京三元種業畜牧研究院
52屠 焰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
53朱化彬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54叢慧敏北京市乳品質量監督檢驗站
55王富偉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邢臺分公司
56付 強 北京嘉瑞富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57溫文弛華誠睿光(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市奶業協會第八屆監事會監事
喬 綠 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監事長
王亞威 西賽洛(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監事
陳華林 北京三元集團畜牧獸醫總站高級獸醫師/監事
新當選會長常毅在現場感謝大家對他的信任和支持,并就新一屆理事會工作發表了講話。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北京市奶業協會新的起點,開局決定全局,未來五年,北京奶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繼續發揚“奮斗、奉獻、擔當、創新”的北京奶業精神,探索構建北京奶業新發展格局的有效途徑,增加發展的活力與創造力,推進奶牛養殖模式轉型升級,大力推動綠色發展,穩健發展,高質量發展,實現轉型升級與生態立市所催生的綠色環保型奶業;推動產業鏈各環節有機整合和集成,增加都市觀光牧場建設,促進奶業與教育旅游、生物技術、健康醫療、工程機械、信息技術、產業金融等各領域的交互融合,實現縱向一體與橫向聯通相協同的跨界融合型奶業;大力提高智慧牧場建設水平,依托數據資源,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數據進行挖掘,更精準的滿足需求,在育種、研發、生產、銷售各環節達到智能化、信息化、生產一體化及社會化,實現萬物互聯與科技賦能為表里的智慧創新型奶業;繼續推動京津冀奶業協同發展,共謀產業發展新思路、共聚產業創新新動力,共構產業協同新格局、共享產業振興新成果。發揮優勢,繼續舉辦好北京牛奶文化節,不辱使命,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為根本目的,激發北京奶業人敢擔當善作為的傳統優良品質,為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是貫徹好十四五發展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今年又是開局第一年,也是北京奶協換屆后第一年,我們要以推動北京奶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抓住新發展機遇,以創新驅動發展,創造新優勢,邁出新步伐。
二是以保護市場主體為抓手,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北京奶業要全面繼續落實國辦意見,以黨中央制定的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統領做好決策部署,抓住重塑合作競爭優勢的戰略要地,緊緊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全面開展工作。目前北京乳品市場奶源自給率不足30%,未來幾年應堅決穩定現有牛群,并擴大優質種群數量,力爭在“十四五”末,奶牛存欄10萬頭以上,成乳牛5.5萬頭以上,年產鮮奶55萬噸,奶源自給率力爭超過50%。從保護產業鏈各市場主體、加強奶源供給、圍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突出短板,聚焦基礎性、長遠性、戰略性項目,確保穩產保供,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以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方向不動搖,從奶源端、產品端、供給側入手,調整供給結構,將質量作為奶業品牌發展的第一要義,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確保產品安全優質。加大企業科研創新力度、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合作力度、專業聯盟深度融合力度,全力發揮好北京奶牛中心“國家奶牛胚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三元“國家母嬰健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大科技研發平臺作用,一是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組織育種聯合攻關,擴大育種聯盟成員數量,不斷攻克奶牛育種領域“卡脖子”關鍵技術,努力打造中國奶牛育種第一品牌。二是提升乳制品研發水平,低溫奶、嬰幼兒奶粉研發生產是占據第一高位,鼓勵開發類似于A2牛奶、褪黑素牛奶等功能保健型乳制品,通過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業鏈科技含量和服務附加值。規劃建立環保牧場、動物福利牧場、智慧牧場,擴大北京休閑觀光奶牛場數量;應用新技術、大數據建立飼料獸藥品質可追溯服務體系,利用好北京奶業全景三維地圖,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奶牛養殖和乳制品市場動態跟蹤監測,及時、準確共享信息,科學指導生產經營和消費;繼續辦好北京牛奶文化節,把牛奶文化節系列活動打造成展示奶業風采、體現奶業水平、惠及千萬百姓的奶業盛會,推動乳品消費向體驗化、品質化和數字化方向提檔升級,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把創新作為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品牌競爭力的關鍵,圍繞品牌建設再發力,推動創新發展培育北京奶業“品牌群”;全面助力企業推進理念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不斷提升“北京智造”“北京服務”競爭力,未來五年在北京建成具有未來奶業特點、高新技術支撐、現代化水平一流、綠色環保,生態友好的現代化奶業基地,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奶業民族品牌。
四是以完善協會內部治理為核心,提升服務發展效能。第八屆理事會成員隊伍在原有基礎上繼續壯大,目前協會擁有會員單位及個人171家(名),其中上市公司成員8家,會員單位相較第七屆(130)增加31.7%,涉及涵蓋高等教育、奶牛育種、奶牛養殖、乳品加工、飼草飼料、奶業機械、產品包裝、社會化服務等奶業產業鏈全領域,成員包括奶業相關機構領導、科研院所專家、一線牛人、媒體和跨領域人才,協會將充分利用好各方專家資源,在專家人才庫基礎上成立了具有行業性、戰略性的專家人才委員會,結合北京奶業發展和會員企業需要,提供專業咨詢、評審等服務。協會將繼續通過梳理各項規章制度及管理文件,完善以章程為核心的層次清晰、內容規范的規章制度體系,進一步優化內部治理,逐步構建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現代社會組織制度體系,最大限度地調動行業同仁、會員企業、管理和服務人員、社會各界等各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定期組織開展會員企業走訪服務,深層次激發協會活力,提升管理和服務效能。
五是以服務會員為根本宗旨,全面強化基礎工作。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繼續推進現代奶業評價體系建設工作。根據奶業的發展和形勢變化,結合正在修訂新的生乳國家標準,以奶業現代化建設為有力抓手,將現代奶業評價體系作為奶牛養殖業現代化的重要依據和參考,提高奶牛場管理水平和技術應用能力,提升質量效益,促進產業價值鏈形成,保障北京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結合北京奶業發展定位,針對養殖環保、技術升級、產品迭代等務實專題,繼續組織專家召開研討論壇,適時組織牧場場長、加工廠廠長、技術人員等針對生產一線的技術論壇,舉辦京津冀區域奶業大型活動,為會員提供交流展示平臺,繼續開拓“生鮮乳價格指數保險(北京地區)”產品實施范圍,鋪好養殖企業利益安全墊;進一步開發利用協會微信視頻號和抖音號平臺,發揮自媒體平臺傳播快、范圍廣,傳播方式靈活的特點,圍繞北京奶業精神與核心優勢,挖掘展現奶業故事,廣泛宣傳會員企業;加強與中國奶業協會和各省市兄弟奶協合作,強化市場運作,創新辦會模式,聯合更大范圍奶業主體,把北京奶協品牌活動打造成全行業共商發展大計、共享最新成果的權威平臺。
六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協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按照黨中央對學習黨史的要求,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砥礪前行中踐行初心使命,充分發揮黨支部和黨員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效能,凝聚團隊合力,推動協會工作更上一層樓。
日期: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