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區(qū)2020年四季度共抽檢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29246批次,涉及29大類,不合格產品共394批次,不合格率為1.35%,較一、二季度風險水平低(一季度不合格率為1.87%、二季度不合格率為1.79%),風險水平高于三季度(三季度不合格率為1.23%)。具體情況如下:
1、抽檢整體情況分析
四季度京津冀地區(qū)共抽檢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29246批次,其中北京市抽檢19552批次,不合格產品190批次,不合格率0.97%;天津市抽檢504批次,不合格產品6批次,不合格率1.19%;河北省抽檢9190批次,不合格198批次,不合格率2.15%。可以看出,北京的抽檢批次最多、安全狀況最好,河北的抽檢批次居中、但風險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兩地(詳見圖1)。
四季度抽檢發(fā)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污染,其次是添加劑、農獸藥殘留、質量指標不合格等問題,涉及的產品包括水產及其制品、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飲料、蔬菜及其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等共27大類;另外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和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2大類產品安全狀況較好,未發(fā)現任何問題。
圖1 京津冀抽檢總數及不合格情況
2、月度抽檢情況對比
10月份共抽檢4411批次,不合格產品57批次,不合格率1.29%,11月份共抽檢7820批次,不合格產品141批次,不合格率1.80%;12月份共抽檢17015批次,不合格產品196批次,不合格率1.15%。可以看出,11月份京津冀地區(qū)食品安全風險水平相對偏高(詳見表1)。其中,河北省10-12月份的不合格率均明顯高于當月京津冀地區(qū)的整體水平,值得相關部門重點關注。
表1 10-12月份京津冀地區(qū)抽檢情況對比表
3、不合格項目分析
通過對問題產品的風險指標分析發(fā)現,涉及的不合格項目種類包括微生物、添加劑、農藥、獸藥、質量指標、污染物和生物毒素共7大類。
其中,微生物是導致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不合格項次占總不合格項次的28.50%;其次為添加劑、農獸藥、質量指標和污染物,不合格項次均占總不合格項次的15%左右。其中,北京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和農獸藥殘留問題、天津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問題、河北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和質量指標問題;企業(yè)和監(jiān)管部門可根據各地存在的問題,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風險防控手段和監(jiān)管措施,不斷提高本地的食品安全水平(詳見表2、圖2)。
表2 不合格項目統計比對表
圖2 不合格項目分布情況
4、抽檢類別分析
四季度京津冀地區(qū)共抽檢29大類食品及相關產品,其中有2大類產品全合格,不合格產品涉及27大類。風險水平較高的產品包括水產及其制品、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飲料、蔬菜及其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冷凍飲品和食糖,這8大類產品的不合格率均高于四季度整體不合格率(1.35%)(詳見表3)。通過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不合格產品分析發(fā)現:
北京市有25大類產品抽檢不合格,風險較高的產品包括:水產及其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和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3大類。其中,水產及其制品主要問題是生鮮(凍)水產品、干制水產品及水產加工品不合格;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主要問題是餐飲具、米面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飲品、餐飲用油等不符合要求;
天津市有5大類產品抽檢不合格,風險較高的產品包括: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和水果及其制品分別抽檢1批次,均不合格。其中,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主要是餐飲具問題;
河北省有19大類抽檢不合格,風險較高的產品包括: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水產及其制品和冷凍飲品3大類。其中,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主要問題是米面及其制品、餐飲具和肉及肉制品等不符合要求,水產及其制品主要問題是生鮮(凍)水產品、干制水產品及水產加工品不合格,冷凍飲品主要問題是雪糕、冰棍和冰淇淋等不符合要求。
表3 抽檢類別統計表
5、總結
總的來說,2020年四季度京津冀地區(qū)食品安全整體狀況良好,食品安全風險水平低于一、二季度。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2大類產品安全狀況較好,全部合格。但同時也發(fā)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1)10-12月份河北省的整體風險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兩地;
(2)風險水平較高的產品包括水產及其制品、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飲料、蔬菜及其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冷凍飲品和食糖等8類;
(3)抽檢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29大類中,27類產品均有不合格數量,所占比例較高;
(4)微生物污染是導致京津冀地區(qū)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但每個省市的主要風險又各有特點。
針對上述問題,建議相關部門進行研究、可根據需要適度調整后期的監(jiān)督抽檢方案;同時,食品企業(yè)也可據此進行自我排查,從源頭上加強管控。北京食藥聯盟將持續(xù)關注京津冀地區(qū)的食品抽檢動態(tài),及時與廣大網友分享抽檢分析結果。
數據來源:監(jiān)督抽檢數據查詢分析系統(食品伙伴網提供)
日期:2021-02-10
1、抽檢整體情況分析
四季度京津冀地區(qū)共抽檢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29246批次,其中北京市抽檢19552批次,不合格產品190批次,不合格率0.97%;天津市抽檢504批次,不合格產品6批次,不合格率1.19%;河北省抽檢9190批次,不合格198批次,不合格率2.15%。可以看出,北京的抽檢批次最多、安全狀況最好,河北的抽檢批次居中、但風險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兩地(詳見圖1)。
四季度抽檢發(fā)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污染,其次是添加劑、農獸藥殘留、質量指標不合格等問題,涉及的產品包括水產及其制品、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飲料、蔬菜及其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等共27大類;另外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和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2大類產品安全狀況較好,未發(fā)現任何問題。
圖1 京津冀抽檢總數及不合格情況
2、月度抽檢情況對比
10月份共抽檢4411批次,不合格產品57批次,不合格率1.29%,11月份共抽檢7820批次,不合格產品141批次,不合格率1.80%;12月份共抽檢17015批次,不合格產品196批次,不合格率1.15%。可以看出,11月份京津冀地區(qū)食品安全風險水平相對偏高(詳見表1)。其中,河北省10-12月份的不合格率均明顯高于當月京津冀地區(qū)的整體水平,值得相關部門重點關注。
表1 10-12月份京津冀地區(qū)抽檢情況對比表
3、不合格項目分析
通過對問題產品的風險指標分析發(fā)現,涉及的不合格項目種類包括微生物、添加劑、農藥、獸藥、質量指標、污染物和生物毒素共7大類。
其中,微生物是導致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不合格項次占總不合格項次的28.50%;其次為添加劑、農獸藥、質量指標和污染物,不合格項次均占總不合格項次的15%左右。其中,北京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和農獸藥殘留問題、天津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問題、河北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和質量指標問題;企業(yè)和監(jiān)管部門可根據各地存在的問題,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風險防控手段和監(jiān)管措施,不斷提高本地的食品安全水平(詳見表2、圖2)。
表2 不合格項目統計比對表
圖2 不合格項目分布情況
4、抽檢類別分析
四季度京津冀地區(qū)共抽檢29大類食品及相關產品,其中有2大類產品全合格,不合格產品涉及27大類。風險水平較高的產品包括水產及其制品、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飲料、蔬菜及其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冷凍飲品和食糖,這8大類產品的不合格率均高于四季度整體不合格率(1.35%)(詳見表3)。通過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不合格產品分析發(fā)現:
北京市有25大類產品抽檢不合格,風險較高的產品包括:水產及其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和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3大類。其中,水產及其制品主要問題是生鮮(凍)水產品、干制水產品及水產加工品不合格;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主要問題是餐飲具、米面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飲品、餐飲用油等不符合要求;
天津市有5大類產品抽檢不合格,風險較高的產品包括: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和水果及其制品分別抽檢1批次,均不合格。其中,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主要是餐飲具問題;
河北省有19大類抽檢不合格,風險較高的產品包括: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水產及其制品和冷凍飲品3大類。其中,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主要問題是米面及其制品、餐飲具和肉及肉制品等不符合要求,水產及其制品主要問題是生鮮(凍)水產品、干制水產品及水產加工品不合格,冷凍飲品主要問題是雪糕、冰棍和冰淇淋等不符合要求。
表3 抽檢類別統計表
5、總結
總的來說,2020年四季度京津冀地區(qū)食品安全整體狀況良好,食品安全風險水平低于一、二季度。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2大類產品安全狀況較好,全部合格。但同時也發(fā)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1)10-12月份河北省的整體風險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兩地;
(2)風險水平較高的產品包括水產及其制品、餐飲環(huán)節(jié)產品、飲料、蔬菜及其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冷凍飲品和食糖等8類;
(3)抽檢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29大類中,27類產品均有不合格數量,所占比例較高;
(4)微生物污染是導致京津冀地區(qū)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但每個省市的主要風險又各有特點。
針對上述問題,建議相關部門進行研究、可根據需要適度調整后期的監(jiān)督抽檢方案;同時,食品企業(yè)也可據此進行自我排查,從源頭上加強管控。北京食藥聯盟將持續(xù)關注京津冀地區(qū)的食品抽檢動態(tài),及時與廣大網友分享抽檢分析結果。
數據來源:監(jiān)督抽檢數據查詢分析系統(食品伙伴網提供)
日期: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