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1.15—11.21)

   2020-11-21 食品伙伴網文雯684
核心提示:以下是食品伙伴網匯總的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1.1511.21),轉載請注明食品伙伴網。一、國內熱聞1、通知公告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0
以下是食品伙伴網匯總的食品資訊一周熱聞(11.15—11.21),轉載請注明食品伙伴網。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0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分析的通告〔2020年第28號〕
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共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234829批次,依據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檢出不合格樣品49534批次,總體不合格率為2.22%。(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交通運輸部關于印發《公路、水路進口冷鏈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術指南》的通知(交運明電〔2020〕292號)
為切實做好交通運輸行業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科學指導公路、水路進口冷鏈食品物流相關單位和人員落實好防控主體責任,切實強化“人物并防”,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的部署要求,結合《交通運輸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冷鏈物流渠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交運明電〔2020〕241號)等工作部署,交通運輸部制定了《公路、水路進口冷鏈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術指南》。(交通運輸部)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29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糖、飲料、酒類、糕點、餅干、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豆制品、蜂產品、水果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調味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9大類食品560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飲料、酒類、糕點、方便食品、保健食品等6大類食品11批次樣品不合格。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質量指標與標簽標示值不符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發布《進出口稅則商品及品目注釋》修訂內容(第六、七期)的公告(公告〔2020〕118號)
近期,世界海關組織協調制度委員會對《協調制度注釋》部分內容進行了修訂,為此,中國海關對《稅則注釋》相關內容同步進行修訂,現予以發布。(海關總署)
 
2、食品安全·曝光臺


“笑口棗”、“煎堆”添加劑超標北海一豆腐坊老板被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2020年11月11日下午,由北海市鐵山港區人民檢察院對被告人魏某某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北海市鐵山港區南康鎮居委會進行公開開庭審理。此案是轄區內首例關于食品安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經審查查明,2019年9月底至同年10月30日期間,被告魏某某在北海市鐵山港區內經營的豆腐坊制作和銷售“笑口棗”、“煎堆”。為了使其制作的“笑口棗”、“煎堆”賣相、口感更好,在面食制作過程中,違反規定超量添加含鋁的復配膨松劑。(鐵山港檢察院微信號)
點評:此次庭審,公益訴訟起訴人緊緊圍繞保護公共利益這一核心,詳細向法庭出示證據,全面展示了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事實,并就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的危害以及打擊的重要性進行闡述、辯論,要求其依法支付懲罰性賠償金人民幣1200元,并通過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生產、銷售"毒黃粿" 6名商販被禁止從業還獲刑
為提升食品口感,六名商販竟在生產黃粿過程中添加硼砂。11月13日上午,福建省浦城縣人民法院集中審理6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并當庭宣判。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間,被告人陳某、黃某、劉某、徐某、許某、周某6人在生產黃粿過程中添加國家行業主管機關明令禁止使用的非食品原料硼砂,并對外銷售。1月6日,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陳某等6人生產的黃粿進行抽樣送檢,經檢驗,黃粿中硼含量分別為22-44mg/kg不等。(中國法院網)
點評: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陳某等6人違反國家對食品衛生的管理制度,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侵犯了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發后,被告人自首,并自愿認罪認罰,遂根據各被告人的犯罪情節及悔罪表現依法判處6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10000元至7000元不等,禁止在緩刑期間從事生產銷售食品及相關活動。
 
保定市閻莊派出所成功破獲一起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
近日,閻莊派出所民警通過縝密偵查,成功破獲一起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2020年9月21日上午7時,閻莊派出所民警在轄區餐飲店進行排查時,發現國公營村委會門口南側廣場一早餐攤使用食用明礬和面炸油條并進行出售,當日在周霞家內查獲食用明礬550克,同時隨機抽取了該早餐攤制作的油條600克,后民警將抽取的油條送至河北省石家莊海關技術中心進行檢驗。9月30日,經石家莊海關技術中心檢測,送檢的油條中“鋁”含量為1220mg/kg,超出國家標準12倍以上。(清苑公安微信號)
點評:經訊問,嫌疑人周霞(女,57歲,國公營村人)交代了其超量添加食用明礬制作銷售油條的違法犯罪事實。目前,涉案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福建尤溪縣:在制作食品過程中添加違禁物獲刑
2020年3月以來,邱某在租來的加工點制作米凍的過程中,為了使米凍更容易凝固,增加口感,非法添加四硼酸鈉(俗稱“硼砂”,屬于國家禁止使用的非食用物質),并將添加了四硼酸鈉的米凍在市場上銷售。同年4月7日,尤溪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市場上售賣的米凍抽樣送檢,發現該米凍不合格。同年5月7日,尤溪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制作米凍加工點進行現場檢查,現場扣押米凍18公斤、白色粉末狀物質2.22公斤。經過檢測,米凍硼酸實測值為1460mg/kg,不合格,白色粉末狀物質主要成分為四硼酸鈉。(尤溪檢察微信號)
點評:尤溪縣檢察院審查認為,邱某在生產米凍的過程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四硼酸鈉,并進行銷售,其行為已經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案發后,邱某主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認罪認罰,可以從輕處罰,建議對邱某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法院經審理,依法采納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判處邱某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
 
內蒙古達旗警方破獲特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近日,達旗公安局食品藥品資源環境和旅游安全保衛大隊通過縝密偵查,多方調查取證,歷時3個月,輾轉多省市,行程兩萬多公里,成功破獲一起涉案金額巨大的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搗毀生產、存儲窩點4處,查扣制假生產設備4套,查獲生產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約3.16噸。(平安達拉特微信號)
點評:1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被達旗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之中。
 
火鍋添加罌粟殼,獲刑6個月罰款7萬!
2018年12月28日,灌南縣公安局民警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縣內餐飲行業進行檢查時發現,牛某在自己經營的火鍋店內火鍋底料中添加罌粟殼。根據灌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鑒定的檢驗報告顯示,在抽檢的樣本檢測出火鍋底料含有罌粟堿19.2ug/Kg,那可丁69.2ug/Kg。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火鍋店負責人牛某以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連云港市灌南縣人民檢察院)
點評:針對灌南縣檢察院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請求,縣法院全部予以支持,依法判處牛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五千元。同時判處牛某支付價款10倍懲罰性賠償金70000元,禁止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相關活動,并在國家級媒體上公開道歉。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2020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勘誤更新涉及34項
日前,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文本做出勘誤,共計有34項。(食品伙伴網)
點評:標準涉及GB 10287-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松香甘油酯和氫化松香甘油酯、GB5009.7-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還原糖的測定、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測定、GB 5009.82-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維生素A、D、E的測定、GB 5009.236-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動植物油脂水分及揮發物的測定等。
 
2019年中國白酒行業名酒品牌發展現狀及趨勢
為服務于白酒的生產者、消費者和監管部門等產業運行的各相關主體,準確把握白酒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客觀分析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宏觀和微觀環境,了解市場結構和市場信息,分析消費需求變化,為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利用國家有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面向白酒企業進行調研和組織專家研判的基礎上,組織編寫當前白酒行業運行趨勢的報告,以期對行業發展有所貢獻。(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微信號)
點評:未來五年我國白酒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產業規模將持續擴大,白酒企業將抓住這一難得歷史機遇,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順應消費群體新特征、新生活方式及新營銷渠道變革,在新一輪白酒行業發展周期中加速布局白酒市場,開拓白酒新消費領域,擴大品牌影響力,推動我國白酒行業向著更加多元化、健康化和年輕化的方向發展。
 
蛋白酶等5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公開征求意見
近日,食品伙伴網從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網站獲悉,根據《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和《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申報與受理規定》,食品工業用酶制劑新品種蛋白酶和食品添加劑番茄紅等4種擴大使用范圍的申請,其安全性和工藝必要性已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技術審查,現公開征求意見。(食品伙伴網)
點評:請于2020年12月5日前將相關意見反饋至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郵箱(zqyj@cfsa.net.cn),逾期將視為無意見。
 
我國進口食品不合格主要原因解讀
近年來,我國國內食品安全狀況總體向好,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而在進口食品方面,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每月會發布進境不合格食品的具體情況,對不合格食品堅決予以退運或銷毀,將安全風險拒之國門之外。此次,食品伙伴網將結合2016-2020年間(具體指2016年1月-2020年8月,下同)進境不合格食品信息進行數據統計和原因分析,并與大家一起探討交流未來進口商在進口食品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食品伙伴網)
點評:目前進境食品不合格原因排名前5的基本涉及了產品的質量、安全以及標簽標識方面的要求,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比如未獲得檢驗檢疫準入、貨證不符、檢出未經批準的轉基因成分以及包裝不合格等,都是進口商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要遵守中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以及確保各種文件或資格證明材料符合進口要求,需要結合大量的管理文件進行綜合研判,因此企業必須擁有強大的技術支持或指導,才能最大限度確保輸華食品的安全合規。在此方面,食品伙伴網建議進口商可就具體問題咨詢當地海關,同時借助第三方標準法規咨詢機構來獲得有效的技術支持。
 
紅曲紅、檸檬酸等6種“三新食品”通過審查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公告,紅曲紅、檸檬酸等4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聚乙烯等2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的安全性評估材料通過審查。(食品伙伴網)
點評:包括3種食品添加劑和1種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擴大使用范圍,2 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擴大適用范圍。
 
我國跨境電商農產品貿易現狀如何?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發展“絲路電商”,鼓勵企業在相關國家開展電子商務。為了促進跨境電商零售貿易發展,包括農業農村部在內的1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調整擴大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告》,增加了冷凍水產、酒類等農產品,已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發展跨境電商是提升我國農產品貿易數字化水平的重要方式。那么,我國跨境電商農產品貿易發展現狀如何,大家都買些什么產品呢?(農民日報)
點評:從貿易產品來看,跨境電商農產品貿易涉及最多的為畜產品,2019年進口額23.5億美元(其中,乳品進口23.1億美元),出口額2.7億美元(其中,乳品出口占比超過99%)。飲品類和水產品也是我電商重要進口農產品,2019年飲品類進口額達2.4億美元(其中,無醇飲料進口1.3億美元,酒精及酒類進口0.5億美元),水產品進口額達1.2億美元(其中,魚油進口占比約98.8%)。
 
關于食品冷鏈,你了解多少?
今年6月份以來,北京、山東等多個省份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對此,國家和各地方出臺了相關的法規政策和標準,以防新冠病毒的蔓延傳播。在此,食品伙伴網整理了食品冷鏈相關知識以及冷鏈食品的分類。(食品伙伴網)
點評:由于食品冷鏈是以保證易腐食品品質為目的,以保持低溫環境為核心要求的供應鏈系統,所以它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也更加復雜。冷鏈食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各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食品冷鏈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制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需要把所涉及的生產、運輸、銷售、經濟和技術性等各種問題集中起來考慮,協調相互間的關系,以確保冷鏈食品在加工、運輸和銷售過程中的安全。
 
10月生豬生產持續恢復豬肉市場供應明顯改善
日前,從農業農村部獲悉,10月份全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繼續增長,前期新增產能陸續釋放,生豬出欄逐月增加,最近一段時間豬肉市場供應明顯改善,價格震蕩下行。(農業農村部)
點評:隨著冬季特別是元旦春節消費旺季的到來,豬肉消費將持續增長,但是生產恢復將會帶動豬肉供應明顯增加,預計豬肉市場供應形勢會進一步改善。供應方面,隨著新增產能逐步釋放,上市肥豬將進一步擴量,據測算,明年元旦春節期間(2020年12月-2021年2月)豬肉供應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三成左右。需求方面,元旦春節期間消費增加可能會帶動豬肉價格出現一波上漲(正常年份漲幅一般在6%-10%),但總體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特醫食品原料知多少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對于病人的營養狀況的改善發揮了巨大作用,為滿足國內市場對特醫食品的需求,我國發布了特醫食品相關的一系列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括產品標準、生產規范標準等。越來越多的企業躋身于特醫食品行業,消費者開始關注特醫食品。無可置疑,原料控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那么我國對于特醫食品的原料是如何要求的?食品伙伴網依據產品標準要求,梳理了特醫食品原料的相關內容,以便大家對特醫食品有更深入的了解。由于國家對特醫全營養、特醫非全營養、特醫特定全營養和特醫嬰配食品要求不同,此次討論將只圍繞特醫全營養配方食品的原料展開。(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對特醫食品中可以使用的原料及相關要求的匯總,可以看出,GB 29922和GB 14880對特醫食品原料的使用說明已經十分詳細了。因此,企業在研發特醫食品時也應當遵守標準、法規要求,嚴格按照特定人群的營養需求,開發安全健康的產品。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2020年11月中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更新至11月15日)
根據韓國食藥監局官方網站內容,食品伙伴網翻譯整理了2020年11月中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涉及多批次產品。(食品伙伴網)
點評:本次整理的出口階段違反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均作返回出口國或廢棄處理。
 
美國對我國出口綠茶等產品實施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多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0年第46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0年第46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3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中過敏原的存在以及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俄羅斯對中國產冷凍紅鮭魚實施強化實驗室檢測
2020年11月14日,據俄羅斯聯邦獸醫與植物檢疫監督局官網消息:該局發布№ ФС-АРв-7/3551-11號指令,宣布自當日起對我國1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強化實驗室檢測。(廈門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網)
點評:涉事企業代碼及名稱為№2100/02A10 Dalian Haiqing Food Co.,Ltd The Second Branch,產品名稱為冷凍切碎的紅鮭魚,強化檢測項目為汞。
 
斯洛伐克通報越南出口冷凍生蝦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0年11月18日,斯洛伐克通過RASFF通報越南出口冷凍生蝦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歐盟成員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保證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通報英國出口冷凍切片辣香腸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0年11月17日,英國通過RASFF通報本國出口冷凍切片辣香腸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歐盟成員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食品中各種致病微生物的存在,保證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國際食品


俄羅斯新增6家乳制品輸華企業
俄羅斯聯邦獸植局11月13日官網報道:俄羅斯6家乳制品企業新獲對華出口資格,其中3家為乳粉生產商。(食品伙伴網)
點評:目前獲得對華出口乳制品的俄羅斯企業達46家,其中10家為乳粉生產企業。
 
哈薩克斯坦計劃擴大對華豬肉出口
據哈薩克斯坦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截至2020年9月1日,哈全國生豬存欄量93.62萬頭,較上年同期減少8200頭。生豬存欄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哈國內需求減少、外部需求缺乏、行業利潤率低和養殖成本較高等。此外,得益于歐亞經濟聯盟統一市場的建立,2019年,哈薩克斯坦對亞美尼亞豬肉產品出口量大幅增至39.2萬噸。(商務部)
點評:2019年9月,哈薩克斯坦農業部與中國海關總署簽訂關于哈豬肉輸華檢驗檢疫要求議定書。雙方就實施遠程檢測及肉類加工企業、生豬養殖企業和水產加工企業列入輸華清單的管理辦法達成一致。目前,中國海關總署正對4家哈生豬養殖企業進行審查,以將其列入輸華企業清單。
 
獲得對華出口乳制品許可的哈薩克斯坦企業增至8家
據哈薩克斯坦農業部獸醫管理和監督委員會16日消息,哈薩克斯坦又有兩家企業被列入中國海關總署的準入名單,獲得向中國出口乳制品許可。目前,獲得向中國出口乳制品許可的哈薩克斯坦企業增至8家。(中國新聞網)
點評:在哈薩克斯坦農業部與中國海關總署積極進行的雙邊合作框架下,哈薩克斯坦MolCom-Pavlodar(巴甫洛達爾州)和DEP公司(科斯塔內州)被列入了許可向中國出口產品的企業名單。
 
日本香川縣再發現禽流感病毒 近8萬只雞將被撲殺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14日,日本香川縣衛生部門在當地一處養雞場檢測到禽流感病毒,當地政府決定,對該養雞場的近8萬只雞實施撲殺處理。(中國新聞網)
點評:為防止感染擴大,香川縣將涉事養雞場方圓3公里區域設定為限制移動區域,禁止將雞或蛋等帶進帶出;將方圓3至10公里區域設定為限制搬出區域,禁止將雞帶出這一區域。
 
三、食品科技
 
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情況公示涉及食品領域25項
11月16日,據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消息,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結束,共收到提名書633份,其中人物獎(含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杰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提名書79份,項目獎(含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書554份。在“北京市科委網站”公布(網址http://kw.beijing.gov.cn)了收到的提名書目錄。涉及食品領域25個項目,包括自然科學獎1項,技術發明獎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3項。(食品伙伴網)
 
“十四五”漁業科技創新將瞄準6大領域
11月6日,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在上海組織開展“十四五”漁業發展集中研討,聽取院士專家對“十四五”漁業發展規劃編制和漁業科技創新戰略研究的意見建議。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啟升、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中國科學院院士焦念志、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和相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及有關專家出席研討會,共同為“十四五”時期我國漁業發展建言獻策。專家建議把資源環境、水產種業、水產養殖、漁業捕撈、水產品加工、漁業裝備和信息化6大領域26項任務作為“十四五”漁業科技創新的重點,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漁業科技工作的方向。(農民日報)
 
2020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復評結果公示食品領域13項項目通過復評
11月16日,據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消息,2020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復評工作已經結束。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在官方網站上公示了復評通過的21名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人選、52項上海市自然科學獎項目、39項上海市技術發明獎項目、200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項目、10項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獎項目。其中,食品領域13項項目通過復評,涉及技術發明獎2項,科技進步獎10項,科學技術普及獎1項。(食品伙伴網)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搭建作物黃萎病菌資源和基因組數據庫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黃萎病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聯合牽頭的“全球黃萎病菌基因組研究”計劃取得重要進展,搭建國際上第一個作物黃萎病菌資源和基因組數據庫(Verticilli-Omics)正式上線。用戶可在該網站查閱收錄的菌種資源信息、測序菌株基因組可視化展示、數據挖掘和分析等工作。(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日期:2020-11-21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