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國DHI參測情況
(一)8月份全國測定情況。2020年8月份全國共有33個測定中心開展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工作。據中國奶牛數據中心統計,8月份共有1031個奶牛場的60.3萬頭奶牛進行生產性能測定。參測泌乳牛數量同比減少1.9%,環比減少4.5%,場平均泌乳牛規模達到585頭,同比上升9%,環比上升1%。
圖1 2016—2020年 全國8月份奶牛參測情況
(二)測定日平均產奶量與體細胞數。2020年8月份參測奶牛的測定日平均產奶量達到31.7千克,同比增加4.6%,環比減少2.5%,與2016年8月同比增加20.1%。測定日平均體細胞數為25.9萬個/mL,同比減少1.4萬個/mL,環比增加1.2萬個/mL。
圖2 2016-2020年8月份奶牛測定日平均產奶量及體細胞數
(三)測定日平均乳脂率與乳蛋白率。2020年8月份參測奶牛的測定日平均乳脂率為3.83%,同比下降1.5%,環比上升0.8%;平均乳蛋白率為3.31%,同比上升1.8%,環比上升0.3%。較2016年8月同比平均每100千克生鮮乳的乳脂含量下降0.02千克,乳蛋白含量增加0.07千克。
圖3 2016-2020年8月份奶牛測定日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
2
不同產區DHI測定情況
2020年8月份奶業主產省(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山東、河南、陜西、寧夏、新疆)參測牛數48.8萬頭,占全國總參測牛數的80.9%。
圖4 2020年8月份奶業主產省區參測概況
根據奶牛養殖地域的不同,全國劃分為東北和內蒙古產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華北產區(河北、河南、山東、山西)、西北產區(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藏)、南方產區(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廣東、廣西、海南、云南、貴州、四川)和大城市周邊產區(北京、天津、上海、重慶)。2020年8月份華北產區的參測泌乳牛數最多,占總參測牛數的50%,達到30.4萬頭(詳見圖5)。
圖5 2020年8月份不同產區參測牛占比情況
不同產區的奶牛生產性能情況如圖6、圖7所示,西北產區測定日平均產奶量和乳脂肪率均為最高,分別達到35.7千克和3.94%,且體細胞的控制最好,低至19.7萬個/mL;東北內蒙古產區的測定日平均乳蛋白率最高,達到3.35%。
圖6 2020年8月份不同產區測定日平均產奶量和體細胞數
圖7 2020年8月份不同產區測定日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
3
不同規模場DHI測定情況
奶牛場的不同養殖規模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其管理水平和綜合生產水平。對參測場泌乳牛群規模分析,奶牛生產性能參測總群體中不同養殖規模的奶牛場及參測泌乳牛占比如圖8、圖9所示:在全部參測場中,2020年8月份泌乳牛群規模在200至500頭(全群存欄約400至1000頭)之間的參測場數占總參測場數的36.0%,其參測泌乳牛數占總參測牛數的12.7%,排名第四;泌乳牛群規模在3000頭以上(全群存欄大于6000頭)的奶牛場占6.6%,但參測泌乳牛數占總參測牛數的35.2%,位居第一。
圖8 2020年8月份不同泌乳牛規模場參測情況
圖9 2020年8月份不同泌乳牛規模場參測牛情況
泌乳牛規模3000頭以上(全群存欄大于6000頭)的奶牛場測定日平均產奶量最高,達到34.0千克,且測定日平均體細胞數控制最佳,低至22.6萬個/mL,測定日平均乳脂率3.80%,平均乳蛋白率3.34%,均處于較好水平;泌乳牛規模大于500頭的奶牛場測定日平均產奶量均高于30千克,平均體細胞數控制在28.8萬個/mL以下,整體控制在較好水平(詳見圖10、圖11)。
圖10 2020年8月份不同泌乳牛規模場測定日平均產奶量和體細胞數
圖11 2020年8月份不同泌乳牛規模場測定日平均產奶量和體細胞數
日期:2020-11-18
全國DHI參測情況
(一)8月份全國測定情況。2020年8月份全國共有33個測定中心開展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工作。據中國奶牛數據中心統計,8月份共有1031個奶牛場的60.3萬頭奶牛進行生產性能測定。參測泌乳牛數量同比減少1.9%,環比減少4.5%,場平均泌乳牛規模達到585頭,同比上升9%,環比上升1%。
圖1 2016—2020年 全國8月份奶牛參測情況
(二)測定日平均產奶量與體細胞數。2020年8月份參測奶牛的測定日平均產奶量達到31.7千克,同比增加4.6%,環比減少2.5%,與2016年8月同比增加20.1%。測定日平均體細胞數為25.9萬個/mL,同比減少1.4萬個/mL,環比增加1.2萬個/mL。
圖2 2016-2020年8月份奶牛測定日平均產奶量及體細胞數
(三)測定日平均乳脂率與乳蛋白率。2020年8月份參測奶牛的測定日平均乳脂率為3.83%,同比下降1.5%,環比上升0.8%;平均乳蛋白率為3.31%,同比上升1.8%,環比上升0.3%。較2016年8月同比平均每100千克生鮮乳的乳脂含量下降0.02千克,乳蛋白含量增加0.07千克。
圖3 2016-2020年8月份奶牛測定日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
2
不同產區DHI測定情況
2020年8月份奶業主產省(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山東、河南、陜西、寧夏、新疆)參測牛數48.8萬頭,占全國總參測牛數的80.9%。
圖4 2020年8月份奶業主產省區參測概況
根據奶牛養殖地域的不同,全國劃分為東北和內蒙古產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華北產區(河北、河南、山東、山西)、西北產區(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藏)、南方產區(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廣東、廣西、海南、云南、貴州、四川)和大城市周邊產區(北京、天津、上海、重慶)。2020年8月份華北產區的參測泌乳牛數最多,占總參測牛數的50%,達到30.4萬頭(詳見圖5)。
圖5 2020年8月份不同產區參測牛占比情況
不同產區的奶牛生產性能情況如圖6、圖7所示,西北產區測定日平均產奶量和乳脂肪率均為最高,分別達到35.7千克和3.94%,且體細胞的控制最好,低至19.7萬個/mL;東北內蒙古產區的測定日平均乳蛋白率最高,達到3.35%。
圖6 2020年8月份不同產區測定日平均產奶量和體細胞數
圖7 2020年8月份不同產區測定日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
3
不同規模場DHI測定情況
奶牛場的不同養殖規模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其管理水平和綜合生產水平。對參測場泌乳牛群規模分析,奶牛生產性能參測總群體中不同養殖規模的奶牛場及參測泌乳牛占比如圖8、圖9所示:在全部參測場中,2020年8月份泌乳牛群規模在200至500頭(全群存欄約400至1000頭)之間的參測場數占總參測場數的36.0%,其參測泌乳牛數占總參測牛數的12.7%,排名第四;泌乳牛群規模在3000頭以上(全群存欄大于6000頭)的奶牛場占6.6%,但參測泌乳牛數占總參測牛數的35.2%,位居第一。
圖8 2020年8月份不同泌乳牛規模場參測情況
圖9 2020年8月份不同泌乳牛規模場參測牛情況
泌乳牛規模3000頭以上(全群存欄大于6000頭)的奶牛場測定日平均產奶量最高,達到34.0千克,且測定日平均體細胞數控制最佳,低至22.6萬個/mL,測定日平均乳脂率3.80%,平均乳蛋白率3.34%,均處于較好水平;泌乳牛規模大于500頭的奶牛場測定日平均產奶量均高于30千克,平均體細胞數控制在28.8萬個/mL以下,整體控制在較好水平(詳見圖10、圖11)。
圖10 2020年8月份不同泌乳牛規模場測定日平均產奶量和體細胞數
圖11 2020年8月份不同泌乳牛規模場測定日平均產奶量和體細胞數
日期: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