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中國釀酒原料及品質安全研究院以及陜西西鳳酒廠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釀酒原料及品質安全研究院項目啟動暨西鳳酒校企合作大會”的寶雞隆重召開。會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作《創新引領 智慧釀造》主旨演講,為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獻智助力。
宋書玉理事長首先指出, 產業發展源于科技創新,創新是產業發展的永恒動力。自2007年,中國酒業協會創立的產學研協合作模式,開展了中國白酒169計劃、中國白酒3C計劃、中國白酒158計劃,開創了中國白酒產業科技創新新時代。中國白酒風味的研究、中國白酒健康活性因子的研究、中國白酒呈香物質閾值的研究、中國白酒年份酒的研究、中國白酒真實性鑒別技術的研究、中國白酒品質與安全的研究、中國白酒裝備技術提升的研究等等,大大推動了中國白酒產業的技術進步。同時,建立起的中國白酒技術創新戰略發展委員會持續推動產學研協合作模式的深化,持續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技術進步和人才培育。協會近期又開啟了中國白酒產區自然生態的研究、釀酒微生態與品質的研究、中國白酒貯存的研究、中國白酒蒸餾技術演進與創新的研究等課題。這些預示著在十四五期間,中國白酒傳統釀造的科研計劃將進入更深、更廣領域。
宋書玉理事長進一步指出,協會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期間發布了《中國酒業十四五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其中就產業科技創新部分,并系統規劃了產業科技創新戰略: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科學技術支撐高品質白酒的成果轉化;以智慧釀造推動創新發展,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積極開展一系列科研課題及項目,全面提升科技貢獻率;加大對飲酒行為、飲用方式與人體健康關系的研究,堅持現代科技與白酒傳統釀造相結合,進一步實現白酒釀造的現代化。制定了產業技術創新導向:堅持產業自然生態與釀造微生態雙導向、風味與健康雙導向、企業需求與產業需求雙導向、項目研究與人才培養雙導向、院校研究與行業技術中心雙平臺的科研發展指導方向。
宋書玉理事長認為,由中國酒業協會與西鳳酒業合作建立的“中國釀酒原料及品質安全研究院”作為產業科研雙平臺試點項目之一,構建了中國酒業原料與品質安全的研發平臺,將為中國白酒產業健康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會上,宋書玉理事長圍繞中國白酒品質提升,從原料、產區、微生態、風味、香型、酒度、貯存、智慧釀造、飲酒共九個要素與品質的關系,提出了深刻思考。
1、原料與品質
中國白酒釀造十分強調糧谷原料。酒是糧食釀造的,糧谷原料的品質與美酒品質之間的關系我們常常講得一句話叫做:好糧釀好酒。但長期以來我們對于釀酒用糧的研究遠遠不夠。什么樣的美酒應該用什么樣的糧谷?甚至什么樣的品種,什么樣的品質都缺乏研究。尤其是我們的傳統大曲培育,絕大多數為生料發酵。原料的產地、品種,品質、原料附帶的微生物等與大曲品質之間有著非常重要關系。以及釀酒原料的加工方式,使用方法等等都與品質之間關系密切。
好酒不僅是釀出來的,不僅是調出來的。好酒是種出來的。當然了,釀酒原料還包括釀酒的水源和釀酒的輔料同樣重要,同樣要深入研究。讓我們真正去印證:酒之本源:水為酒之源,美酒必有佳泉;糧為酒之韻,好糧才釀好酒。
2、產區與品質
中國白酒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然釀造的蒸餾酒,開放的釀造環境,決定了中國白酒與特定產區的天然關系。
大自然是最好的釀酒師正是印證了中國白酒與特定產區相融共生,相愛相守,相互成就的必然。近年來,中國白酒產區表達正在成為中國白酒新的品質與價值表達。產區特定的自然生態的研究與保護也正在成為產業研究的重點。美酒特色產區政府與名酒企業也正在覺悟。名酒離開產區而不再有名酒之名,產區離開名酒而不再有產區之名。中國酒業協會構建的協會、政府、名酒企業合作模式,正在為美酒產區培育,打造美酒生態,打造美酒產業鏈價值,打造城市名片,打造酒地標、酒商業、酒經濟貢獻智慧和力量,要讓一瓶酒實現九瓶的經濟價值。
3、微生態與品質
多項研究已經證明中國白酒千年、百年,不間斷、不遷徙釀造場所所形成的特殊微生態是白酒個性化品質的核心所在,也是名酒品質的核心所在。釀酒大師技藝再高,沒有釀酒微生物協作,也釀不出美酒,這正是揭示了中國白酒人神共釀的真諦。如何認識釀酒微生態,如何保護釀酒微生態,如何復刻釀酒微生態,是必須深入研究的領域。
4、風味與品質
中國白酒作為一種特殊的風味食品,安全是根本,風味是生命。白酒產業進入長期不缺酒,長期缺好酒的時代。什么是好酒?有很多答案,風味個性化無疑是好酒的最重要標簽。因此,釀造風味個性化品質就是未來。作為名酒如何實現風味個性化,無疑就是堅持傳統釀造,堅持自然釀造,堅持獨特的工藝,不斷提升釀造技藝,這就是研究方向。同時,還要認識到中國白酒是多風味物質的復雜構成,必須從追求某種、某類香味物質絕對含量中去發現風味物質的復雜構成所形成的風味個性。明確研究方向。
5、香型與品質
中國白酒原料多樣化,工藝多樣化,產區多樣化,一方水土,一方糧谷,一方釀藝,一方美酒,因而釀造出來豐富多彩的美酒。中國白酒是天人合一的產物,是君子之釀和而不同,美酒各有其美,各表其美。香型與品質沒有高低之分,卻有風味之別,消費者喜歡什么應該遵從內心,遵從個人喜好。但往往由于名酒品牌的引領,消費者盲目跟風而動,追求體面,隨眾消費。這充分體現出我們的消費者不理性、不成熟。試想,原本喜歡吃酸湯面的陜西人非要去喜歡咸魚配米飯。如此說來,自己應該笑話自己。
通過香型分類去判斷品質,非理性明智。即便是同一香型,品質之間也是不盡相同。有的甚至相差甚遠。但是,每種香型,每個產區都應該追求極致之釀,研究極致之釀,釀造極致品質,彰顯品質價值。讓各美其美,各表其美,各愛其美鑄就產業未來。
6、酒度與品質
酒度是什么?酒度表達的是美酒當中乙醇的含量。長期以來,在消費者當中形成一種認識:高度酒比低度酒好?因為高度酒與豐富的香氣和醇厚的味道高度關聯。更是由于長期以來我們在技術上一直在研究低乙醇含量中豐富的香氣,醇厚的味道。在一定歷史階段由于我們研究的不好,酒度降低后,帶來美酒香氣和口味的降低。所以才形成了消費者的認知。但是,這里我要說的是我們的科研機構,名酒企業通過不懈的努力和科研攻關。我們已經做到了酒度降低,豐富的香氣和口味不降低。所以,過往的認知要改變了,因為我們喝酒不是求醉,不是喝乙醇。我們是為快樂、健康而飲酒,美酒中更多的風味物質和更多的活性物質,也就是豐富的香氣和口味才是我們的追求。因此,判斷一種美酒好與不好,不是高酒度,而是低酒度,豐富的香氣和醇厚的口感。所以,更低的酒度更豐富的香氣和口感是我們研究的方向。或者更準確來講每一種美酒都應該根據自身的工藝特點,品質特點,研究出每種美酒最佳的一個酒度,在這個酒度中表達出最佳的香氣和口味。而不是簡單的以酒度來區分名酒的品質。最佳酒度、最佳風味、最佳飲后舒適度是今研究的重點方向。
7、貯存與品質
酒是陳的香,這是一句千古名言,但在卻缺少對中國白酒陳釀的研究。中國人民經歷了沒酒喝,到有酒喝,從有酒喝到喝好酒,從喝好酒到了喝名酒,新的時代我們迎來了由喝名酒到喝老酒。所以,未來是品質至上唯有老酒。因此,關于白酒年份酒的研究經歷了從2007年開始,到2019年推出標準,整整經歷了13年。10年之上陳年酒標準也于2019年出臺。其實,中國白酒169計劃時期便已開啟了白酒貯存的研究。中國白酒是世界上唯一陶壇陳釀的美酒,當然西鳳的酒海也是唯一。通過這些年研究發現,陶壇陳釀是中國白酒品質提升的過程,陶壇陳釀的損耗也是中國白酒品質提升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不銹鋼等大容器貯存損耗小,同樣品質提升亦緩慢。之前,嘗試過通過激光、超聲波等白酒老熟技術,來縮短陳釀時間,研究得出結論:想偷取時間換不來時間的味道,沒有損耗就沒有品質提升。今年,中國白酒貯存研究項目再次啟動,要研究什么樣的陶壇、什么材質、什么容量、什么樣的貯存時間、貯存環境對品質有益,以及酒在其中是如何陳釀的等等研究內容。
8、智慧釀造與品質
中國白酒的釀造充滿了智慧。尊天時,擇地利,通人和。古法傳承,崇尚科學,探秘微生態世界,嚴謹縝密,又彰顯藝術創造。隨著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的升級,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白酒釀造機理研究的不斷進步,功能微生物的研究應用,借鑒其他食品加工行業的技術進步,裝備進步。白酒釀造裝備升級,智能化釀造應運而生。中國白酒158計劃的實施,大大推動了傳統白酒釀造的智能化提升。技術創新正在引領產業裝備升級,效率優化,管理進步。示范成果不斷涌現。但是,我們重新審視,會發現,智能化釀造的核心必須建立在品質升級的基礎之上,必須建立在自然釀造的優化上,必須建立在微生態釀造品質個性的提升上。因為,只有品質提升才是消費需求,才是產業未來。中國白酒在基礎研究領域還很薄弱。我們對于自然釀造的認知,對于微生態釀造的認知才剛剛開始進入更深的領域,對于白酒發酵機理的探索還在路上,新的檢測技術,在線檢測技術才起步,有效數據的積累也剛開始。所以,我們要判斷,我們的智能釀造是保持和優化了自然釀造,還是在漸漸與產區,與自然生態在疏遠;是復刻并提升了微生態釀造環境,還是通過功能微生物干預而逐漸走向工業化。當我們的研究還沒有知其所以然,堅持傳統更為重要。當新技術完全可以改造和提升傳統工藝時,我們也必須緊緊擁抱新技術。中國白酒智慧釀造的核心就在于:讓傳統的更傳統,讓現代的更現代。
9、飲酒與品質
中國白酒的神奇還在于:白酒是酒又不是酒。之所以是酒,因為其中含有乙醇。說不是酒是因為在釀造的時候我們的原料通過發酵更多貢獻給了風味物質和活性物質。目前,已經發現中國白酒之中超過了2400種以上的風味物質和活性物質。所以,中國白酒是一種神奇的混合物。研究進一步發現,中國白酒當中的乙醇與世界其他蒸餾酒中的乙醇在人體內有非常不一樣的代謝機理。其健康特性非常顯著。
但是,飲酒態度與飲酒方式,甚至飲酒場景與配餐都與飲酒健康,飲后舒適度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中國酒業協會在引領產業踐行社會責任的實踐當中。我們逐步認識到必須開展中國白酒健康價值的研究,中國白酒與世界其他蒸餾酒在人體內代謝機理的研究。中國白酒健康價值的研究內容還必須有飲酒態度的研究,飲酒行為的研究。健康的飲酒量的研究。總之一句話:好酒也要會品,會喝。才是健康的飲酒態度和飲酒行為。
同時,近些年來,我們研究陳年老酒的品飲時發現,品味時間味道,要慢慢將老酒喚醒。才能領略到其美妙。中國白酒的醒酒無疑成為我們的研究課題。
中國白酒的專屬品飲器皿與不同酒度,不同香型白酒的品飲方式,同樣需要我們基于傳統文化基礎上結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健康快樂需求,深入研究。
美好生活一定要有美酒相伴,美酒生活就是美好生活,所以,不同的飲酒場景,不同的飲酒儀式,就要選擇不同的美酒,不同的酒器,不同的餐配,不同的品飲方式。當然,這一切都是我們必須深入研究的課題。
宋書玉理事長最后指出,希望通過以上九點關于中國白酒品質關系的闡釋,能夠使中國白酒在“十四五”期間的科技創新方向更加清晰,讓中國白酒的智慧釀造更加清晰,向明則致遠。由中國酒業協會起草的《中國酒業十四五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即將發布,并希望大家從中都有所發現,有所啟示,有所收益,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以智慧釀造提升中國白酒的品質,為美好生活釀造美酒,迎接中國酒業高質量發展的明天。
日期:2020-11-14
宋書玉理事長首先指出, 產業發展源于科技創新,創新是產業發展的永恒動力。自2007年,中國酒業協會創立的產學研協合作模式,開展了中國白酒169計劃、中國白酒3C計劃、中國白酒158計劃,開創了中國白酒產業科技創新新時代。中國白酒風味的研究、中國白酒健康活性因子的研究、中國白酒呈香物質閾值的研究、中國白酒年份酒的研究、中國白酒真實性鑒別技術的研究、中國白酒品質與安全的研究、中國白酒裝備技術提升的研究等等,大大推動了中國白酒產業的技術進步。同時,建立起的中國白酒技術創新戰略發展委員會持續推動產學研協合作模式的深化,持續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技術進步和人才培育。協會近期又開啟了中國白酒產區自然生態的研究、釀酒微生態與品質的研究、中國白酒貯存的研究、中國白酒蒸餾技術演進與創新的研究等課題。這些預示著在十四五期間,中國白酒傳統釀造的科研計劃將進入更深、更廣領域。
宋書玉理事長進一步指出,協會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期間發布了《中國酒業十四五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其中就產業科技創新部分,并系統規劃了產業科技創新戰略: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科學技術支撐高品質白酒的成果轉化;以智慧釀造推動創新發展,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積極開展一系列科研課題及項目,全面提升科技貢獻率;加大對飲酒行為、飲用方式與人體健康關系的研究,堅持現代科技與白酒傳統釀造相結合,進一步實現白酒釀造的現代化。制定了產業技術創新導向:堅持產業自然生態與釀造微生態雙導向、風味與健康雙導向、企業需求與產業需求雙導向、項目研究與人才培養雙導向、院校研究與行業技術中心雙平臺的科研發展指導方向。
宋書玉理事長認為,由中國酒業協會與西鳳酒業合作建立的“中國釀酒原料及品質安全研究院”作為產業科研雙平臺試點項目之一,構建了中國酒業原料與品質安全的研發平臺,將為中國白酒產業健康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會上,宋書玉理事長圍繞中國白酒品質提升,從原料、產區、微生態、風味、香型、酒度、貯存、智慧釀造、飲酒共九個要素與品質的關系,提出了深刻思考。
1、原料與品質
中國白酒釀造十分強調糧谷原料。酒是糧食釀造的,糧谷原料的品質與美酒品質之間的關系我們常常講得一句話叫做:好糧釀好酒。但長期以來我們對于釀酒用糧的研究遠遠不夠。什么樣的美酒應該用什么樣的糧谷?甚至什么樣的品種,什么樣的品質都缺乏研究。尤其是我們的傳統大曲培育,絕大多數為生料發酵。原料的產地、品種,品質、原料附帶的微生物等與大曲品質之間有著非常重要關系。以及釀酒原料的加工方式,使用方法等等都與品質之間關系密切。
好酒不僅是釀出來的,不僅是調出來的。好酒是種出來的。當然了,釀酒原料還包括釀酒的水源和釀酒的輔料同樣重要,同樣要深入研究。讓我們真正去印證:酒之本源:水為酒之源,美酒必有佳泉;糧為酒之韻,好糧才釀好酒。
2、產區與品質
中國白酒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然釀造的蒸餾酒,開放的釀造環境,決定了中國白酒與特定產區的天然關系。
大自然是最好的釀酒師正是印證了中國白酒與特定產區相融共生,相愛相守,相互成就的必然。近年來,中國白酒產區表達正在成為中國白酒新的品質與價值表達。產區特定的自然生態的研究與保護也正在成為產業研究的重點。美酒特色產區政府與名酒企業也正在覺悟。名酒離開產區而不再有名酒之名,產區離開名酒而不再有產區之名。中國酒業協會構建的協會、政府、名酒企業合作模式,正在為美酒產區培育,打造美酒生態,打造美酒產業鏈價值,打造城市名片,打造酒地標、酒商業、酒經濟貢獻智慧和力量,要讓一瓶酒實現九瓶的經濟價值。
3、微生態與品質
多項研究已經證明中國白酒千年、百年,不間斷、不遷徙釀造場所所形成的特殊微生態是白酒個性化品質的核心所在,也是名酒品質的核心所在。釀酒大師技藝再高,沒有釀酒微生物協作,也釀不出美酒,這正是揭示了中國白酒人神共釀的真諦。如何認識釀酒微生態,如何保護釀酒微生態,如何復刻釀酒微生態,是必須深入研究的領域。
4、風味與品質
中國白酒作為一種特殊的風味食品,安全是根本,風味是生命。白酒產業進入長期不缺酒,長期缺好酒的時代。什么是好酒?有很多答案,風味個性化無疑是好酒的最重要標簽。因此,釀造風味個性化品質就是未來。作為名酒如何實現風味個性化,無疑就是堅持傳統釀造,堅持自然釀造,堅持獨特的工藝,不斷提升釀造技藝,這就是研究方向。同時,還要認識到中國白酒是多風味物質的復雜構成,必須從追求某種、某類香味物質絕對含量中去發現風味物質的復雜構成所形成的風味個性。明確研究方向。
5、香型與品質
中國白酒原料多樣化,工藝多樣化,產區多樣化,一方水土,一方糧谷,一方釀藝,一方美酒,因而釀造出來豐富多彩的美酒。中國白酒是天人合一的產物,是君子之釀和而不同,美酒各有其美,各表其美。香型與品質沒有高低之分,卻有風味之別,消費者喜歡什么應該遵從內心,遵從個人喜好。但往往由于名酒品牌的引領,消費者盲目跟風而動,追求體面,隨眾消費。這充分體現出我們的消費者不理性、不成熟。試想,原本喜歡吃酸湯面的陜西人非要去喜歡咸魚配米飯。如此說來,自己應該笑話自己。
通過香型分類去判斷品質,非理性明智。即便是同一香型,品質之間也是不盡相同。有的甚至相差甚遠。但是,每種香型,每個產區都應該追求極致之釀,研究極致之釀,釀造極致品質,彰顯品質價值。讓各美其美,各表其美,各愛其美鑄就產業未來。
6、酒度與品質
酒度是什么?酒度表達的是美酒當中乙醇的含量。長期以來,在消費者當中形成一種認識:高度酒比低度酒好?因為高度酒與豐富的香氣和醇厚的味道高度關聯。更是由于長期以來我們在技術上一直在研究低乙醇含量中豐富的香氣,醇厚的味道。在一定歷史階段由于我們研究的不好,酒度降低后,帶來美酒香氣和口味的降低。所以才形成了消費者的認知。但是,這里我要說的是我們的科研機構,名酒企業通過不懈的努力和科研攻關。我們已經做到了酒度降低,豐富的香氣和口味不降低。所以,過往的認知要改變了,因為我們喝酒不是求醉,不是喝乙醇。我們是為快樂、健康而飲酒,美酒中更多的風味物質和更多的活性物質,也就是豐富的香氣和口味才是我們的追求。因此,判斷一種美酒好與不好,不是高酒度,而是低酒度,豐富的香氣和醇厚的口感。所以,更低的酒度更豐富的香氣和口感是我們研究的方向。或者更準確來講每一種美酒都應該根據自身的工藝特點,品質特點,研究出每種美酒最佳的一個酒度,在這個酒度中表達出最佳的香氣和口味。而不是簡單的以酒度來區分名酒的品質。最佳酒度、最佳風味、最佳飲后舒適度是今研究的重點方向。
7、貯存與品質
酒是陳的香,這是一句千古名言,但在卻缺少對中國白酒陳釀的研究。中國人民經歷了沒酒喝,到有酒喝,從有酒喝到喝好酒,從喝好酒到了喝名酒,新的時代我們迎來了由喝名酒到喝老酒。所以,未來是品質至上唯有老酒。因此,關于白酒年份酒的研究經歷了從2007年開始,到2019年推出標準,整整經歷了13年。10年之上陳年酒標準也于2019年出臺。其實,中國白酒169計劃時期便已開啟了白酒貯存的研究。中國白酒是世界上唯一陶壇陳釀的美酒,當然西鳳的酒海也是唯一。通過這些年研究發現,陶壇陳釀是中國白酒品質提升的過程,陶壇陳釀的損耗也是中國白酒品質提升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不銹鋼等大容器貯存損耗小,同樣品質提升亦緩慢。之前,嘗試過通過激光、超聲波等白酒老熟技術,來縮短陳釀時間,研究得出結論:想偷取時間換不來時間的味道,沒有損耗就沒有品質提升。今年,中國白酒貯存研究項目再次啟動,要研究什么樣的陶壇、什么材質、什么容量、什么樣的貯存時間、貯存環境對品質有益,以及酒在其中是如何陳釀的等等研究內容。
8、智慧釀造與品質
中國白酒的釀造充滿了智慧。尊天時,擇地利,通人和。古法傳承,崇尚科學,探秘微生態世界,嚴謹縝密,又彰顯藝術創造。隨著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的升級,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白酒釀造機理研究的不斷進步,功能微生物的研究應用,借鑒其他食品加工行業的技術進步,裝備進步。白酒釀造裝備升級,智能化釀造應運而生。中國白酒158計劃的實施,大大推動了傳統白酒釀造的智能化提升。技術創新正在引領產業裝備升級,效率優化,管理進步。示范成果不斷涌現。但是,我們重新審視,會發現,智能化釀造的核心必須建立在品質升級的基礎之上,必須建立在自然釀造的優化上,必須建立在微生態釀造品質個性的提升上。因為,只有品質提升才是消費需求,才是產業未來。中國白酒在基礎研究領域還很薄弱。我們對于自然釀造的認知,對于微生態釀造的認知才剛剛開始進入更深的領域,對于白酒發酵機理的探索還在路上,新的檢測技術,在線檢測技術才起步,有效數據的積累也剛開始。所以,我們要判斷,我們的智能釀造是保持和優化了自然釀造,還是在漸漸與產區,與自然生態在疏遠;是復刻并提升了微生態釀造環境,還是通過功能微生物干預而逐漸走向工業化。當我們的研究還沒有知其所以然,堅持傳統更為重要。當新技術完全可以改造和提升傳統工藝時,我們也必須緊緊擁抱新技術。中國白酒智慧釀造的核心就在于:讓傳統的更傳統,讓現代的更現代。
9、飲酒與品質
中國白酒的神奇還在于:白酒是酒又不是酒。之所以是酒,因為其中含有乙醇。說不是酒是因為在釀造的時候我們的原料通過發酵更多貢獻給了風味物質和活性物質。目前,已經發現中國白酒之中超過了2400種以上的風味物質和活性物質。所以,中國白酒是一種神奇的混合物。研究進一步發現,中國白酒當中的乙醇與世界其他蒸餾酒中的乙醇在人體內有非常不一樣的代謝機理。其健康特性非常顯著。
但是,飲酒態度與飲酒方式,甚至飲酒場景與配餐都與飲酒健康,飲后舒適度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中國酒業協會在引領產業踐行社會責任的實踐當中。我們逐步認識到必須開展中國白酒健康價值的研究,中國白酒與世界其他蒸餾酒在人體內代謝機理的研究。中國白酒健康價值的研究內容還必須有飲酒態度的研究,飲酒行為的研究。健康的飲酒量的研究。總之一句話:好酒也要會品,會喝。才是健康的飲酒態度和飲酒行為。
同時,近些年來,我們研究陳年老酒的品飲時發現,品味時間味道,要慢慢將老酒喚醒。才能領略到其美妙。中國白酒的醒酒無疑成為我們的研究課題。
中國白酒的專屬品飲器皿與不同酒度,不同香型白酒的品飲方式,同樣需要我們基于傳統文化基礎上結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健康快樂需求,深入研究。
美好生活一定要有美酒相伴,美酒生活就是美好生活,所以,不同的飲酒場景,不同的飲酒儀式,就要選擇不同的美酒,不同的酒器,不同的餐配,不同的品飲方式。當然,這一切都是我們必須深入研究的課題。
宋書玉理事長最后指出,希望通過以上九點關于中國白酒品質關系的闡釋,能夠使中國白酒在“十四五”期間的科技創新方向更加清晰,讓中國白酒的智慧釀造更加清晰,向明則致遠。由中國酒業協會起草的《中國酒業十四五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即將發布,并希望大家從中都有所發現,有所啟示,有所收益,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以智慧釀造提升中國白酒的品質,為美好生活釀造美酒,迎接中國酒業高質量發展的明天。
日期: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