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請不要自行采摘、食用、制售野生蘑菇等菌類

   2020-09-10 廣州市場監(jiān)管微信號510
核心提示:由于廣州地區(qū)氣候潮濕溫熱、地處珠江出海口,適合菌類生長,為防止因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  廣州市市場監(jiān)管局
由于廣州地區(qū)氣候潮濕溫熱、地處珠江出海口,適合菌類生長,為防止因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


  廣州市市場監(jiān)管局提醒:請廣大群眾、農(nóng)產(chǎn)品經(jīng)營者以及餐飲單位不要自行采摘、捕撈、食用、制售野生蘑菇等菌類。


  毒蘑菇又稱毒蕈,在我國生長分布廣泛,已知有400多種,常見能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余種。


  華南地區(qū)導致中毒人數(shù)最多的兩種蘑菇


  分別是白毒傘(致命鵝膏)和鉛綠褶菇(大青褶傘)。通常出現(xiàn)在山區(qū)、植物園等林下及草叢等地方。


  白毒傘


  鉛綠褶菇


  近年來,廣州白云山、華南植物園、帽峰山、天鹿湖、火爐山以及蘿崗、花都、增城、從化等山區(qū)都有發(fā)現(xiàn)白毒傘、裂皮鵝膏、灰花紋鵝膏菌等劇毒蘑菇生長。


  廣州常見劇毒蘑菇種類


  有白毒傘(致命鵝膏)、灰花紋鵝膏、黃蓋鵝膏白色變種、裂皮鵝膏、鉛綠褶菇(大青褶傘)、近江粉褶蕈等。


  白毒傘


  灰花紋鵝膏


  黃蓋鵝膏白色變種


  鉛綠褶菇


  近江粉褶蕈


  毒蘑菇所含毒素較復雜,不同地區(qū)、季節(jié)和生長條件會生長不同種類的毒蘑菇,其毒素因蘑菇種類不同而各異,中毒的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中毒類型可分為死亡率極高的(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橫紋肌溶解型、猝死型、溶血型)以及毒性強度不一的(胃腸炎型、光過敏性皮炎型、神經(jīng)精神型等)。


  一般潛伏期為2小時至24小時,有的僅為10分鐘左右。誤食后最常見的癥狀是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或出現(xiàn)精神亢奮、精神抑制、精神錯亂、幻覺等精神癥狀,嚴重的出現(xiàn)溶血、急性呼吸衰竭、肝臟和腎臟損傷等嚴重癥狀甚至死亡。


  目前對有些劇毒中毒類型尚無特效療法,死亡率高。根據(jù)不同毒蘑菇種類(不同的中毒類型),盡早對癥救治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為預防有毒野生蘑菇中毒,請大家謹記


  1


  不要輕信個人“經(jīng)驗”和民間方法來鑒別毒蘑菇,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蘑菇加工食用,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2


  任何食品經(jīng)營者不得售賣和制售野生毒蘑菇。公眾如發(fā)現(xiàn)違法經(jīng)營野生蘑菇的行為,請撥打12345或12315進行舉報。


  3


  如發(fā)生食用毒蘑菇中毒,應立即采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處理,并立即送醫(yī)救治。 

一些流傳的“經(jīng)驗方法”
對錯
真相
以前吃過“同樣”的蘑菇不會中毒。
×
外觀相似的蘑菇,也可能是不同品種,或者發(fā)生變異,甚至可能被有毒物質(zhì)污染。
鮮艷好看的蘑菇有毒,色淡普通的蘑菇?jīng)]毒。
×
難看的蘑菇也可能有毒,顏色鮮艷的蘑菇也有可食用的。
蘑菇跟銀器、生姜、大米、生蔥一起煮,液體變黑的有毒,沒變顏色的沒有毒。
×
實驗證明毒蘑菇與銀器、生姜等同煮不一定變黑。
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地帶。
×
蘑菇不含葉綠素,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自養(yǎng),只能寄生、腐生或與高等植物共生,生長環(huán)境無分“清潔”和“骯臟”,更與蘑菇毒性無關(guān)。
蟲子不吃的蘑菇有毒。
×
不少毒蘑菇都會長蟲子,被蛀蝕。



日期:2020-09-10
 
地區(qū): 廣東 廣州市
行業(yè): 食用菌 果蔬 餐飲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