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輔酶Q10等五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備案產品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為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備案工作,嚴格保健食品備案監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研究起草了輔酶Q10等五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備案產品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反饋截止到2020年9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關于廢止《濃縮果蔬汁(漿)加工行業準入條件》和《葡萄酒行業準入條件》的公告 【行業解讀】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濃縮果蔬汁(漿)加工行業準入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1年第27號)和《葡萄酒行業準入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22號)予以廢止。(工業和信息化部)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責任制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為了監督和保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其執法人員依法履行職責,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保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研究起草了《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責任制規定(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93號(關于進口厄瓜多爾冷凍南美白蝦檢驗檢疫要求的公告)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和厄瓜多爾共和國生產、外貿、投資和漁業部關于厄瓜多爾輸華冷凍南美白蝦檢驗檢疫和獸醫衛生要求議定書》,現將進口厄瓜多爾冷凍南美白蝦檢驗檢疫要求予以公布。(海關總署)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蛋白質谷氨酰胺酶等21種“三新食品”的公告(2020年第6號)【解讀】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審評機構組織專家對蛋白質谷氨酰胺酶等5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微纖化纖維素紙漿等16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的安全性評估材料審查并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食品安全·曝光臺
滁州市破獲一起特大有毒有害食品案 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
近日,滁州市定遠縣市場監管局、公安機關在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行業清源”中,聯合破獲了一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輾轉河南、山東、山西等多個省市,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搗毀黑加工窩點1處,扣押有毒有害減肥產品4000余盒,原料藥片20余萬粒,涉案達1000余萬元。(滁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點評:2020年7月9日、7月27日,定遠縣人民法院分別判處曹某、王某、溫某、張某等有期徒刑五年至二年不等刑期,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十萬至二十萬元不等。目前,該案件其他涉案人員正在進一步審判中。
山東煙臺、安徽蕪湖、深圳龍崗、陜西西安進口凍品外包裝或表面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8月9日,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對冷鏈食品及從業人員摸排檢測中發現,有3家企業自大連口岸進口的同一外籍貨船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疑似陽性。8月10日,市疾控中心復核,3份外包裝樣本呈陽性。8月10日,蕪湖市鏡湖區在對冷鏈食品及從業人員常規摸排檢測中發現,有1家餐飲店進口的厄瓜多爾凍蝦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疑似陽性。8月11日,蕪湖市疾控中心對該份樣本進行復核,結果呈陽性。8月11日深圳市龍崗區對進口冷鏈食品排查檢測,8月12日經省、市疾控中心復核,發現1份從巴西進口的凍雞翅(注冊號:SIF601;批號:7720051522)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8月12日晚9時,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接疾控部門報告,在對農貿市場每周例行采樣檢測中,發現西安方欣冷凍副食品批發市場厄瓜多爾冷凍生南美白蝦(產品批號0063,注冊號7057)外包裝部分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陽性。(煙臺發布微信號、央視新聞客戶端、深圳市場監管微信號、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點評:鄭重提醒廣大市民近期謹慎購買進口冷凍肉制品和水產品,同時注意做好個人防護,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風險。
推薦“固體飲料”給嬰幼兒惠州一醫生被停職檢查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委宣傳部官方微博8日發布通報稱,今年5月,有家長和網友反映,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個別醫生(陳某,男,40歲;該院兒保科主任)將“固體飲料”推薦給嬰幼兒服用。事件發生后,惠城區迅速組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衛生健康局等部門成立專項調查組,對涉事醫生、涉事母嬰店以及涉事產品展開調查處理。(中國新聞網)
點評:經調查組調查,確實存在涉事醫生陳某向對普通奶粉有過敏癥狀的嬰幼兒推薦服用“特益優長肽蛋白固體飲料”(商品名:寶適寶樂愛+)的行為。目前,惠城區衛生執法監督部門對涉事醫生陳某進行停職檢查、并免去其現有職務,同時對其進行停止處方權、扣罰績效等處理。在此事件中,對服用“固體飲料”嬰幼兒的家長所造成的擔憂和困擾,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表示誠摯的歉意。
朋友圈賣有毒“減肥藥” 七名90后微商均被判實刑
8月6日,由龍泉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林某某等7人在微信朋友圈銷售有毒、有害減肥藥案一審開庭審理。7人自愿認罪認罰,法庭經過審理,采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判處被告人林某某等人有期徒刑二年二個月至有期徒刑七個月不等的刑期,并處人民幣32萬元至9萬元不等的罰金。(龍泉市人民檢察院微信號)
點評:檢察官提醒廣大愛美女性:減肥瘦身需謹慎,保持理智是首位;借助外力不可取,少吃多動是關鍵;以瘦為美雖潮流,健康身體更重要。同時,也提醒廣大創業者:微商雖好,但要謹慎選擇。創業之初,必須注意創業法律風險防范,加強風險管理意識,不可心存僥幸!
吉林森林公安破獲特大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近日破獲一起特大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警方成功打掉2個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破獲刑事案件7起,依法查扣25種涉案“保健品”9萬余盒,凍結涉案資金400余萬元。(中國新聞網)
點評:檢察機關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及銷售偽劣產品罪向法院提起公訴,張某勝、佟某蘭、張某、王某山、王某倫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至7個月不等刑期,并處罰金人民幣39萬元至2萬元不等,非法所得被依法收繳。
剛上架就成“過期”食品?這家超市被處罰6.5萬元!
日前,溫嶺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稱,該市大溪鎮一小超市存在銷售過期食品行為。該局執法人員立即開展實地檢查,在檢查時發現該小超市貨架上的散裝食品已過保質期,而在查看進貨臺賬記錄時,執法人員留意到其進貨日期雖在近期,卻已經超過了保質期限。(浙江市場監管矩陣微信號)
點評:市場監管部門提醒,食品安全無小事,經營者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仔細把控進貨環節,認真做好經營臺賬。千萬別因為疏忽大意而交高額“學費”!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中國食品分類體系簡介
目前,我國食品分類體系根據不同的專業領域的需求制定有不同的食品分類系統,在使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同一種食品在不同的食品分類系統中類別可能是不同的。食品伙伴網整理了我國的各食品分類體系。(食品伙伴網)
點評:我國的食品分類體系主要有食品生產許可食品分類體系、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分類體系、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中食品分類體系等。
2020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發布食品飲料行業品牌82個
近日,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 Lab)發布了2020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82個食品飲料行業品牌入選。(食品伙伴網)
點評:入選的82個食品飲料行業品牌中,有4個品牌具有世界影響力,其余78個品牌具有中國影響力。從上市的情況來看,有41個為上市企業品牌,有41個為未上市企業品牌。
我國修法擬明確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根據本地情況決定在特定區域禁止家畜家禽活體交易
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二審稿8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相對于草案一審稿,二審稿對加強集貿市場和畜禽活體交易的管理作出進一步修改。(新華網)
點評:草案二審稿規定,經營動物、動物產品的集貿市場應當具備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并接受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地情況決定在特定區域禁止家畜家禽活體交易。對于經營動物、動物產品的集貿市場不具備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規定的防疫條件的,草案二審稿還明確了相關法律責任。
2020年第二季度農產品抽檢總體合格率97.1% 比去年同期上升0.3個百分點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信息,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抽檢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5大類產品91個品種130項參數8323個樣品,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7.1%,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農業農村部)
點評:從監測品種看,抽檢的蔬菜中,根菜類全部合格,食用菌、瓜類、白菜類抽檢合格率較高,分別為99.6%、99.5%、99.4%。抽檢的畜禽產品中,豬肝全部合格,豬肉、牛肉、羊肉、禽肉和禽蛋的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9.9%、99.3%、98.9%、98.3%和96.1%。抽檢的大宗養殖水產品中,鰱魚、鯰魚全部合格,鳙魚、羅非魚合格率相對較高,分別為99.3%、98.1%。
“爆款”食品虛標脂肪含量,消費者主張十倍賠償獲支持
李先生在景麗超市(化名)購買了一份網紅零食“鰻魚燒”,準備與朋友分享時,其朋友發現該產品營養成分標注的脂肪含量為2.9g/100g,與自己在新聞中看到有關食品虛標脂肪含量的情形很相似。后李先生對該產品進行檢測后發現實際脂肪含量為17g/100g,遠遠超出食品脂肪含量的國家強制標準。李先生認為超市銷售的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故將超市訴至法院。日前,海淀法院審結了此案,判決景麗超市退還貨款18元并支付1000元賠償金。(北京海淀法院微信號)
點評:食品標簽作為食品的“名片”,其中包含的生產日期、配料、生產批號、原產地、營養成分等信息是影響消費者進行識別和選購的重要依據。因此,對于從事食品銷售的連鎖超市、個體工商戶而言,在進購食品時應注意對食品標簽標注信息與生產商提供的生產信息、檢測報告、原產地證明是否一致、是否符合國家食品安全強制標準進行甄別,盡到必要的審查義務,并留存相關證據,否則可能因此承擔賠償責任。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新西蘭MPI發布貝類生物毒素風險警報
2020年8月12日,新西蘭第一產業部(MPI)發布貝類毒素污染海域風險警報,建議消費者不要采集和食用從從南岬(South Head)到西海岸北島陶拉塔希角(Tauratahi Point)的貝類。該海域受檢貝類的麻痹性貝類毒素含量高于0.8mg/kg的安全限量,存在食用風險。(食品伙伴網)
點評:新西蘭MPI提醒,貝毒中毒癥狀包括:頭痛、腹瀉、呼吸與吞咽困難、惡心、麻木,嚴重者甚至會死亡。消費者如果出現中毒癥狀,應該撥打健康熱線或者就醫。
越南發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20年8月7日,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向OIE報告稱,越南發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食品伙伴網)
點評:本次疫情發生于越南茶榮省茍格縣,疫情于2020年7月25日得到確認。疫情源頭未知或不確定。
美國FDA發布關于發酵食品和水解食品無麩質標簽的最終規定
2020年8月12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關于發酵食品和水解食品無麩質標簽的最終規定,,要求發酵和水解食品,或含有發酵或水解成分的食品,必須符合“無麩質”的要求。(食品伙伴網)
點評:FDA將根據制造商保存的記錄確定其合規性,以證明其食品在發酵或水解前不含麩質。
2020年7月中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更新至8月9日)
2020年7月份,我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涉及加工食品、農林產品和水產品等。(食品伙伴網)
點評:出口階段違反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均作返回出口國或廢棄處理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0年第32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0年第32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3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經授權的物質,注意產品中霉菌毒素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國際食品
越南查獲不法鮮蝦產品加工場所
2020年7月14日,越南Kien Giang省市場監管分局根據該省人民委員會于2020年6月26日發布第851號官方通知作出的加強蝦類產品的生產經營管理管控要求規定,對位于該省的Kien Luong縣,Sa Tang村的貨物集散地進行突擊檢查,并查處大量違法行為。執法人員在檢查過程中共計查獲194公斤無法核實產品安全性的鮮蝦產品,貨主無法出示與之相關的其它證明文件。(食品伙伴網)
點評:目前違規食品已被沒收,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泰國現“豬肉和雞肉含有艾滋病病毒,6個月不要吃肉”的謠言
泰國暹羅日報8月10日消息,泰國畜牧發展司Sorawit表示,近日出現在Facebook和Line社交平臺的“豬肉和雞肉含有艾滋病病毒,6個月不要吃肉”的謠言,這是蓄意破壞豬肉行業的虛假消息。(食品伙伴網)
點評:民眾不要相信及發布和分享該謠言,并且可以在畜牧發展司的應用程序中舉報違法者,以采取進一步的法律措施。泰國各地養豬的農民請及時向畜牧發展司和數字事務部舉報散發謠言者,協力盡快找到謠言的散播源頭,對其依法懲處。
中國新批準6家俄羅斯乳制品企業對華供應且奶粉有望輸華
俄羅斯聯邦獸植局8月8日官網報道:中國海關總署擴大俄羅斯乳制品企業輸華企業名單,目前獲準輸華的俄乳企數量增至37家。(食品伙伴網)
點評:俄聯邦獸植局與中國海關證總署共同商討了俄羅斯奶粉出口中國的可能性:12家俄羅斯企業對此表示出極大興趣,其中5家已經在國外企業注冊信息系統“CIFER”中注冊成功,中方表示將在近期對此事宜作出決策并將在2個月內決定是否將剩余7家企業納入到上述登記簿中。
美國沙門氏菌感染范圍蔓延至43個州!數百人已感染
近日,美國由洋蔥引起的沙門氏菌感染的范圍正在擴大,已有來自43個州的約640人感染。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其中至少有85人已經住院。(中國新聞網)
點評:疾控中心敦促任何出現沙門氏菌感染癥狀的人去看醫生,并記錄下他們生病一周前的飲食,向衛生部門報告病情,以及與健康調查人員就病情進行溝通。
日本擬修改《食品、添加劑等的規格標準》(農獸藥殘留)
8月11日,日本發布了《食品、添加劑等的規格標準》部分修改征求意見稿,擬修改部分農獸藥的殘留限量標準。(食品伙伴網)
點評:主要擬修改滅草煙、喹菌酮、苯甲酰吡唑類除草劑的殘留限量標準。
三、食品科技
水稻抽穗期調控新機制被揭示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鑒定水稻抽穗期關鍵基因 Ehd1 的調控機制,并對其作用模式進行深入解析。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植物生物技術(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中國農業科學院微信號)
點評: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資助。
食品領域2020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通用項目受理公示
8月6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發布了2020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通用項目受理公示。2020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通用項目中形式審查合格的項目涉及174項省自然科學獎、48項省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289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1項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5項省科學技術創新團隊獎和1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領域2020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涉及58項,包括16項湖南省自然科學獎(通用項目),4項湖南省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38項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
科學家提出饅頭和面包可優先作為葉酸攝入來源面食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代謝調控與營養強化團隊通過系統分析小麥從籽粒存貯、面粉加工到面食制作各環節中葉酸營養素的含量變化,為面食制備過程中保留葉酸營養提供科學數據和膳食建議。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上。(中國農業科學院)
點評:該研究得到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資助。
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標準項目獎形式審查合格名單公示食品領域18項標準項目入選
8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示了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形式審查合格名單。公示名單包括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標準項目獎形式審查合格名單,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組織獎形式審查合格名單和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個人獎形式審查合格名單。(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領域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標準項目獎形式審查合格名單涉及18項標準項目。
日期:2020-08-15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輔酶Q10等五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備案產品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為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備案工作,嚴格保健食品備案監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研究起草了輔酶Q10等五種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備案產品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反饋截止到2020年9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關于廢止《濃縮果蔬汁(漿)加工行業準入條件》和《葡萄酒行業準入條件》的公告 【行業解讀】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濃縮果蔬汁(漿)加工行業準入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1年第27號)和《葡萄酒行業準入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22號)予以廢止。(工業和信息化部)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責任制規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為了監督和保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其執法人員依法履行職責,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保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研究起草了《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責任制規定(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93號(關于進口厄瓜多爾冷凍南美白蝦檢驗檢疫要求的公告)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和厄瓜多爾共和國生產、外貿、投資和漁業部關于厄瓜多爾輸華冷凍南美白蝦檢驗檢疫和獸醫衛生要求議定書》,現將進口厄瓜多爾冷凍南美白蝦檢驗檢疫要求予以公布。(海關總署)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蛋白質谷氨酰胺酶等21種“三新食品”的公告(2020年第6號)【解讀】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審評機構組織專家對蛋白質谷氨酰胺酶等5種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微纖化纖維素紙漿等16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的安全性評估材料審查并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食品安全·曝光臺
滁州市破獲一起特大有毒有害食品案 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
近日,滁州市定遠縣市場監管局、公安機關在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行業清源”中,聯合破獲了一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輾轉河南、山東、山西等多個省市,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搗毀黑加工窩點1處,扣押有毒有害減肥產品4000余盒,原料藥片20余萬粒,涉案達1000余萬元。(滁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點評:2020年7月9日、7月27日,定遠縣人民法院分別判處曹某、王某、溫某、張某等有期徒刑五年至二年不等刑期,并處罰金人民幣六十萬至二十萬元不等。目前,該案件其他涉案人員正在進一步審判中。
山東煙臺、安徽蕪湖、深圳龍崗、陜西西安進口凍品外包裝或表面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8月9日,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對冷鏈食品及從業人員摸排檢測中發現,有3家企業自大連口岸進口的同一外籍貨船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疑似陽性。8月10日,市疾控中心復核,3份外包裝樣本呈陽性。8月10日,蕪湖市鏡湖區在對冷鏈食品及從業人員常規摸排檢測中發現,有1家餐飲店進口的厄瓜多爾凍蝦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疑似陽性。8月11日,蕪湖市疾控中心對該份樣本進行復核,結果呈陽性。8月11日深圳市龍崗區對進口冷鏈食品排查檢測,8月12日經省、市疾控中心復核,發現1份從巴西進口的凍雞翅(注冊號:SIF601;批號:7720051522)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8月12日晚9時,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接疾控部門報告,在對農貿市場每周例行采樣檢測中,發現西安方欣冷凍副食品批發市場厄瓜多爾冷凍生南美白蝦(產品批號0063,注冊號7057)外包裝部分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陽性。(煙臺發布微信號、央視新聞客戶端、深圳市場監管微信號、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點評:鄭重提醒廣大市民近期謹慎購買進口冷凍肉制品和水產品,同時注意做好個人防護,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風險。
推薦“固體飲料”給嬰幼兒惠州一醫生被停職檢查
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委宣傳部官方微博8日發布通報稱,今年5月,有家長和網友反映,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個別醫生(陳某,男,40歲;該院兒保科主任)將“固體飲料”推薦給嬰幼兒服用。事件發生后,惠城區迅速組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衛生健康局等部門成立專項調查組,對涉事醫生、涉事母嬰店以及涉事產品展開調查處理。(中國新聞網)
點評:經調查組調查,確實存在涉事醫生陳某向對普通奶粉有過敏癥狀的嬰幼兒推薦服用“特益優長肽蛋白固體飲料”(商品名:寶適寶樂愛+)的行為。目前,惠城區衛生執法監督部門對涉事醫生陳某進行停職檢查、并免去其現有職務,同時對其進行停止處方權、扣罰績效等處理。在此事件中,對服用“固體飲料”嬰幼兒的家長所造成的擔憂和困擾,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表示誠摯的歉意。
朋友圈賣有毒“減肥藥” 七名90后微商均被判實刑
8月6日,由龍泉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林某某等7人在微信朋友圈銷售有毒、有害減肥藥案一審開庭審理。7人自愿認罪認罰,法庭經過審理,采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判處被告人林某某等人有期徒刑二年二個月至有期徒刑七個月不等的刑期,并處人民幣32萬元至9萬元不等的罰金。(龍泉市人民檢察院微信號)
點評:檢察官提醒廣大愛美女性:減肥瘦身需謹慎,保持理智是首位;借助外力不可取,少吃多動是關鍵;以瘦為美雖潮流,健康身體更重要。同時,也提醒廣大創業者:微商雖好,但要謹慎選擇。創業之初,必須注意創業法律風險防范,加強風險管理意識,不可心存僥幸!
吉林森林公安破獲特大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松江河森林公安分局近日破獲一起特大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警方成功打掉2個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破獲刑事案件7起,依法查扣25種涉案“保健品”9萬余盒,凍結涉案資金400余萬元。(中國新聞網)
點評:檢察機關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及銷售偽劣產品罪向法院提起公訴,張某勝、佟某蘭、張某、王某山、王某倫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至7個月不等刑期,并處罰金人民幣39萬元至2萬元不等,非法所得被依法收繳。
剛上架就成“過期”食品?這家超市被處罰6.5萬元!
日前,溫嶺市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稱,該市大溪鎮一小超市存在銷售過期食品行為。該局執法人員立即開展實地檢查,在檢查時發現該小超市貨架上的散裝食品已過保質期,而在查看進貨臺賬記錄時,執法人員留意到其進貨日期雖在近期,卻已經超過了保質期限。(浙江市場監管矩陣微信號)
點評:市場監管部門提醒,食品安全無小事,經營者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仔細把控進貨環節,認真做好經營臺賬。千萬別因為疏忽大意而交高額“學費”!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中國食品分類體系簡介
目前,我國食品分類體系根據不同的專業領域的需求制定有不同的食品分類系統,在使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同一種食品在不同的食品分類系統中類別可能是不同的。食品伙伴網整理了我國的各食品分類體系。(食品伙伴網)
點評:我國的食品分類體系主要有食品生產許可食品分類體系、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分類體系、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中食品分類體系等。
2020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發布食品飲料行業品牌82個
近日,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 Lab)發布了2020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82個食品飲料行業品牌入選。(食品伙伴網)
點評:入選的82個食品飲料行業品牌中,有4個品牌具有世界影響力,其余78個品牌具有中國影響力。從上市的情況來看,有41個為上市企業品牌,有41個為未上市企業品牌。
我國修法擬明確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根據本地情況決定在特定區域禁止家畜家禽活體交易
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二審稿8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相對于草案一審稿,二審稿對加強集貿市場和畜禽活體交易的管理作出進一步修改。(新華網)
點評:草案二審稿規定,經營動物、動物產品的集貿市場應當具備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規定的動物防疫條件,并接受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地情況決定在特定區域禁止家畜家禽活體交易。對于經營動物、動物產品的集貿市場不具備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規定的防疫條件的,草案二審稿還明確了相關法律責任。
2020年第二季度農產品抽檢總體合格率97.1% 比去年同期上升0.3個百分點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信息,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抽檢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5大類產品91個品種130項參數8323個樣品,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7.1%,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農業農村部)
點評:從監測品種看,抽檢的蔬菜中,根菜類全部合格,食用菌、瓜類、白菜類抽檢合格率較高,分別為99.6%、99.5%、99.4%。抽檢的畜禽產品中,豬肝全部合格,豬肉、牛肉、羊肉、禽肉和禽蛋的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9.9%、99.3%、98.9%、98.3%和96.1%。抽檢的大宗養殖水產品中,鰱魚、鯰魚全部合格,鳙魚、羅非魚合格率相對較高,分別為99.3%、98.1%。
“爆款”食品虛標脂肪含量,消費者主張十倍賠償獲支持
李先生在景麗超市(化名)購買了一份網紅零食“鰻魚燒”,準備與朋友分享時,其朋友發現該產品營養成分標注的脂肪含量為2.9g/100g,與自己在新聞中看到有關食品虛標脂肪含量的情形很相似。后李先生對該產品進行檢測后發現實際脂肪含量為17g/100g,遠遠超出食品脂肪含量的國家強制標準。李先生認為超市銷售的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故將超市訴至法院。日前,海淀法院審結了此案,判決景麗超市退還貨款18元并支付1000元賠償金。(北京海淀法院微信號)
點評:食品標簽作為食品的“名片”,其中包含的生產日期、配料、生產批號、原產地、營養成分等信息是影響消費者進行識別和選購的重要依據。因此,對于從事食品銷售的連鎖超市、個體工商戶而言,在進購食品時應注意對食品標簽標注信息與生產商提供的生產信息、檢測報告、原產地證明是否一致、是否符合國家食品安全強制標準進行甄別,盡到必要的審查義務,并留存相關證據,否則可能因此承擔賠償責任。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新西蘭MPI發布貝類生物毒素風險警報
2020年8月12日,新西蘭第一產業部(MPI)發布貝類毒素污染海域風險警報,建議消費者不要采集和食用從從南岬(South Head)到西海岸北島陶拉塔希角(Tauratahi Point)的貝類。該海域受檢貝類的麻痹性貝類毒素含量高于0.8mg/kg的安全限量,存在食用風險。(食品伙伴網)
點評:新西蘭MPI提醒,貝毒中毒癥狀包括:頭痛、腹瀉、呼吸與吞咽困難、惡心、麻木,嚴重者甚至會死亡。消費者如果出現中毒癥狀,應該撥打健康熱線或者就醫。
越南發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20年8月7日,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向OIE報告稱,越南發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食品伙伴網)
點評:本次疫情發生于越南茶榮省茍格縣,疫情于2020年7月25日得到確認。疫情源頭未知或不確定。
美國FDA發布關于發酵食品和水解食品無麩質標簽的最終規定
2020年8月12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關于發酵食品和水解食品無麩質標簽的最終規定,,要求發酵和水解食品,或含有發酵或水解成分的食品,必須符合“無麩質”的要求。(食品伙伴網)
點評:FDA將根據制造商保存的記錄確定其合規性,以證明其食品在發酵或水解前不含麩質。
2020年7月中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更新至8月9日)
2020年7月份,我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情況涉及加工食品、農林產品和水產品等。(食品伙伴網)
點評:出口階段違反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均作返回出口國或廢棄處理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0年第32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0年第32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3例。(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經授權的物質,注意產品中霉菌毒素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國際食品
越南查獲不法鮮蝦產品加工場所
2020年7月14日,越南Kien Giang省市場監管分局根據該省人民委員會于2020年6月26日發布第851號官方通知作出的加強蝦類產品的生產經營管理管控要求規定,對位于該省的Kien Luong縣,Sa Tang村的貨物集散地進行突擊檢查,并查處大量違法行為。執法人員在檢查過程中共計查獲194公斤無法核實產品安全性的鮮蝦產品,貨主無法出示與之相關的其它證明文件。(食品伙伴網)
點評:目前違規食品已被沒收,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泰國現“豬肉和雞肉含有艾滋病病毒,6個月不要吃肉”的謠言
泰國暹羅日報8月10日消息,泰國畜牧發展司Sorawit表示,近日出現在Facebook和Line社交平臺的“豬肉和雞肉含有艾滋病病毒,6個月不要吃肉”的謠言,這是蓄意破壞豬肉行業的虛假消息。(食品伙伴網)
點評:民眾不要相信及發布和分享該謠言,并且可以在畜牧發展司的應用程序中舉報違法者,以采取進一步的法律措施。泰國各地養豬的農民請及時向畜牧發展司和數字事務部舉報散發謠言者,協力盡快找到謠言的散播源頭,對其依法懲處。
中國新批準6家俄羅斯乳制品企業對華供應且奶粉有望輸華
俄羅斯聯邦獸植局8月8日官網報道:中國海關總署擴大俄羅斯乳制品企業輸華企業名單,目前獲準輸華的俄乳企數量增至37家。(食品伙伴網)
點評:俄聯邦獸植局與中國海關證總署共同商討了俄羅斯奶粉出口中國的可能性:12家俄羅斯企業對此表示出極大興趣,其中5家已經在國外企業注冊信息系統“CIFER”中注冊成功,中方表示將在近期對此事宜作出決策并將在2個月內決定是否將剩余7家企業納入到上述登記簿中。
美國沙門氏菌感染范圍蔓延至43個州!數百人已感染
近日,美國由洋蔥引起的沙門氏菌感染的范圍正在擴大,已有來自43個州的約640人感染。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其中至少有85人已經住院。(中國新聞網)
點評:疾控中心敦促任何出現沙門氏菌感染癥狀的人去看醫生,并記錄下他們生病一周前的飲食,向衛生部門報告病情,以及與健康調查人員就病情進行溝通。
日本擬修改《食品、添加劑等的規格標準》(農獸藥殘留)
8月11日,日本發布了《食品、添加劑等的規格標準》部分修改征求意見稿,擬修改部分農獸藥的殘留限量標準。(食品伙伴網)
點評:主要擬修改滅草煙、喹菌酮、苯甲酰吡唑類除草劑的殘留限量標準。
三、食品科技
水稻抽穗期調控新機制被揭示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鑒定水稻抽穗期關鍵基因 Ehd1 的調控機制,并對其作用模式進行深入解析。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植物生物技術(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中國農業科學院微信號)
點評: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資助。
食品領域2020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通用項目受理公示
8月6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發布了2020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通用項目受理公示。2020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通用項目中形式審查合格的項目涉及174項省自然科學獎、48項省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289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1項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5項省科學技術創新團隊獎和1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領域2020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涉及58項,包括16項湖南省自然科學獎(通用項目),4項湖南省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38項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
科學家提出饅頭和面包可優先作為葉酸攝入來源面食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代謝調控與營養強化團隊通過系統分析小麥從籽粒存貯、面粉加工到面食制作各環節中葉酸營養素的含量變化,為面食制備過程中保留葉酸營養提供科學數據和膳食建議。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上。(中國農業科學院)
點評:該研究得到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資助。
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標準項目獎形式審查合格名單公示食品領域18項標準項目入選
8月1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示了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形式審查合格名單。公示名單包括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標準項目獎形式審查合格名單,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組織獎形式審查合格名單和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個人獎形式審查合格名單。(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領域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標準項目獎形式審查合格名單涉及18項標準項目。
日期:20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