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北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夏季預防食物中毒安全提示

   2020-08-12 北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676
核心提示:夏季溫度高、濕度大,在高溫濕熱的天氣下,細菌等各種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食物極易腐敗變質,食品消費領域中毒事件進入易發
夏季溫度高、濕度大,在高溫濕熱的天氣下,細菌等各種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食物極易腐敗變質,食品消費領域中毒事件進入易發、高發、突發期。為防范夏季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切實保障公眾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北海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預防食物中毒:
 
  一、慎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米線(米粉)、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瀨粉等濕米粉、銀耳和木耳等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污染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而椰毒假單胞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若上述食品未及時冷藏保存或超過保質期,食用引發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風險增大。針對近日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神泉鎮發生一起因食用河粉(粿條)引起的多人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廣東省發布緊急提醒:慎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北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消費者:一要認真閱讀產品標簽,注意產品感官性狀和保質期。在選購米線(米粉)、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瀨粉等濕米粉,尤其是散裝銷售的,要留意產品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以及是否在冷藏條件下。二是在選購木耳、銀耳時,要選取具備正規資質的食品經營者進行購買,同時要注意銷售環境的衛生狀況,選購有生產許可的正規產品,并注意產品標簽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儲存條件。
 
  食品經營者在購進上述食品時,要切實落實經營主體責任,加強食品采購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和臺賬登記工作,確保來源可追溯,質量有保證;冷藏保存并在保質期內銷售完畢。儲存銷售散裝的濕米粉、銀耳、木耳等食品應當在儲存位置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
 
  二、注意幾種常見的食物中毒
 
  1.細菌性食物中毒
 
  夏季是細菌繁殖的活躍期,食物要燒熟煮透,隔夜飯菜必須冷藏保存,食用前確保未腐敗變質,并加熱徹底后方可食用。就餐前應檢查食物感官性狀是否異常、是否新鮮、餐具是否潔凈。同時要注意慎食生菜涼菜和近海貝類,避免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生。
 
  2.有毒蘑菇、野菜中毒
 
  購買蔬菜、蘑菇一類食品時,應到正規的超市、農貿市場采購,并保存好購物憑證,勿在散商游販處隨意購買。要提高野蘑菇、野菜的鑒別能力,不隨意采摘野蘑菇、野菜,不采購、不制作、不食用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蘑菇、野菜。
 
  3.野生河豚魚中毒
 
  河豚魚含有河豚毒素,河豚魚卵巢和肝臟毒素最多,肌肉和血液中也有少量毒素。河豚毒素毒性極強,且無特效治療藥物。因食用野生河豚魚中毒甚至致死事件時有發生,切勿冒險食用。
 
  4.特殊食物中毒
 
  發芽或黑綠色皮的馬鈴薯會產生大量龍葵素,食用后易引起食物中毒;四季豆、扁豆放置過久,易產生大量亞硝酸鹽,引起變性血紅蛋白癥,同時加熱不徹底也能導致食物中毒;冷凍海產品存放時間過長或存放不當,容易腐敗變質,所含蛋白質會分解并產生胺類、可溶性毒蛋白等有毒害物質,即便加熱也不能徹底破壞其毒性。以上食品要正確儲存、加工、烹飪或盡量不食用。
 
  三、特別提醒
 
  外出就餐要到食品安全信譽度高(選擇笑臉標志的單位)、具有合法資質的餐飲服務單位就餐,不在無證單位就餐和訂購食品;外賣訂餐要注意查看賣家的《食品經營許可證》,盡量選擇近距離的食品經營單位訂購,縮短食品運送時間。收到食品后要檢查包裝及食品質量,勿長時間存放。盡量不網購涼菜、生食品種、裱花蛋糕等高風險食品;選購食用農產品、預包裝食品應到證照齊全的超市、農貿市場和批發市場;保健食品需到許可銷售保健食品的藥店和食品經營店購買。如懷疑所購買食品有問題可撥打12315進行投訴舉報,并注意保留消費憑證、病歷、剩余食品、嘔吐物、排泄物等相關證據,避免因錯過最佳調查時機和證據不足而導致食物中毒認定困難。
 
  最后提醒廣大消費者: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發病急,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至12小時,少數為1至2天。主要表現為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輕微腹瀉、頭暈、全身無力。重者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煩燥不安、驚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無發熱。如果懷疑發生疑似中毒,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盡快催吐,排出胃內容物,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對機體的損傷,并及時送醫院救治,對癥治療。



日期:2020-08-12
 
地區: 廣西 北海市
行業: 餐飲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