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食品伙伴網匯總的食品資訊一周熱聞(7.26—8.1),轉載請注明食品伙伴網。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17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茶葉及其相關制品、乳制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制品、豆制品、蜂產品、罐頭、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調味品、冷凍飲品、糖果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8大類食品620批次樣品,檢出其中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蜂產品、水果制品、保健食品等5大類食品8批次樣品不合格。(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點評: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污染、重金屬污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等。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河北、江蘇、浙江、江西、山東、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等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總局報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公開征求《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規范食品標識的標注,保護消費者和食品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市場監管總局組織起草了《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已于2019年11月21日至12月20日通過司法部網站(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根據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進行了修改,現再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為適應新形勢下對食品相關產品監管的需要,加強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保護公眾身體健康,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市場監管總局組織起草了《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0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分析的通告〔2020年第18號〕
2020年上半年,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共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380697批次,依據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檢出不合格樣品29153批次,總體不合格率為2.11%,同比下降0.25個百分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食品安全·曝光臺
判了!向豆腐廠油鍋投毒男子獲刑四年!
2019年12月,一則“豆腐廠油鍋被投放老鼠藥”的信息在微信廣為流傳,隨后,香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回收涉事產品,引發市民廣泛關注。近日,向豆腐廠油鍋投毒的被告人被依法宣判!朱某偉因犯投放危險物質罪,被香洲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四年。(香洲法院微信號)
點評:香洲法院審理后認為,朱某偉投放危險物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其行為已觸犯我國刑律,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結合朱某偉有自首情節,且認罪認罰,遂作出上述判決。
一袋過期面條被罰了5萬余元?沒錯,保障食品安全就是要這么嚴格!
近日,有群眾舉報在杭州高新區(濱江)某超市正在銷售過期食品。接到舉報后,高新區(濱江)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立即采取行動對該超市進行了全面檢查,并最終在其冷藏柜中發現了3包均超過保質期,且正在銷售的德川拉面。經過詳細調查,區市監局最后認定,該超市存在經營上述超過保質期的德川拉面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依法作出了合計罰沒款人民幣50023.58元的行政處罰。(杭州濱江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面條雖小,但安全為大。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無小事。食品經營者必須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檢查庫存食品,及時清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以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性。消費者在購買食品過程中,要查看食品的相關標識標簽,做好索票索證,為事后維權保留證據。
以案說法 食品安全(案例五):蛋白固體飲料冒充奶粉受重罰
“倍氨敏”是湖南某公司委托天津一公司生產的一款蛋白固體飲料,湖南郴州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倍氨敏”宣稱為適宜于嬰幼兒喂養的“特醫奶粉”(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進行銷售。2020年5月28日,永興縣市場監管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其立即停止虛假宣傳行為,處以200萬元罰款。(山東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本案中,“倍氨敏”經檢測后其33項主要質量和安全指標符合標準,沒有發現涉案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但是當事人為擴大產品銷售,將蛋白固體飲料宣稱為特醫奶粉,屬于產品性能作夸大宣傳的欺詐、誤導消費的行為。
常德市查獲一起制售假冒白酒的非法窩點
7月27日,常德市市場監管局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聯合公安機關,查獲一家非法白酒加工窩點。(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點評:根據相關規定,該案件已移交給公安機關查處,市場監管部門將配合公安機關進行排查,嚴防假冒白酒流入市場。
農業農村部公布2020年首批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違法捕撈十大典型案例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2020年14省(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相關漁政執法機構查處的首批違反法律法規、損害漁業資源與生態文明建設的10起典型案例。(農業農村部)
點評:今年以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各級地方漁業主管部門及漁政執法機構會同公安等相關部門扎實開展禁捕等專項執法行動。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6月,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各級漁政執法機構先后開展執法行動2.99萬次,出動執法人員22.04萬人次,查辦違法違規案件1.03萬起,查獲涉案人員1.22萬人次,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537起、移送涉案人員3509人次,沒收非法捕撈漁獲物200.82噸,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8214艘、違規網具23.15萬張(頂)。
我國多地區發生牛結節性皮膚病疫情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20年7月29日,我國農業與農村事務部向OIE報告稱,我國多地區發生牛結節性皮膚病疫情。(食品伙伴網)
點評:目前疫情尚未結束,我國農業與農村事務部將每周提交后續疫情報告。
市場監管總局對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等涉嫌不正當競爭立案調查
今年4月,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市場監管總局迅速成立專案組,對瑞幸咖啡涉嫌虛假交易等不正當競爭行為開展調查。調查顯示,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為獲取競爭優勢,存在通過虛假交易等方式制作虛假業績并對外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相關第三方公司存在幫助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點評:市場監管總局及地方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正在對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及相關第三方公司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置,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保護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中國烹協發布2020年上半年餐飲行業復工復業情況報告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國餐飲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餐飲行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業。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20年上半年餐飲行業復工復業情況報告》,總結餐飲業復工復產復業情況。(中國烹飪協會)
點評: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業發展造成的影響,中國烹飪協會提出:擴大減免政策覆蓋范圍,加大政策落地力度,增值稅減免疊加實施;提供專項信貸支持;給予房產承租方一定比例的財政補助,通過房租直補直接減輕餐飲企業的房租負擔;降低外賣平臺的傭金費率,同時把配送費與傭金費剝離;鼓勵平臺新業態;通過綜合計算工時、非全日制用工、勞務派遣等鼓勵企業采用靈活的用工方式;對符合穩崗定員條件的餐飲企業給予一定的薪酬補助和穩崗補貼;大力發展餐飲服務個體工商戶;出臺增強消費信心、支持餐飲行業發展的舉措。
疫情期間乳清粉進口緣何逆勢增長?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以來,擾亂了全球農產品正常供應,多數農產品國際貿易大幅下降。在此背景下,我國乳清粉進口依然保持增長勢頭,1-4月份進口量達16.6萬噸,同比增長11.4%。較大宗農產品而言,乳清粉雖然進口總量不大,但卻是我國不可或缺的重要進口品種。疫情期間乳清粉進口表現為何異于其它多數農產品?我國乳清粉供應有保障嗎?(農民日報)
點評:我國進口乳清粉有近九成來自美國和歐盟(含英國)。2019年,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歐盟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我國乳清粉進口第一大來源地,我國歐盟和美國乳清粉進口量分別為20.4萬噸(占45%)和16.2萬噸(占36%)。其中,自歐盟進口的主要是加工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高端乳清粉,進口均價為近2000美元/噸;自美國進口的多為中低端乳清粉,用于奶粉加工及飼料添加劑,進口均價不足1000美元/噸。
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 二次征求意見稿亮點解讀|兩次征求意見稿比對表
2020年7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根據19年第一次征求意見收集到的意見建議,總局進行了修改,現再次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26日。食品伙伴網就新發布的《征求意見稿》與第一次《征求意見稿》進行了比對,供大家參考。(食品伙伴網)
點評:這一版的《征求意見稿》刪除了上一版有關現制現售食品、小作坊、餐飲食品的標識規定,刪除了清潔標簽有關規定,刪除了生產經營中義務的章節,刪除了有關舊包材過渡期的規定。該辦發布后,將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于食品標簽標識的主要管理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需要結合該辦法以及GB 7718來規范食品標簽。
2020年保健食品批件郵寄及待領取信息情況半年盤點--下篇|上篇
上篇中食品伙伴網注冊部為小伙伴們分享了2020年1月1日-3月24日保健食品批件發布相關信息,下篇中我們將繼續盤點2020年上半年(3月25日-6月30日)保健食品批件發布情況。2020年3月25日-6月30日共發布保健食品批件(決定書)郵寄和待領取信息791個。其中包括郵寄信息313個、待領取信息478個。(食品伙伴網)
點評:截止2020年6月3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政務服務門戶官網共發布保健食品批件相關信息2639個,其中包括保健食品批件郵寄詳情信息852個和保健食品批件待領取信息1787個。
GB4544-2020《啤酒瓶》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發布,明年8月1日起實施
7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正式批準GB 4544-2020《啤酒瓶》強制性國家標準發布,新標準將于2021年8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酒業協會CADA微信號)
點評:標準文本將在公告發布后20個工作日內公開。
7月食品行業熱點新聞:各地緊急排查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3·15晚會曝光海參行業亂象及漢堡王違規操作問題
7月,進入盛夏。食品伙伴網匯總了在即將過去的一個月,食品行業的一些熱點新聞呢。(食品伙伴網)
點評: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緊急排查處置;期待已久的3·15晚會正式播出,曝光了青島即墨部分海參養殖放敵敵畏、獸藥經銷商違法向養殖戶出售土霉素原粉等問題,以及漢堡王用過期面包做漢堡,隨意修改食品原料有效期等違法行為;榆林小龍坎被曝制售地溝油,小龍坎公司向公眾致歉等。
各地食品經營許可改革新舉措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在優化審批服務的同時,我國也在不斷出臺告知承諾制、備案制度等新的改革措施,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改革更加迫切。“告知承諾制”即申請人提出食品經營許可申請,監管部門一次性告知其審批條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請人若書面承諾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申請材料,監管部門可當場作出書面行政許可決定。“備案”即企業按照要求備案即可從事預包裝食品銷售,不再頒發食品經營許可證。食品伙伴網梳理2020年國家和天津、北京、上海、寧夏等多個省市關于食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備案、優化審批服務的相關政策,以方便大家了解最新情況。(食品伙伴網)
點評:國家和各地方將繼續深入推進食品經營許可改革,建議市場主體及時關注和了解相關信息,從而享受改革帶來的便利。
《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這5類食品相關產品禁止生產和銷售
7月3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為適應新形勢下對食品相關產品監管的需要,加強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保護公眾身體健康,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市場監管總局組織起草了《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分為五章共六十三條。適用于中國境內生產和銷售的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征求意見稿中所稱的食品相關產品,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和用于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
我國啟動現代奶業評價體系建設
中國奶業協會日前發布的《現代奶業評價奶牛場定級與評價》團體標準將于8月1日正式實施。業內專家認為,標準的發布有助于推動標準化、集約化養殖水平提升,促進奶業高質量發展。(新華網)
點評:現代奶業評價體系建設包括奶牛養殖和乳品加工兩方面,內容主要涵蓋現代化評價標準和管理辦法。中國奶業協會在開展現代奶牛場的定級評價工作后,還將加快調研并啟動實施乳品加工企業現代化評價工作。
標準|8月120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新增標準占99.2%
據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8月120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新增標準199項,代替標準1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的99.2%。(食品伙伴網)
點評:8月起正式實施的標準中,地方標準89項,團體標準31項。這些標準涉及產品或原料的標準、規程規范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等。地方標準涉及福建、山東、宜賓、遼寧、南京、四川、大連、天津、湖南、廣東、寧夏,其中山東地方標準數量最多,有40項,其次寧夏地方標準有16項。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2020年6月我國食品違反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情況
近日,澳大利亞農業、水和環境部更新6月份進口食品違規情況,通報我國多批次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充分了解進口國對產品的要求,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迷你果凍杯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0年7月28日,立陶宛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迷你果凍杯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充分了解進口國對產品的要求,不使用未經許可的食品添加劑和調味料,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規避出口風險。
德國通報我國出口塑料冰塊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0年7月27日,德國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塑料冰塊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充分了解進口國對產品的要求,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規避出口風險。
美國FDA宣布更改乳制品和嬰兒配方奶粉公司向中國出口產品的出口上市程序
2020年7月28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更改乳制品和嬰兒配方奶粉公司向中國出口產品的出口上市程序。(食品伙伴網)
點評:FDA提醒有意向中國出口乳制品和嬰兒配方食品的公司,只有在該公司基本遵守適用的FDA法規的情況下,該機構才會將其列入出口清單。公司可以通過FDA的出口清單模塊(ELM)申請列入這些清單。此過程適用于2020年7月1日或之后收到的這些出口清單的所有ELM申請。
美國對我國出口谷物產品等食品實施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一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措施。(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食品生產加工,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三聚氰胺杯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0年7月30日,芬蘭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三聚氰胺杯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相關產品的安全性,避免出口產品被通報。
2.國際食品
各國關于保質期、保存期相關的定義
食品保質期是決定食品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判斷食品安全銷售期限的一個最直觀的依據,是消費者選購食品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2020年7月16日,央視315晚會曝光漢堡王過期面包更改保質期后售賣,使“食品保質期”再次成為輿論熱點。那么國內外對于“食品保質期”到底是如何管理的?針對大家關注的這一重點問題,食品伙伴網編制了《食品保質期指南》,分為“食品保質期”釋義、“食品保質期”標識、臨期食品和超期食品管理三篇,將陸續在食品標法圈發布,敬請關注。(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消費者一定要及時地消費相應的食品,超過保質期的慎用。同時決定食品的保質期和保存期的重要因素是相應的貯存條件。所以食品伙伴網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或消費食品時,一定要先關注其銷售和貯存的環境條件是否符合相應的貯存條件。
中俄兩國就雙邊受控植物產品進出口事宜舉行電話磋商
俄羅斯聯邦獸植局官網7月23日報道:2020年7月17日,該局與中國海關總署就雙邊受控植物產品包括馬鈴薯、核果、柑橘類水果、苜蓿等進出口方面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合作發展動向舉行電話磋商。(食品伙伴網)
點評:雙方在討論恢復中國核果、柑橘類水果產品對俄供應問題時,中國海關總署提議雙方簽署一項有關規范中國供應商遵守歐亞經濟聯盟相關要求組織出口的議定書,俄方對此表示同意。此外,雙方還就俄羅斯對華出口苜蓿、食品及醫療用途的伊萬茶(иван-чая)的條件及前景進行了有效溝通。
馬來西亞食品條例修訂一覽(一)食品標簽
為進一步完善馬來西亞食品法規體系,使其更好的與國際相要求接軌,促進各國間的貿易往來,馬來西亞衛生部于2020年7月22日,發布《食品條例3號修正案》(P.U. (A) 209/2020)和《食品條例4號修正案》(P.U. (A) 209/2020)。本次修訂是近10年來馬來西亞對《食品條例》中的內容改動較大的一次,主要涉及食品標簽、食品添加劑和農藥殘留相關內容的修訂。為使向馬來西亞出口的企業及時了解馬來西亞的法規動態,食品伙伴網將按照食品標簽通用要求、營養標簽、食品添加劑和農藥殘留四個方面逐一為大家解讀,希望從技術層面給相關企業指導。(食品伙伴網)
點評:本次對食品通用標簽要求的修訂,食品通用標簽的修訂主要規范了沒有通用名稱的配料的標示要求;明確了如果食品中含有過敏原成分就需要進行標示;新增食品配料定量標示相關的規定;更加細化了在標簽中應如何標示食品中添加劑;為原產國如何標示劃定了界限;新增最大表面積小于10cm2包裝的豁免條件;更加明確了食品中特定詞語的限制使用條件。食品伙伴網提醒相關企業密切關注法規修訂動態,及時更新產品標簽,使之更符合馬來西亞市法規要求。食品伙伴網后續會就馬來西亞營養標簽法規的修訂繼續為大家解讀分享。
破1.8億!中國成俄羅斯肉類產品最大海外出口市場
俄羅斯商業咨詢中心(RBC)7月28日最新報道:中國已超越烏克蘭而成為俄羅斯最大的肉類出口市場。2020年上半年,俄羅斯45%肉類產品銷往中國大陸(出口額高達1.8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66億元),另有9%肉類產品出口至中國香港地區。(食品伙伴網)
點評:俄羅斯商業咨詢分析稱:2020年1月份以來中國為俄羅斯禽肉出口商開啟“綠燈”且允許俄冷凍牛肉輸華為俄羅斯肉類出口中國快速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
俄羅斯宣布解除我國大連某水產企業相關產品的強化實驗室控制措施
俄羅斯聯邦獸醫與植物衛生監督局7月29日官網報道:該局當日在官網發布№ ФС-АРв-7/3345-7號指令,宣布即日起解除自2020年4月29日起對我國大連某水產企業相關產品實施的強化實驗室控制。(食品伙伴網)
點評:指令指出:根據歐亞經濟委員會理事會第94號決議《對獸醫管控產品進行聯合檢查的統一程序規定》已完成對上述企業的強化實驗室檢測事宜。
三、食品科技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牧醫所優質功能畜產品創新團隊發現去勢改善羊肉風味
近日,優質功能畜產品創新團隊研究發現去勢能夠增強羊肉脂肪香味和青草香味,有助于提升羊肉的市場接受度,研究結果為優質羊肉生產提供了支持。(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肉羊遺傳育種創新團隊揭示綿羊多羔分子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肉羊遺傳育種創新團隊采用轉錄組和蛋白組學方法對無FecB突變且產羔數存在顯著差異的小尾寒羊子宮進行聯合分析,發現并鑒定了多個與綿羊多羔性狀相關的關鍵基因及信號通路。(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斑點叉尾鮰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防控指導意見
為有效提升斑點叉尾鮰質量安全水平,提高病蟲害防控效果,減少漁藥的使用量,根據斑點叉尾鮰病蟲害發生規律和斑點叉尾鮰生長特性,經特色淡水魚產業體系質量安全與營養品質評價崗位多年試驗研究,集成形成的斑點叉尾鮰病蟲害“三段法”綠色防控技術。現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質量與標準研究中心聯合長江水產研究所,形成斑點叉尾鮰質量安全風險防控措施。(農民日報)
四川育成鎘低積累雜交水稻新品種
在四川省農作物育種攻關等科技計劃支持下,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所等單位經過多年攻關,在鎘(Cd)低積累水稻親本創制與品種選育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日期:2020-08-01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17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鹽、食糖、茶葉及其相關制品、乳制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制品、豆制品、蜂產品、罐頭、蔬菜制品、水果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調味品、冷凍飲品、糖果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8大類食品620批次樣品,檢出其中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蜂產品、水果制品、保健食品等5大類食品8批次樣品不合格。(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點評: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污染、重金屬污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等。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河北、江蘇、浙江、江西、山東、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等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總局報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公開征求《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規范食品標識的標注,保護消費者和食品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市場監管總局組織起草了《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已于2019年11月21日至12月20日通過司法部網站(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根據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進行了修改,現再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開征求《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為適應新形勢下對食品相關產品監管的需要,加強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保護公眾身體健康,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市場監管總局組織起草了《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0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分析的通告〔2020年第18號〕
2020年上半年,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共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380697批次,依據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檢出不合格樣品29153批次,總體不合格率為2.11%,同比下降0.25個百分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食品安全·曝光臺
判了!向豆腐廠油鍋投毒男子獲刑四年!
2019年12月,一則“豆腐廠油鍋被投放老鼠藥”的信息在微信廣為流傳,隨后,香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回收涉事產品,引發市民廣泛關注。近日,向豆腐廠油鍋投毒的被告人被依法宣判!朱某偉因犯投放危險物質罪,被香洲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四年。(香洲法院微信號)
點評:香洲法院審理后認為,朱某偉投放危險物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其行為已觸犯我國刑律,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結合朱某偉有自首情節,且認罪認罰,遂作出上述判決。
一袋過期面條被罰了5萬余元?沒錯,保障食品安全就是要這么嚴格!
近日,有群眾舉報在杭州高新區(濱江)某超市正在銷售過期食品。接到舉報后,高新區(濱江)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立即采取行動對該超市進行了全面檢查,并最終在其冷藏柜中發現了3包均超過保質期,且正在銷售的德川拉面。經過詳細調查,區市監局最后認定,該超市存在經營上述超過保質期的德川拉面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依法作出了合計罰沒款人民幣50023.58元的行政處罰。(杭州濱江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面條雖小,但安全為大。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無小事。食品經營者必須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檢查庫存食品,及時清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以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性。消費者在購買食品過程中,要查看食品的相關標識標簽,做好索票索證,為事后維權保留證據。
以案說法 食品安全(案例五):蛋白固體飲料冒充奶粉受重罰
“倍氨敏”是湖南某公司委托天津一公司生產的一款蛋白固體飲料,湖南郴州永興縣愛嬰坊母嬰店將“倍氨敏”宣稱為適宜于嬰幼兒喂養的“特醫奶粉”(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進行銷售。2020年5月28日,永興縣市場監管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其立即停止虛假宣傳行為,處以200萬元罰款。(山東市場監管微信號)
點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本案中,“倍氨敏”經檢測后其33項主要質量和安全指標符合標準,沒有發現涉案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但是當事人為擴大產品銷售,將蛋白固體飲料宣稱為特醫奶粉,屬于產品性能作夸大宣傳的欺詐、誤導消費的行為。
常德市查獲一起制售假冒白酒的非法窩點
7月27日,常德市市場監管局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聯合公安機關,查獲一家非法白酒加工窩點。(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點評:根據相關規定,該案件已移交給公安機關查處,市場監管部門將配合公安機關進行排查,嚴防假冒白酒流入市場。
農業農村部公布2020年首批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違法捕撈十大典型案例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2020年14省(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相關漁政執法機構查處的首批違反法律法規、損害漁業資源與生態文明建設的10起典型案例。(農業農村部)
點評:今年以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各級地方漁業主管部門及漁政執法機構會同公安等相關部門扎實開展禁捕等專項執法行動。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6月,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各級漁政執法機構先后開展執法行動2.99萬次,出動執法人員22.04萬人次,查辦違法違規案件1.03萬起,查獲涉案人員1.22萬人次,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537起、移送涉案人員3509人次,沒收非法捕撈漁獲物200.82噸,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8214艘、違規網具23.15萬張(頂)。
我國多地區發生牛結節性皮膚病疫情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消息,2020年7月29日,我國農業與農村事務部向OIE報告稱,我國多地區發生牛結節性皮膚病疫情。(食品伙伴網)
點評:目前疫情尚未結束,我國農業與農村事務部將每周提交后續疫情報告。
市場監管總局對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等涉嫌不正當競爭立案調查
今年4月,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市場監管總局迅速成立專案組,對瑞幸咖啡涉嫌虛假交易等不正當競爭行為開展調查。調查顯示,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為獲取競爭優勢,存在通過虛假交易等方式制作虛假業績并對外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相關第三方公司存在幫助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點評:市場監管總局及地方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正在對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及相關第三方公司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置,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保護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中國烹協發布2020年上半年餐飲行業復工復業情況報告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國餐飲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餐飲行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業。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20年上半年餐飲行業復工復業情況報告》,總結餐飲業復工復產復業情況。(中國烹飪協會)
點評: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餐飲業發展造成的影響,中國烹飪協會提出:擴大減免政策覆蓋范圍,加大政策落地力度,增值稅減免疊加實施;提供專項信貸支持;給予房產承租方一定比例的財政補助,通過房租直補直接減輕餐飲企業的房租負擔;降低外賣平臺的傭金費率,同時把配送費與傭金費剝離;鼓勵平臺新業態;通過綜合計算工時、非全日制用工、勞務派遣等鼓勵企業采用靈活的用工方式;對符合穩崗定員條件的餐飲企業給予一定的薪酬補助和穩崗補貼;大力發展餐飲服務個體工商戶;出臺增強消費信心、支持餐飲行業發展的舉措。
疫情期間乳清粉進口緣何逆勢增長?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以來,擾亂了全球農產品正常供應,多數農產品國際貿易大幅下降。在此背景下,我國乳清粉進口依然保持增長勢頭,1-4月份進口量達16.6萬噸,同比增長11.4%。較大宗農產品而言,乳清粉雖然進口總量不大,但卻是我國不可或缺的重要進口品種。疫情期間乳清粉進口表現為何異于其它多數農產品?我國乳清粉供應有保障嗎?(農民日報)
點評:我國進口乳清粉有近九成來自美國和歐盟(含英國)。2019年,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歐盟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我國乳清粉進口第一大來源地,我國歐盟和美國乳清粉進口量分別為20.4萬噸(占45%)和16.2萬噸(占36%)。其中,自歐盟進口的主要是加工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高端乳清粉,進口均價為近2000美元/噸;自美國進口的多為中低端乳清粉,用于奶粉加工及飼料添加劑,進口均價不足1000美元/噸。
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 二次征求意見稿亮點解讀|兩次征求意見稿比對表
2020年7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根據19年第一次征求意見收集到的意見建議,總局進行了修改,現再次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26日。食品伙伴網就新發布的《征求意見稿》與第一次《征求意見稿》進行了比對,供大家參考。(食品伙伴網)
點評:這一版的《征求意見稿》刪除了上一版有關現制現售食品、小作坊、餐飲食品的標識規定,刪除了清潔標簽有關規定,刪除了生產經營中義務的章節,刪除了有關舊包材過渡期的規定。該辦發布后,將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于食品標簽標識的主要管理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需要結合該辦法以及GB 7718來規范食品標簽。
2020年保健食品批件郵寄及待領取信息情況半年盤點--下篇|上篇
上篇中食品伙伴網注冊部為小伙伴們分享了2020年1月1日-3月24日保健食品批件發布相關信息,下篇中我們將繼續盤點2020年上半年(3月25日-6月30日)保健食品批件發布情況。2020年3月25日-6月30日共發布保健食品批件(決定書)郵寄和待領取信息791個。其中包括郵寄信息313個、待領取信息478個。(食品伙伴網)
點評:截止2020年6月3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政務服務門戶官網共發布保健食品批件相關信息2639個,其中包括保健食品批件郵寄詳情信息852個和保健食品批件待領取信息1787個。
GB4544-2020《啤酒瓶》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發布,明年8月1日起實施
7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正式批準GB 4544-2020《啤酒瓶》強制性國家標準發布,新標準將于2021年8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酒業協會CADA微信號)
點評:標準文本將在公告發布后20個工作日內公開。
7月食品行業熱點新聞:各地緊急排查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3·15晚會曝光海參行業亂象及漢堡王違規操作問題
7月,進入盛夏。食品伙伴網匯總了在即將過去的一個月,食品行業的一些熱點新聞呢。(食品伙伴網)
點評: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緊急排查處置;期待已久的3·15晚會正式播出,曝光了青島即墨部分海參養殖放敵敵畏、獸藥經銷商違法向養殖戶出售土霉素原粉等問題,以及漢堡王用過期面包做漢堡,隨意修改食品原料有效期等違法行為;榆林小龍坎被曝制售地溝油,小龍坎公司向公眾致歉等。
各地食品經營許可改革新舉措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在優化審批服務的同時,我國也在不斷出臺告知承諾制、備案制度等新的改革措施,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改革更加迫切。“告知承諾制”即申請人提出食品經營許可申請,監管部門一次性告知其審批條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請人若書面承諾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申請材料,監管部門可當場作出書面行政許可決定。“備案”即企業按照要求備案即可從事預包裝食品銷售,不再頒發食品經營許可證。食品伙伴網梳理2020年國家和天津、北京、上海、寧夏等多個省市關于食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備案、優化審批服務的相關政策,以方便大家了解最新情況。(食品伙伴網)
點評:國家和各地方將繼續深入推進食品經營許可改革,建議市場主體及時關注和了解相關信息,從而享受改革帶來的便利。
《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這5類食品相關產品禁止生產和銷售
7月3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為適應新形勢下對食品相關產品監管的需要,加強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保護公眾身體健康,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市場監管總局組織起草了《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食品伙伴網)
點評:《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分為五章共六十三條。適用于中國境內生產和銷售的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征求意見稿中所稱的食品相關產品,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和用于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
我國啟動現代奶業評價體系建設
中國奶業協會日前發布的《現代奶業評價奶牛場定級與評價》團體標準將于8月1日正式實施。業內專家認為,標準的發布有助于推動標準化、集約化養殖水平提升,促進奶業高質量發展。(新華網)
點評:現代奶業評價體系建設包括奶牛養殖和乳品加工兩方面,內容主要涵蓋現代化評價標準和管理辦法。中國奶業協會在開展現代奶牛場的定級評價工作后,還將加快調研并啟動實施乳品加工企業現代化評價工作。
標準|8月120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新增標準占99.2%
據食品伙伴網不完全統計,8月120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新增標準199項,代替標準1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的99.2%。(食品伙伴網)
點評:8月起正式實施的標準中,地方標準89項,團體標準31項。這些標準涉及產品或原料的標準、規程規范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等。地方標準涉及福建、山東、宜賓、遼寧、南京、四川、大連、天津、湖南、廣東、寧夏,其中山東地方標準數量最多,有40項,其次寧夏地方標準有16項。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2020年6月我國食品違反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情況
近日,澳大利亞農業、水和環境部更新6月份進口食品違規情況,通報我國多批次產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充分了解進口國對產品的要求,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迷你果凍杯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0年7月28日,立陶宛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迷你果凍杯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充分了解進口國對產品的要求,不使用未經許可的食品添加劑和調味料,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規避出口風險。
德國通報我國出口塑料冰塊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0年7月27日,德國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塑料冰塊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充分了解進口國對產品的要求,保證產品的安全性和合規性,規避出口風險。
美國FDA宣布更改乳制品和嬰兒配方奶粉公司向中國出口產品的出口上市程序
2020年7月28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更改乳制品和嬰兒配方奶粉公司向中國出口產品的出口上市程序。(食品伙伴網)
點評:FDA提醒有意向中國出口乳制品和嬰兒配方食品的公司,只有在該公司基本遵守適用的FDA法規的情況下,該機構才會將其列入出口清單。公司可以通過FDA的出口清單模塊(ELM)申請列入這些清單。此過程適用于2020年7月1日或之后收到的這些出口清單的所有ELM申請。
美國對我國出口谷物產品等食品實施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一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措施。(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食品生產加工,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三聚氰胺杯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0年7月30日,芬蘭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三聚氰胺杯不合格。(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各出口企業,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相關產品的安全性,避免出口產品被通報。
2.國際食品
各國關于保質期、保存期相關的定義
食品保質期是決定食品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判斷食品安全銷售期限的一個最直觀的依據,是消費者選購食品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2020年7月16日,央視315晚會曝光漢堡王過期面包更改保質期后售賣,使“食品保質期”再次成為輿論熱點。那么國內外對于“食品保質期”到底是如何管理的?針對大家關注的這一重點問題,食品伙伴網編制了《食品保質期指南》,分為“食品保質期”釋義、“食品保質期”標識、臨期食品和超期食品管理三篇,將陸續在食品標法圈發布,敬請關注。(食品伙伴網)
點評:提醒消費者一定要及時地消費相應的食品,超過保質期的慎用。同時決定食品的保質期和保存期的重要因素是相應的貯存條件。所以食品伙伴網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或消費食品時,一定要先關注其銷售和貯存的環境條件是否符合相應的貯存條件。
中俄兩國就雙邊受控植物產品進出口事宜舉行電話磋商
俄羅斯聯邦獸植局官網7月23日報道:2020年7月17日,該局與中國海關總署就雙邊受控植物產品包括馬鈴薯、核果、柑橘類水果、苜蓿等進出口方面出現的問題及未來合作發展動向舉行電話磋商。(食品伙伴網)
點評:雙方在討論恢復中國核果、柑橘類水果產品對俄供應問題時,中國海關總署提議雙方簽署一項有關規范中國供應商遵守歐亞經濟聯盟相關要求組織出口的議定書,俄方對此表示同意。此外,雙方還就俄羅斯對華出口苜蓿、食品及醫療用途的伊萬茶(иван-чая)的條件及前景進行了有效溝通。
馬來西亞食品條例修訂一覽(一)食品標簽
為進一步完善馬來西亞食品法規體系,使其更好的與國際相要求接軌,促進各國間的貿易往來,馬來西亞衛生部于2020年7月22日,發布《食品條例3號修正案》(P.U. (A) 209/2020)和《食品條例4號修正案》(P.U. (A) 209/2020)。本次修訂是近10年來馬來西亞對《食品條例》中的內容改動較大的一次,主要涉及食品標簽、食品添加劑和農藥殘留相關內容的修訂。為使向馬來西亞出口的企業及時了解馬來西亞的法規動態,食品伙伴網將按照食品標簽通用要求、營養標簽、食品添加劑和農藥殘留四個方面逐一為大家解讀,希望從技術層面給相關企業指導。(食品伙伴網)
點評:本次對食品通用標簽要求的修訂,食品通用標簽的修訂主要規范了沒有通用名稱的配料的標示要求;明確了如果食品中含有過敏原成分就需要進行標示;新增食品配料定量標示相關的規定;更加細化了在標簽中應如何標示食品中添加劑;為原產國如何標示劃定了界限;新增最大表面積小于10cm2包裝的豁免條件;更加明確了食品中特定詞語的限制使用條件。食品伙伴網提醒相關企業密切關注法規修訂動態,及時更新產品標簽,使之更符合馬來西亞市法規要求。食品伙伴網后續會就馬來西亞營養標簽法規的修訂繼續為大家解讀分享。
破1.8億!中國成俄羅斯肉類產品最大海外出口市場
俄羅斯商業咨詢中心(RBC)7月28日最新報道:中國已超越烏克蘭而成為俄羅斯最大的肉類出口市場。2020年上半年,俄羅斯45%肉類產品銷往中國大陸(出口額高達1.8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66億元),另有9%肉類產品出口至中國香港地區。(食品伙伴網)
點評:俄羅斯商業咨詢分析稱:2020年1月份以來中國為俄羅斯禽肉出口商開啟“綠燈”且允許俄冷凍牛肉輸華為俄羅斯肉類出口中國快速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
俄羅斯宣布解除我國大連某水產企業相關產品的強化實驗室控制措施
俄羅斯聯邦獸醫與植物衛生監督局7月29日官網報道:該局當日在官網發布№ ФС-АРв-7/3345-7號指令,宣布即日起解除自2020年4月29日起對我國大連某水產企業相關產品實施的強化實驗室控制。(食品伙伴網)
點評:指令指出:根據歐亞經濟委員會理事會第94號決議《對獸醫管控產品進行聯合檢查的統一程序規定》已完成對上述企業的強化實驗室檢測事宜。
三、食品科技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牧醫所優質功能畜產品創新團隊發現去勢改善羊肉風味
近日,優質功能畜產品創新團隊研究發現去勢能夠增強羊肉脂肪香味和青草香味,有助于提升羊肉的市場接受度,研究結果為優質羊肉生產提供了支持。(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肉羊遺傳育種創新團隊揭示綿羊多羔分子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肉羊遺傳育種創新團隊采用轉錄組和蛋白組學方法對無FecB突變且產羔數存在顯著差異的小尾寒羊子宮進行聯合分析,發現并鑒定了多個與綿羊多羔性狀相關的關鍵基因及信號通路。(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斑點叉尾鮰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防控指導意見
為有效提升斑點叉尾鮰質量安全水平,提高病蟲害防控效果,減少漁藥的使用量,根據斑點叉尾鮰病蟲害發生規律和斑點叉尾鮰生長特性,經特色淡水魚產業體系質量安全與營養品質評價崗位多年試驗研究,集成形成的斑點叉尾鮰病蟲害“三段法”綠色防控技術。現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質量與標準研究中心聯合長江水產研究所,形成斑點叉尾鮰質量安全風險防控措施。(農民日報)
四川育成鎘低積累雜交水稻新品種
在四川省農作物育種攻關等科技計劃支持下,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所等單位經過多年攻關,在鎘(Cd)低積累水稻親本創制與品種選育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日期:20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