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繁殖性能的特點

   2014-06-17 950
核心提示:1、季節性:鵝繁殖存在明顯的季節性,絕大多數品種在氣溫升高、日照延長的6-9月間,卵黃生長和排卵都停止,接著卵巢萎縮,進入休

1、季節性:鵝繁殖存在明顯的季節性,絕大多數品種在氣溫升高、日照延長的6-9月間,卵黃生長和排卵都停止,接著卵巢萎縮,進入休產期,直至秋末天氣轉涼時才開產。主要產蛋期在冬春兩季,即9-10月開始至次年4-5月結束。

2、就巢性(懶抱性):我國鵝種一般就巢性很強,除四川白鵝、太湖鵝、豁眼鵝、籽鵝等品種外,絕大多數大中型鵝種及部分小型鵝種都有懶抱性,在一個繁殖周期中,每產一窩蛋(約8-12個)后,就要停產抱窩,直至小鵝孵出。

3、擇偶性:在小群飼養時,每只公鵝常與幾只固定的母鵝配種,當重新組群后,公鵝與不熟識的母鵝互相分離,互不交配,這在年齡較大的種鵝中更為突出。在不同個體、品種、年齡和群體之間都有選擇性,這一特性嚴重影響受精率。因此,組群要早,讓它們年輕時就生活在一起,產生“感情”,形成默契,能提高受精率。但不同品種擇偶性的嚴格程度是有差異的。大群飼養則擇偶性下降。

4、遲熟性:鵝是長壽動物,成熟期和利用年限都比較長。一般中小型鵝的性成熟期為6-8個月,大型鵝種則更長。母鵝利用年限一般可達5年左右,公鵝也可以利用3年以上。





 
標簽: 繁殖 性能 特點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