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羔羊“爛嘴病”的治療

   2014-02-12 767
核心提示:未斷奶的羔羊常在嘴角、唇黏膜、齒齦上發生散發性的小紅斑,并逐漸發展成丘疹或小結節,繼而形成水皰或膿皰,此后相互融合,痂不

未斷奶的羔羊常在嘴角、唇黏膜、齒齦上發生散發性的小紅斑,并逐漸發展成丘疹或小結節,繼而形成水皰或膿皰,此后相互融合,痂不斷增厚,部分或整個口唇外翻,呈桑葚狀隆起,后變為黑褐色痂塊,這就是俗稱的“爛嘴病”。

羔羊群中一經發現病例,應連同母羊一起送到隔離舍隔離,并由專人護理。對原羊舍和其他羔羊舍一般使用百毒殺、菌毒滅、甲酚皂等用噴霧器對舍內環境、食槽、用具、墻壁等進行徹底消毒。飼養人員應禁止串圈,獸醫人員也應用羊治療。隔離舍應用燒堿溶液消毒,每天1次(不能帶羊消毒)。

對已患病的羔羊可用下列方法治療:(1)母羊乳頭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后再讓羔羊吃乳,并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讓羔羊自由飲用。(2)給羔羊注射聚肌胞注射液,一次2毫克,隔日使用1次。(3)羔羊流涎較多時,可用2%的硼酸溶液進行沖洗,每天2~4次。(4)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涂抹口腔,一日3次。(5)繼發感染者用青霉素80萬單位、5%的葡萄糖20毫升靜脈注射,每天2次。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