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型母豬繁殖力低的原因

   2013-10-14 459
核心提示:瘦肉型豬繁殖力低,常使一些飼養戶感到困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九個方面原因: 一、能量飼料過多,蛋白質飼料不足 豬養得過肥
瘦肉型豬繁殖力低,常使一些飼養戶感到困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九個方面原因:

一、能量飼料過多,蛋白質飼料不足

豬養得過肥,卵泡的形成和排出困難,而蛋白質飼料供應不足,特別是動物性飼料嚴重缺乏,從而導致繁殖力低。應酌量減少能量飼料,使其膘情降至中等偏下的水平,在飼料中加入3%~5%的優質魚粉或其他動物性飼料,則可提高其繁殖力。

二、長期單純飼喂精料,青綠飼料缺乏

由于缺乏青料,導致維生素缺乏,特別是缺乏維生素A和E,使公豬精液質量下降,母豬排卵減少,甚至不孕。加喂新鮮幼嫩青綠飼料,則可提高繁殖力。

三、礦物質缺乏,特別是鈣磷缺乏或比例不當

公豬精子畸形,母豬卵子難以形成,或發生死胎和流產。應對飼料的鈣磷含量進行核算,按需加入骨粉或磷酸氫鈣,一般用量為1%~3%,其繁殖力可恢復正常。

四、長期禁錮、缺乏運動和陽光

缺乏運動則血液循環不通暢,新陳代謝不旺盛;缺乏陽光,則影響鈣磷的吸收和利用,精、卵細胞形成困難,繁殖力降低。經常運動、曬太陽,便可提高繁殖力。

五、哺乳期過長,導致母豬體質過度耗損

我國傳統飼養母豬常在仔豬達50~60日齡才斷奶,母豬體質過度耗損,斷奶后,常需20天甚至2~3個月才發情配種,每年只產1.8~2窩。若在仔豬達5~6日齡就教其采食,30~35日齡大量采食配合飼料時便可斷奶,斷奶后7~10天即有90%以上的母豬可發情配種,則每年可產2.2%~2.3%窩,仔豬數可增加15%~20%。

六、長期隔離飼養,缺乏異性刺激

可把公豬放進母豬欄內,通過公豬的逗弄、追逐、爬胯等對母豬的刺激,或肌肉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單位,可促使母豬卵泡形成、排卵和發情。

七、夏天無防暑降溫設施

種豬最適宜的環境溫度為15℃~22℃,在這個氣溫下,繁殖力強,產仔多,泌乳量高。所以,夏天必須搭棚遮蔭,或進行淋浴降溫,才能維持其正常的繁殖機能。

八、近親繁殖近

近親繁殖豬的生命力和繁殖性能都很差,產仔少,且常出現畸形、死胚、流產及身體缺陷的仔豬。

九、年老、性功能衰退

母豬的繁殖力以第2~4胎的仔豬最多,生長發育也最好,從第5胎開始逐漸衰老退化,一般產完第6胎后就要淘汰。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