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苗白頭白嘴病的防治

   2008-07-01 518
核心提示:魚苗白頭白嘴病是由粘細菌侵染而引起。病魚從吻端到眼球的一段皮膚失去正常顏色,變成乳白色,在池邊水面觀察游動的病魚,可見


    魚苗白頭白嘴病是由粘細菌侵染而引起。病魚從吻端到眼球的一段皮膚失去正常顏色,變成乳白色,在池邊水面觀察游動的病魚,可見“白頭白嘴”的癥狀。病魚唇腫脹,張閉失靈,呼吸困難。口周圍的皮膚潰爛,有絮狀物粘附其上。病魚體瘦,色較黑,有氣無力地浮游在下風近岸水面,對人、聲音等反應極遲鈍,不久即死亡。該病是危害夏花魚種的嚴重病害之一,尤其是對草魚危害極大。

    防治措施:

    1、徹底清塘,每畝用生石灰150公斤消毒。

    2、培育過程保持水質清潔,不施未經充分發酵的糞肥。

    3、培育過程中,注意做好“四消”(即池塘、魚體、飼料和食場、工具的消毒)工作。

    4、理密養,及時分池。魚苗經20天飼養,即要分池,降低池內密度,可有效控制該病的發生。

    5、發病魚池,潑灑0.25ppm“強氯精”,一天一次,連潑兩天。



 
標簽: 魚苗 白嘴病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