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評審流程有哪些?

   2023-03-22 774
核心提示:一、管理評審計劃一般在評審前的3~4周,由管理者代表編制《管理評審計劃》,經總經理批準后下發至參加人員。《管理評審計劃》包括……(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一、管理評審計劃


一般在評審前的3~4周,由管理者代表編制《管理評審計劃》,經總經理批準后下發至參加人員。《管理評審計劃》包括以下內容:1. 評審目的2. 評審內容3. 評審方式4. 評審的參加人員5. 評審的時間安排6. 評審輸入的準備。




二、評審輸入的準備


1. 評審輸入(ISO9001:2015)應考慮下列內容:
a)以往管理評審所采取措施的情況
b)與質量管理體系相關的內外部因素變化
c)下列有關質量管理體系績效和性的信息,包括其趨勢:
1)顧客滿意和有關相方的反饋
2)質量目標的實現程度
3)過程績效以及產品和服務的合格情況
4)不合格及糾正措施
5)監視和測量結果
6)審核結果
7)外部供方的績效
d)資源的充分性
e)應對風險和機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見 6.1)
f)改進的機會。
管理評審輸入補充(IATF16949要求-灰色字體)
a) 不良質量成本(內部和外部不符合成本)
b) 過程有效性的衡量
c) 過程效率的衡量
d) 產品符合性
e) 對現有操作更改和新設施或產品進行的制造可行性評估(見第 7.1.3.1條)
f) 顧客滿意(見 ISO9001第9.1.2條)
g) 對照維護目標的績效評審(見8.5.1.5條)
h) 保修績效(在適用情況下)
i) 顧客計分卡評審(在適用情況下)
j) 通過風險分析(如 FMEA) 識別的潛在使用現場失效標識
k) 實際使用現場失效及其對環境和安全的影響l)產品和過程的設計和開發期間特定階段測量的確定和分析報告(見8.3.4.1條)。




三、各部門管理評審報告的主要內容


管理評審輸入應包含在有關部門/人員準備的報告中,這些報告一般應在管理評審會議2周前交給管理者代表。可將多份報告的內容匯總在一份報告里。現以以下例子(通常情況)說明這些報告的內容:


1. 品質部


· 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情況報告(關于來料、制程、成品及客訴等)


· 產品質量統計分析報告(包括產品合格率、重大質量事故、客戶退貨等情況)


· 不良質量成本(應由生產部、品質部等提供相關數據,由財務成本部負責統計不良質量成本,但實際上較多公司財務部未定義這個職能,或已定義未執行)


· 保修績效(針對向客戶承諾過產品保修的情況,如果沒有可忽略。該內容也可由售后服務部提供)


· 顧客記分卡評審報告(通常較知名的客戶會每月、每季或每年給供應商就質量、交付等情況評分。如果沒有,此項可忽略)


· 改進建議、本部門質量目標實施情況報告(包括趨勢、過程績效等。下同)


(注:改進建議可涉及到組織結構、體系、過程、產品、文件、資源配置等方面。下同)




2. 研發部


· 新產品開發情況報告


· 產品改進落實情況報告


· 新產品開發特定階段(按APQP前4個階段)評審匯總報告。


· 通過風險分析(如 FMEA) 識別的潛在使用現場失效標識(此項要報告的內容是,通過FMEA分析,識別出產品在某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失效,但出于成本考慮,暫不對該潛在失效進行處理,僅對此備案或標識。)


· 實際使用現場失效及其對環境和安全的影響


· 改進建議、本部門質量目標實施情況報告




3. 生產技術部(PE)


· 生產過程監視和測量情況報告(包括特殊過程的確認及監控情況,生產過程的能力、趨勢分析等)


· 對現有操作更改和新設施或產品進行的制造可行性評估


· 改進建議、本部門質量目標實施情況報告




4. 設備部


· 設備維修保養情況報告


· 設備維護目標的績效評審報告


· 改進建議、本部門質量目標實施情況報告




5. 生產部


· 生產計劃的執行情況報告


· 生產成本、物料耗損情況報告


· 生產現場控制情況報告


· 工藝紀律執行情況報告


· 改進建議、本部門質量目標實施情況報告




6. 倉庫


§ 倉庫管理、產品貯存狀況報告


§ 改進建議、本部門質量目標實施情況報告




7. 采購部


· 供應商業績情況報告


· 改進建議、本部門質量目標實施情況報告




8. 人事行政部


· 組織機構、職責分配、人力資源的總體分析報告


· 人員培訓情況報告


· 改進建議(包括員工合理化建議)、本部門質量目標實施情況報告




9. 業務部/銷售部


· 服務情況報告(包括顧客的滿意度、顧客投訴處理的情況以及顧客反饋的其他信息等)


· 本年度銷售及市場分析報告(包括市場環境的變化等)


· 合同的執行狀況報告


· 新產品開發建議


· 改進建議、本部門質量目標實施情況報告  




10. 總經理


必要時,總經理就企業實力(市場占有率、社會信譽、開發能力、管理水平)的評價、企業發展戰略、營銷策略的要求提交報告




11. 管理者代表(部分內容可能由體系人員提供)


管理者代表對各部門提交的報告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編寫“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總結報告”,內容包括:


· 公司質量方針、目標實施情況


· 過程有效性和效率的衡量


· 上次管理評審跟蹤措施的落實情況和效果評價


· 內、外部質量審核的總結及分析


· 應對風險和機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報告(如條件允許,建議該內容每個部門都提供)


· 質量體系文件的變動、組織結構的變動以及其他內外部環境的變化


· 改進建議




四、召開管理評審會


管理評審一般以會議形式,按管理計劃進行,由總經理主持


1. 評審內容


評審人員對所提交的報告進行逐項分析并進行評價


2. 總經理總結評審結果


a. 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結論。
b. 組織機構是否需要調整,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是否需要改進?
c. 質量體系文件是否需要修改?
d. 資源配備是否充足,是否需要調整增加?
e. 產品是否需要改進?
f. 質量方針、目標是否適宜?是否需要修改?
g. 提出相應的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要求。




五、評審報告


管理評審報告結束后,由管理者代表編寫出“管理評審報告”,經總經理批準后下發各有關部門。


管理評審報告的內容:


1. 評審目的。
2. 評審日期。
3. 組織人、參加人員。
4. 評審內容。
5. 評審結論(含評審輸出的內容)。
包括:a.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結論。
b.組織機構是否需要調整。
c.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主要指質量手冊、程序文件)是否需要修改。
d.資源配備是否充足,是否需要調整增加。
e.質量方針、目標是否適宜?是否需要修改。
f.需要對體系、過程、產品實施改進的要求。




六、管理評審的后續管理


管理者代表組織有關部門對管理評審中的改進措施進行跟蹤驗證。 



 
標簽: 管理評審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檢驗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檢驗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