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面對的是產品,不同的產品執行的標準不同,使用的檢測方法也不同。對于執行標準明確的產品,直接選取標準中的檢測方法即可。
實際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大量的非標產品,尤其是委托檢驗時,需要與客戶溝通,采用滿足客戶需求并適用于所進行的檢測的方法。
當客戶未指定所用方法時,實驗室應從國際、區域或國家、行業標準中發布的,或由知名的技術組織或有關科學書籍和期刊公布的,或由設備制造商指定的方法中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
實驗室制定的或采用的檢測方法如能滿足預期用途并經過確認也可使用。對于這樣的溝通一定要有記錄備查,客戶的要求與送檢樣品的任何差異,應在檢測開始之前得到解決,并且應得到實驗室和客戶雙方的接受。如果客戶的要求,實驗室的能力和資源無法滿足,則應對客戶說明。
檢測人員每個實測原始數據都寫上,不得只寫諸如平均值等最終結果。文字要填寫具體內容,不得只寫符合/不符合或合格/不合格。對原始記錄不得隨意涂改,如確系需要修改的,應先用橫線將錯誤橫向劃去(被劃改的內容仍應清晰可見),再把正確值填寫在其旁邊。對記錄的所有改動都應在劃改處有修改人的簽名或印章。
檢測后需要進行計算的數據,若產品標準有相關規定,應按照產品標準要求進行計算;若產品標準中無相關規定,則應按照GB8170《數值修約規則》的要求進行計算。
結果判定是用檢驗所得的測定值或其計算值與標準規定的極限值進行比較。對檢驗結果的判定,若產品標準有相關規定,應按照產品標準要求進行判定;若標準中無明確規定的,可按照GB1250《極限數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進行判定。
CANS要求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應進行校準或核查,還要求設備在使用前應進行核查和/或校準。期間核查是在兩次校準或檢定之間的時間內,使用適當的校核方法,以相適應的核查標準進行檢查,以確保在用設備在使用期間一直維持良好狀態,并獲得最佳測量能力,證明檢測結果的置信度,增強實驗室對在用檢測設備保持良好狀態的自信心。
實驗室首先應根據自身從事檢測工作的性質,制定不同人員的能力需求,然后按照能力需求對每個從事檢測的人員從接受教育程度、經過的培訓、實際工作經歷和可證明其技能方面進行資格確認,確認符合條件的人員,發給其相應崗位的資格證書。
只有具有資格證書的人員才能從事資格證書范圍內的檢驗工作,包括原始記錄的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