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飯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米飯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人體容易消化吸收具有健胃消食功效。其實除了這些,在米飯中加點兒料,很多久治不愈的毛病也能潛移默化的解決掉。特別是中老年人,可以多學著做哦。
功效一、香甜軟糯促消化
做法:蒸米飯加點醋
醋的功效非常多,能消食開胃,散瘀血,收斂止瀉,**。用于油膩食積,消化不良,喜食酸物,或腹瀉;食魚肉菜蕈引起的腸胃不適;**性肝炎。對于消化不好的老年人來說,吃這樣的米飯,會很好消化,可以減輕腸道的負擔。另外醋還能消除疲勞、預防衰老、美容護膚。
平時怕酸不愛吃醋的人,可以嘗試加在米飯里,酸味會減少很多,還可使蒸出來的米飯香氣四溢、粒粒晶瑩,松軟可口。
功效二、凈化血液降血脂
做法:一把糙米和黑米
糙米是指除了外殼之外都保留的全谷粒,即含有皮層、糊粉層和胚芽的米。由于口感較粗,質地緊密,煮起來也比較費時,但是糙米的營養價值比精白米高。無論是對于高血脂還是糖尿病來說,都是**的主食選擇。在降低膽固醇、調節血糖的同時,對于心臟和其他各個**的保護作用不可忽視。另外,其有助于新陳代謝,對于凈化血液、預**癥、健腦都大有益處。
大米由于過度的精加工,其*有營養的部分被打磨機脫去。而黑米剛好能夠填補這個空缺,其B族維生素含量是普通大米的4倍左右。維生素B族又是目前我們精細飲食習慣中極為缺少的。
現在人的生活節奏加快,活動量少,很容易犯上高血脂等血液病。特別是經常有應酬和飲食偏油膩的人,可以在家中常備糙米和黑米,加在米飯里,好吃又健康。
功效三、平穩血壓養五臟
做法:米飯中加點兒豆
無論是黑豆、紅豆、豌豆、運動還是大豆,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是很好的蛋白質和礦物質的來源。
而豆類中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鉀鈣鎂等礦物質,對于平衡血脂,穩定血壓保護心臟,預防冠心病來說,尤為適合。
豆子的顏色各異,這從中醫角度看,就對應著不同的臟器。比如:
紅豆入心,被李時珍稱為“心之谷”;
黑豆入腎,是日常補腎的*安全的食品;
綠豆入肝,可清肝明目降火**……
因此,更年期或者心陰虛,平時容易心煩氣躁的可以加點紅豆;腎虛,比如好多女孩子十分畏寒怕冷,或者經常腰酸疲累,可以加點黑豆;而電腦族、學生族等用眼較多的人群可以多加點綠豆……
功效四、健脾和胃保心臟
做法:白飯里面加把“麥”
這里說的麥,是大麥和燕麥。大麥入脾胃二經,可和胃,寬腸,利水。有消化不良、小便黃、脾虛等情況,可以適量多吃。
燕麥是各國都推薦的保護心臟和血管、對付糖尿病、**延壽的食物。其在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的“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中位列第五,是**上榜的谷類。相信很多人早餐也經常沖泡燕麥片吃,以后也可以放在米飯里試試。
子欲養而親不待,或許我們迫于生活壓力不能常伴父母左右,但接觸網絡更多的我們,可以多留意一些養生和治病的方法,教給他們,也算全了我們做兒女的一點孝心。祝愿天下父母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