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每個人每天必不可少的東西。那么,您知道食鹽是怎么來的嗎?食鹽的作用有哪些呢?下面,中國糧油調味品招商網小編就來為您介紹一下食鹽是怎么來的以及食鹽的作用。
食鹽是怎么來的
**步,集鹵蒸發。將老灘水、滹沱水或木盤水經人力、畜力等數級揚水至蒸發畦,運用“一步一卡”法,借太陽輻射和風力進行自然蒸發。
**步,過“籮”除雜。利用產鹽過程中結晶出來的鹽板作為“籮”,待蒸發畦中的鹵水“發模糊”,析出大量白鈉鎂礬沉淀,對產鹽鹵水起到除雜和提純效果。
第三步,儲鹵。將經過四至六次過“籮”,*后一次經過“凈化籮”后的鹵水提送到儲鹵畦渾存,為產鹽作原料儲備。
第四步,結晶。運城鹽池的結晶畦底為鹽板。先往結晶畦中加入極少量淡水,目的是降低新生鹽茬與鹽板的粘合度,使結晶出來的池鹽同鹽板的結合變得疏松,然后將儲鹵畦中的飽和鹵水灌進結晶畦中,使得大量“光滑、堅實、透明、發青”的***晶體不斷析出,一般5-7天為一個結晶過程。
第五步,鏟出。利用鹽鏟(俗稱和尚鏟),用人工將鹽從鹽板上鏟下成堆,再轉送到鹽料堆上。
食鹽的作用
食鹽是人們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成人體內所含鈉離子的總量約為60 g,其中 80%存在于細胞外液,即在血漿和細胞間液中。*離子也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鈉離子和*離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下列幾點:
1.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
Na和Cl是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K和HPO4是維持細胞內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在細胞外液的陽離子總量中,Na占90%以上,在陰離子總量中,Cl占70%左右。所以,食鹽在維持滲透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人體內水的動向。
2.參與體內酸堿平衡的調節
由Na和HCO3形成的碳酸**,在血液中有緩沖作用。Cl與HCO3在血漿和血紅細胞之間也有一種平衡,當HCO3從血紅細胞滲透出來的時候,血紅細胞中陰離子減少,Cl就進入血紅細胞中,以維持電性的平衡。反之,也是這樣。
3.*離子在體內參與胃酸的生成
胃液呈強酸性,pH約為0.9~1.5,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鹽酸和粘液。胃體腺中的壁細胞能夠分泌鹽酸。壁細胞把HCO3輸入血液,而分泌出H輸入胃液。這時Cl從血液中經壁細胞進入胃液,以保持電性平衡。這樣強的鹽酸在胃里為什么能夠不侵蝕胃壁呢?因為胃體腺里有一種粘液細胞,分泌出來的粘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層約l mm~1.5 mm厚的粘液層,這粘液層常被稱為胃粘膜的屏障,在酸的侵襲下,胃粘膜不致被消化酶所消化而形成潰瘍。但飲酒會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往往增大引起胃潰瘍的可能性。
此外,食鹽在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上也有作用。 當細胞外液大量損失(如流血過多、出汗過多)或食物里缺乏食鹽時,體內鈉離子的含量減少,鉀離子從細胞進入血液,會發生血液變濃、尿少、皮膚變黃等病癥。 人體對食鹽的需要量一般為每人每天3 g~5 g。由于生活習慣和口味不同,實際食鹽的攝入量因人因地有較大差別,我國一般人每天約進食食鹽10 g~15 g。
以上就是中國糧油調味品招商網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食鹽是怎么來的以及食鹽的作用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