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麥菜,菊科窩筍屬,為一年生或二年生木本植物葉用窩筍(Lactucasativua),服用一部分為其葉球或葉子,別名葉用窩筍、包生菜、干金菜、白苣、石苣、慕斯蛋糕剝等。油麥菜按茶葉的顏色可以分成綠油麥菜和紫生菜;按其生長發育情況區別有散葉油麥菜和結球生菜。它是在我國原生態蔬菜水果,之后傳到歐美國家及全球,是由窩筍繼承出去的一個變異,以質嫩、葉潤光亮者優,中國各省均有種植。微生物成份經測量,每100克能食油麥菜含能源12大卡,水份94.5克,蛋白0.6克,人體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化合物2.4克,膳食纖維素1.2克,還含胡羅卜素、尼克酸,維生素D、Bi、B2、C、P及鈣、磷、鐵、鉀、鎂等。
功效作用
1.性味歸經
油麥菜,味道微苦,性涼;歸胃、腸經。
2.醫藥學經典
《藥典》:“清肝利膽、健脾養胃。”
3.中醫辨證
油麥菜味道微苦,寒性,可適用熱毒、瘡腫、口干等。
4.當代科學研究
油麥菜葉莖中帶有窩筍素,故味有點苦,具備止痛摧眠、減少膽固醇、醫治神經衰弱等作用;油麥菜中帶有甘露醇等成分,有有利排尿和推動血液循環系統的功效;性性平,有清熱**爽神之作用;油麥菜還能保護肝臟,推動膽液產生,避免膽液瘀積,合理防止膽石癥和膽囊炎。此外,油麥菜還能消除腸**累積,避免便秘。
服用留意與忌諱群體
(1)如熟吃油麥菜,不能過煮變爛,因油麥菜中抗****感染和**低干擾素栓誘生劑在100℃溫度下即被毀壞。
(2)油麥菜特性寒性,尿頻尿急、胃寒的人應少吃。
(3)油麥菜對***極其比較敏感,貯藏時要杜絕蘋果、香蕉蘋果、梨,以防引起赤褐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