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的零食有很多種,有些零食吃了對健康有好處,有些則不利于健康。那么哪些零食是健康零食,那些零食是非健康零食呢?專家表示這得根據(jù)零食的成分表來辨別。
近日網(wǎng)上熱傳一份好壞零食一覽表,將果凍、薯片、爆米花、水果糖和棒棒糖、果脯和蜜餞、話梅、方便面、餅干、泡泡糖、膨化食品等歸為“10種不好的零食”,理由大多為這些零食營養(yǎng)價值低、添加劑含量高,容易導致肥胖。
同時將葵花籽(可養(yǎng)顏)、花生(能防皮膚病)、核桃(可秀甲)、大棗(預防壞血病)、南瓜子和開心果(令人精神抖擻)、奶糖(含糖、鈣)、巧克力(令人心情愉悅)、芝麻糊(烏發(fā)潤發(fā))、葡萄干()、薄荷糖(潤喉除口臭)、牛肉干和魚片(富含蛋白質(zhì)、鐵、鋅),劃分為“15種比較好的零食”,認為這些大多含有一定的維生素或膳食纖維,對人體有一定幫助。
公共**營養(yǎng)師柳耀紅介紹,這些零食劃分大體正確,可作為“零食一族”的參照。他說,判斷零食或飲料是“好壞”其實很簡單,只要看它的成分表就可以。
“垃圾食品一般有‘四高’高脂紡、高熱量、高鈉、高糖,還有‘三低’即低蛋白、低纖維、低維生素。”柳耀紅說,對著食品成分表看,如果符合“四高”的一般可被劃分為“不好零食”。他說,人體七大營養(yǎng)素即水、糖、蛋白、脂肪、維生素、礦物質(zhì)及纖維。但就目前人們的飲食營養(yǎng)攝入而言,脂肪和熱量(包括糖)偏多,優(yōu)質(zhì)蛋白、維生素和纖維素則偏少。
他舉例稱,果脯、話梅類零食不僅添加劑多且含鈉高,當人體攝入過多的鹽或鈉容易加重腎臟負擔,引發(fā)高血壓。不過,葡萄干有別于它們,因為其糖分雖多,但“多為果糖,而非人工添加的糖分,比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