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2012 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的數據顯示,65% 的成年居民食鹽攝入超過了 6 克的每日推薦量。
換句話說就是:全國一半以上的人,鹽都吃得太多了!你可能也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可能覺得,自己吃得并不咸,鹽怎么會超標?因為.......除了鹽之外,很多食物中都有著不那么咸的「隱形鹽」。
所以,想要成功減鹽,不僅要少吃咸,還要注意很重要的一點:凡是含有鈉的都是鹽。
「隱形鹽」都藏在哪兒?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建議,成人每天的鹽攝入量不應超過 6 克,大約相當于 2 358 毫克鈉,如果想要預防高血壓,那鈉*好不要超過 2 000 毫克。
限鹽,準確來說,應該限「鈉」。大家請記住一個簡單的公式:1 克鹽 ≈ 400 毫克鈉。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各種食物到底藏有多少「隱形鹽」吧。
1. 各種調味品、醬料
例如豆瓣醬、辣椒醬、甜面醬……
它們在制作過程中都會加入大量的鹽來腌制、調味,雖然它們的名字里沒有「鹽」,但可是實打實的含鈉大戶。
例如某品牌的豆瓣醬,一勺(15 克)含有 619 毫克鈉,約等于吃了 1.5 克鹽。
調味用的味精、雞精也不容忽視。
味精和雞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鳥苷酸鈉等,堪稱鮮味的「帶鹽人」。
5 克雞精中含有 1 000 毫克的鈉相當于 2.5 克鹽
做菜時喜歡雞精、味精、鹽......各種調料都放一點的人,真的要小心了。
2. 酸酸甜甜的食物,鈉特別多
因為有其他味道遮掩,所以有些食物的咸味并不明顯,不知不覺中會吃進去很多鈉,這也算是非常常見的「隱形鹽」。
*典型的代表就是:涼果蜜餞,以及餅干點心類。
100 克某老梅干的鈉含量簡直驚人相當于含有 27 克鹽
3. 各種含有鈉的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有很多種,其中很多都是含有鈉的。
例如能夠產氣泡的碳酸**(小蘇打),是*常見的膨松劑和酸度中和劑。
它可以用來改善食物口感,油條、餅干,制作點心、蛋糕的自發粉、泡打粉,還有蘇打水,甚至蒸饅頭、做面包……都少不了它。
一聽 330 毫升的蘇打水中有 40 毫克鈉相當于 0.1 克鹽
此外,含有鈉的食品添加劑還有:
能防腐、發色的亞*酸鈉,常用于加工肉制品中;
可以保水的聚磷酸鈉,常見于茶飲料、肉制品等;
用于調節酸度,改善風味的檸檬酸鈉,常見于飲料;
還有焦亞**鈉、苯**鈉、脫氫**鈉……
種類實在太多,想要全部記住真的不可能。所以......
控鹽,一定要看鈉含量
控制吃鹽量,不僅要看有沒有放鹽,更靠譜的做法是:把包裝袋翻過來,看看「營養成分表」里有多少「鈉」。
舉幾個例子:
1 個手掌大小的面包,200 克,215 毫克鈉,約 0.5 克鹽;
1 盒棒狀甜餅干,60 克,152 毫克鈉,約 0.4 克鹽;
2 塊山楂脯,約 25 克,124 毫克鈉,約 0.3 克鹽;
1 個蛋黃派,28 克,53 毫克鈉,約 0.1 克鹽;
......
零零總總算下來,還沒吃飯,就已經吃掉了 1~2 克鹽了。
如果養成了看營養成分表看的習慣,慢慢的,你就會對各種食物的含鹽量,做到心里有數了。
每天吃多少鈉,才不會超標?
看了上面的各種藏在食物里隱形鹽,你還敢說自己的鹽攝入量沒有超標嗎?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點鹽炒菜,根本不夠用……
做菜時候要小心油鹽醬醋,零食又有額外的鈉,怎么辦?
*關鍵的就是養成清淡的口味,你可以這樣做:
少吃或不吃各種重口零食,學會看營養成分表,少吃「隱形鹽」;
減少在餐館吃飯的頻率。有研究顯示,僅一頓桌餐的鈉攝入量就已經超過了**的推薦量;
自己做飯時,油鹽醬醋都要少放,嘗試用各種香料來豐富菜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