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魚糯米粥
作法:草魚1-2條,檽米30-45克,生姜片適當,煮粥服食。熬粥時好將沙布縫成袋狀,把草魚裝進與檽米同煮,以防魚骨頭掉進粥里。
作用:檽米一樣能益氣、緩中合胃;草魚有和胃實腸、通陰利濕之功能。該粥品可做為病后氣血虛飲食搭配調理法,特別是在合適脾虛食欲不佳、削瘦困乏等癥。
2.土豆粥
作法:將馬鈴薯清洗,剁碎。馬鈴薯與適度的水一同下鍋,煮至稠粥狀。服時加純蜂蜜。
作用:中醫學覺得,馬鈴薯和胃調變、健脾益氣,能在一定水平上做到滋補腸胃、減輕胃部疼痛的功效。
3.甘松粥
作法:甘松5克,梗米50克。先煎甘松取汁,去渣;梗米此外熬粥,快熬成時,添加甘松汁,略微燒開就可以。
作用:理氣健脾開胃,彭中止疼。甘松味辛、甘,溫性,有理氣止痛,醒脾健胃消食的功效;梗米味甘、性溫,能益脾和胃。甘松同米煮為稀飯,食香粥甜,有治胃作用。
4.淮山藥桂圓粥
作法:梗米清洗干凈,泡好預留;淮山藥刮洗干凈,切割成小片狀;龍眼肉、荔枝肉、五味子均清洗預留;鍋中添加約1000ml涼水,將梗米、淮山藥、龍眼肉、荔枝肉、五味子一起放進,用小火煎煮;待米爛粥稠時,用白砂糖調好味,稍燜一會兒就可以。
作用:淮山藥桂圓粥結合了淮山藥、干桂圓、梗米、桂圓、荔技的營養成分,其健胃消食與養胃作用顯著,是一種難能可貴的飲食療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