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
那么,我國有哪些調味品屬于國家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呢?
1.輝縣柿子醋
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70年前戰國時期。相傳,趙國名相藺相如年輕求學時,教當地群眾嫁接野生柿子,進行品種改良,釀造柿子醋。如今,藺相如求學的山寨、安葬的墓塚還在,他教百姓種樹釀醋的故事仍在流傳。
2.廣西肉桂
廣西肉桂系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帶地區特產。該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條件,悠久的栽培歷史,傳統的生產農藝和加工工藝,形成了廣西肉桂皮厚、色澤光潤、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藥用和調香料用兼優等特點。
3.漢源花椒
漢源是傳統農業縣,自然條件適宜花椒生長,漢源花椒已有2115年的栽培歷史,漢源花椒更是久負盛名,早在唐朝元和年間(公元806年-820年),漢源花椒就被列為皇室貢品,列貢時間長達1000多年。漢源花椒千粒凈重14.5克左右,其含油多、香氣濃純、麻味足、無怪味,主要成份是揮發性芳香油,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甾醇與不飽和有機酸等,是重要食品調料,果皮種子也可入藥。據中南農學院全國椒區采樣分析,其揮發性芳香油含量達8.56%,遠高于其它產地花椒,其灰分含量僅4.1 8%,又低于其它產地花椒,有“川味花椒**”美稱。
4.先市醬油
先市醬油又名“先市豆油”,以赤水河流域小麥大豆、赤水河水(井水)以及四川井鹽為原料,利用赤水河流域特有天然微生物發酵精釀而成,色澤棕紅,體態澄清,味道鮮美,余味綿長,具有濃郁清香而醇和爽口、成甜適度而鍋煎不糊、掛碗不沾碗、久存而不生花之特點,乃古今至愛的灶上珍品。
5.富順豆花蘸水
富順豆花蘸水色澤紅潤油亮、質地粘糍,半固態醬體混合均勻,馥郁芳香、香氣悅人、爽辣鮮美、回味悠長、誘人垂涎開胃,凝聚“富順豆花”的精華,成為富順地區風味獨特的佐餐調味品而蜚聲中外,深受大江南北消費者喜愛。
6.江津花椒
群山環抱,幾江滋潤的江津孕育了品質優異、風味獨特的江津花椒,其品種葉片多至九葉,故得名“九葉青”。江津花椒果實飽滿、色澤油潤、清香撲鼻、麻味純正,食之可增食欲,是烹飪調味之佳品,更兼有**腎虛耳鳴、明目、殺蟲、祛腳氣之功效。川渝美食,尤以麻辣著稱;而江津花椒,則是麻辣美味的獨特秘訣。
7.溫江醬油
溫江生態環境優越,是大成都的“都市綠肺”,也是***生態示范區和全球國際花園城市。全區植被覆蓋率高,空氣清新,水資源豐富優質,為溫江醬油生產提供了良好條件。溫江醬油采用的生產工藝迄今已有200余年的歷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釀造工藝與溫江獨特的地理、氣候和環境有機結合,生產的醬油具有體態清亮,色澤鮮亮,掛壁,深紅棕色,無沉淀,醬、酯香氣濃郁、口感鮮美醇厚,余味綿長,咸甜適口的特征。
8.漢源花椒油
“漢源花椒油”采用漢源優質花椒,配以植物油精制而成漢源花椒油,根據科學膳食配方,秉承傳**特工藝與現代工業相結合的原則,具有芳香濃郁、麻味純正、純凈爽舌和取之方便的特點。
9.太源井曬醋
太源井曬醋依托166年不變的生產環境優勢,繼承并發揚傳統釀造技藝,利用傳承秘方,選用優質原料,歷經三次發酵兩度曬制精釀而成,是***環保食品。產品具有陳香醇厚,微甜爽口,酸柔汁稠,久存不腐等特征,其自然陳釀產品總酸可達6.50g/lOOmL以上,遠高于國家要求和同類產品。
10.安慶胡玉美蠶豆辣醬
胡玉美家族,原籍徽州婺源縣(今屬江西),早年從休寧縣移居安慶。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胡兆祥在安慶北郊南莊嶺開設 “四美”醬園,1838年在安慶商業中心四牌樓創辦“胡玉美”醬園(“玉美”是店號,既以之志前人創業之艱辛,又寓之以“玉成其美”之意),至今已有181年。“胡玉美醬園”當時的經營品種有黃豆醬、醬油、什錦醬菜、醬黃瓜、醬萵苣等十樣。經過數**的努力,“胡玉美醬園”通過“三進山城”、“數下閩浙”、“東渡扶桑”,在改良傳統制醬、制曲工藝的基礎上,博采眾家之長,于二十世紀初前后創制出了獨具“體稠色艷,味鮮醇厚”特色的安慶蠶豆辣醬。
11.十三香清真調味品
十三香公司位于河南中南部的駐馬店,產品精選多種植物香辛料,經傳統工藝炮制,現代技術精制而成。口味純正,使用方便用于烹調葷素菜,腌制醬菜、泡菜、調制葷素餡類、風味小吃及湯、面類食品。主要工藝:挑選、篩理、除鐵、預粉碎、配料、除鐵、微粉碎、混合、過篩、除鐵、包裝、成品。
12.卓筒井鹽
卓筒井鹽生產使用天然黃鹵,是人體必需的碘、鉀、鋅等天然微量元素營養成分得以完好保留而未被流失,比同類產品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外觀白色,顆粒較***澤均勻。腌菜后咸菜風味咸鮮、色澤鮮亮、清脆爽口。
13.蘇州腐乳(津津牌)
蘇州地區氣候條件溫和,適合各種作物生長,資源的充足給豆制品業發展帶來生機,另外蘇州周邊地區很早已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商業繁榮,經濟交流廣泛,給豆制品業的發展帶來有利契機,蘇式鹵汁豆腐干、腐乳、糕點、蜜餞、糖果逐漸形成具有蘇州茶食小吃的風氣,并成為蘇州特有的茶食文化的一部分。蘇州腐乳色澤鮮艷紅亮、因為加入玫瑰花的緣故香氣特別濃郁、質地細膩軟糯、咸甜爽口。
14.桂林辣椒醬
桂林辣椒醬采用的辣椒原料為產于桂林興安縣的五鄉六鎮、生長在海拔700米以上的云霧山中的桂林興安辣椒,辣椒呈牛角形,顏色鮮艷、肉厚籽少、辣味濃、香味獨特誘人,除富含辣椒素和揮發性芳香油外,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維生素,食后開胃提神,驅寒除濕,增進食欲。用該辣椒原料制成的辣椒醬,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是獨特的佐料佳品,產品質量上乘,是桂林三寶之一。
15.桂林腐乳
桂林腐乳是廣西聞名中外的傳統**食品之一,也是桂林地方特產,具有較高的知名度,被譽為桂林三寶之一。據文史記載,桂林腐乳生產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起源于民間,因其蛋白質豐富,富含多種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和維生素,是老少*喜愛的助食開胃天然調味佳品。桂林腐乳具明顯而嚴格的地域性,無論在國內國際市場,客戶和消費者都認定“桂林腐乳”的招牌,因此,它有著自己的品牌價值和市場潛力。
16.茶卡鹽
茶卡鹽的原料鹽使用天然、無污染的鹽湖鹵水進行洗滌,以茶卡鹽為原料生產的食用鹽系列產品,***純度高、可溶性雜質低,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賴氨酸等氨基酸,有特殊調味效果,具“味咸而甘”口味獨特,不易結塊等特點,特別是在腌制時,使鹽入味快,提高腌制咸菜、醬菜的效果,可縮短腌制時間,改善風味;使腌制后的蔬菜、肉制品松脆可口,口味鮮美,不易變質。
17.山西老陳醋
以高粱麩皮為主要原料,以稻殼和谷殼為輔料,以大麥、豌豆為原料制作的大曲作為糖化發酵劑,經酒精發酵后采用固態**發酵,再經熏醅、陳釀等工藝釀造而成的山西老陳醋。
18.陽江豆豉、陽江姜豉
千百年來,兼具智慧與勇敢的陽江人,繼承了中國豆豉的優良生產工藝。他們就地取材,以本土種植的優質黑豆為原料,采用有鹽常溫發酵法制作,歷經浸泡、蒸煮、制曲、發酵、陽光曬干等20余道繁復工序,耗時40多天精制而成。陽江生產的豆豉,顆粒適中,外形烏黑油潤,皮薄肉多,豉肉松軟,味道鮮美。嘗一口,濃香醇厚,余味綿長,實乃居家旅行、迎來送往的必備品。
19.湟源陳醋
湟源陳醋是以青稞、麩皮為主要原料,加入草果、大香、豆寇、枸杞、黨參等100多種中草藥,經過60多道生產工序,釀出質地濃稠、香味濃郁、冬天不凍、夏天不腐的陳醋。如今,經過技術革新,湟源陳醋在產品質量、外部包裝、花色品種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的改造和提升,開發生產出了保健醋、飲料醋等多種旅游系列產品。
20.中壩口蘑醬油
據史書記載,川北中壩,自古為釀醬之鄉,其品味之冠以北門馮道人所創清香園為屬。中壩地處交通要道,商賈云集,時為商貿集散之地,往來人等喜以“清香園中壩醬油”為饋贈佳品。明末清初,已為聞名遐邇之土特名產。清香園醬園始終堅持用料考究,天然曬露的傳統工藝,精工細釀,所產醬油色澤紅潤剔透,鮮味香醇,渾然天成,故有“**天香”之譽。
21.黎紅鮮花椒油
黎紅鮮花椒油(黎紅牌),系四川五豐黎紅食品有限公司(原漢源三九黎紅食品有限公司)首創產品。是選用具有兩千多年種植史的漢源新鮮花椒,配以綠色食品菜籽油,用自行研發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現代工藝設備、通過微機管控標準,按“用心選料、精心制作、持續改進,不斷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為質量方針精心制作,實施了綠色食品質量追溯碼,實現了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可追溯控制。
22.“臨江寺”腐乳
臨江寺豆瓣有“日曬夜露、下雨加蓋”的制作特點,日曬是使之吸收陽光照射,使其發酵變得柔和化渣;夜露是散去霉氣增加醬香味,下雨加蓋是防止生水浸入,產生雜霉及“生花”,影響衛生。
23.上林八角
上林縣大明山種植八角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百余年樹齡的八角樹隨處可見,而且這些樹長得枝繁葉茂,仍能正常開花結果。據史料記載,大約150年前,上林縣澄泰鄉人黃忠立(1840~1909)被官府追緝隱跡大明山,投身于本縣崠春村下水源莊一武術師門下習武,清同治三年(1864年)到廣東從軍,后以戰功官至右江總兵、左江總兵。黃忠立于1906年從龍州縣引種八角到崠春村,派兵日夜巡視看護八角林,并帶動周邊群眾種植。由于經濟效益高,八角種植迅速在大明山地區蔓延。
24.富順香辣醬
富順香辣醬呈紅褐色,油潤光亮。采用多種植物香辛料按傳統配方,采用獨特工藝調配而成,使產品具有其獨特的復合香味,馥郁芳香,香氣悅人,明顯有別于其它同類調味品。主要原料為富順當地盛產的朝天椒、荊條子椒,因而醬體口感細膩、爽辣可口、回味悠長。醬體混合均勻,質地粘糍,裝瓶后油、料自然分離,層次分明。
25.秦安花椒
秦安花椒果實色澤艷麗,果皮鮮紅,顆粒大,果皮厚,果梗短,成熟時呈濃紅色,麻味醇厚,香氣濃郁,風味獨特;秦安的花椒以顆粒***澤艷、麻味醇、綠色營養而譽滿全國,已成為甘肅乃至西北地區優質花椒生產**縣。
26.頂壇花椒
頂壇青花椒生長在北盤江大峽谷的喀斯特地區,由于該地區具有低海拔、氣溫度、日照長、溫差小等環境特點。以至青花椒在這個地方生長產生變異,結果是產出的頂壇青花椒揮發油(香油)含量比一般青花椒高、香味清爽、醇和。在青花椒中成為上上之品。
27.喀左陳醋
喀左陳醋以傳統工藝精制而成,具有色澤紫褐,甜酸爽口,回味醇厚,久貯不腐之特點。現已形成老陳醋、白醋、枸杞醋、蜜醋、香菇醋、餃子醋、貢醋等系列產品。
28.龍窖腐乳
龍窖腐乳因龍窖山而得名。據考證龍窖山是瑤文化的發源地,位于湖南省臨湘市區東南,以盛產龍窖腐乳出名。臨湘龍窖山屬幕阜山余脈,山林面積10.5萬畝,*高峰海拔1261.1米,山勢高峻、澗深洞長、蜿蜒百里,是為避難秘地、世外桃源。
瑤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少數民族,瑤胞們在這里留下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石文化遺跡。這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瑤族理想家園“千家峒”原來就在湖南臨湘,遺存的大量石磨及古老的大豆物種,正是加工制作腐乳的必須物品,當地美麗傳奇的民間神話,家家戶戶喜做喜食的腐乳為龍窖腐乳披上的歷史的年輪,富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29.高橋陳醋
據《全遼志》記載,高橋陳醋始于明宣宗宣德三年,即一四二八年戊申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了。經過數代釀造大師的傳承與發展,以東北特產的紅高粱為主料,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生物技術,形成了色澤棕褐,濃郁清香,酸甜適口,口味悠長,久存不腐的品質。
30.**砂仁
**砂仁是貴州知名的香料,也是名貴的中藥材。產于“中國砂仁之鄉”貞豐縣,產品具有“圓潤、鮮活、果實飽滿,香氣濃郁獨特”等特點。目前貞豐縣**砂仁種植規模4萬余畝,年產量1萬余噸,是全國*大的砂仁基地,年產值8億元。
31.大名小磨香油
大名小磨香油始創于明朝初年,興盛于清光緒年間至今,已有500多年生產歷史。它以芝麻為原料,用石質小磨和獨特的傳統技藝加工而成,歷史悠久、綠色環保,色澤棗紅、晶瑩透亮,以醇厚柔和、濃郁持久、品味純正,居食用油之首。
32.永豐辣醬
永豐辣醬由辣椒配以小麥、黃豆、糯米等,經過蒸煮、發酵、磨制等生產工藝,孕育了辣醬的鮮艷色澤、辣中帶甜、甘甜醇厚、芳香可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永豐辣醬地方品牌。
33.永川豆豉
外祖母永川豆豉,作為全球*大的毛霉型窖藏豆豉發源地和產地,其釀造技藝已擁有超過370年的歷史。重慶的永川區以生產豆豉而聞名,素有豆豉之鄉的美稱。永川豆豉生產工藝起源于永川家庭作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永川豆豉屬毛霉型豆豉。富含蛋白質和人體所需氨基酸,香氣濃郁,滋味鮮美,即可用于烹飪,也可代菜佐餐,不但營養價值高,又有開胃助食解表祛汗之功效。
34.索多西辣椒醬
索多西辣椒醬是采摘海拔2200米至2600米的西藏昌都市芒康縣索多西鄉等地的優質辣椒,結合現代食品加工技術加工而成的產品。因其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使得索多西辣椒醬具有色澤鮮紅明亮、無農藥殘留、口感辣而不燥、不傷腸胃的質量特色。
35.三原小磨香油
三原小磨香油,始自清代,距今約三百年歷史。三原小磨香油采用當地生產的優質芝麻,以手工生產為主,經篩選、漂洗、炒籽、揚煙、磨漿、兌漿攪油、振蕩搖油、毛油處理等多道生產工序,才能生產出純正優質的小磨香油。用石磨磨制香油比普通香油具有更濃郁的醇香,其風味來自獨有的石磨工藝,是普通香油所不具備的。其保持了1600多年的綠色物理加工制作工藝,*大限度地保持了芝麻營養的*大化,而且口味醇香,更易在烹飪中保持食物的色、香、味。
36.鳳縣大紅袍花椒(鳳椒)
鳳縣栽植花椒歷史悠久,獨特的地理環境和鳳椒**的內在品質,被專家贊譽為“花椒**”。鳳椒又名“大紅袍”其色鮮紅、粒大、肉厚、有雙耳、麻味悠久、清香濃郁,素有“香飄十里”之美譽。目前全縣花椒存留達到32000萬株以上,年產花椒1100噸。
37.隆昌醬油
液體清亮,呈紅褐色;醬香濃郁、酯香突出,營養豐富,具有鮮美醇厚的口感,鮮中帶咸,回味咸甜適口;風味獨特,具有飽滿的醬香味和沁人心脾的酯香氣,特別適合烹調和涼拌菜肴調味。
隆昌醬油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水解生成物,其中有氨基酸、B族維生素、水溶性鈣、磷、鐵、錳、鋅等礦物質、還原糖、多種有機酸,以及多種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氨基酸是蛋白質分解的產物,也是隆昌醬油中*重要的營養成分,其含量的高低反映了醬油質量的優劣,而隆昌醬油中的氨基酸有18種,且包括了人體8種必需氨基酸。
38.海南島鹽
海南島日曬鹽中富含人體需要的鈉、鈣、鍶、鎂、鉀、鐵、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尤其是鍶的含量高達73毫克/千克,比國內其他省份海鹽鍶含量高出13倍,比日本同行業的高出25倍。
39.祿豐香醋
祿豐香醋原名祿豐醋,產于明朝天啟元年(1621),距今已有390多年的歷史,由祿豐縣北廠村陳姓農民集眾家技藝之長釀制而成,具有“外觀紅棕、體態澄清、香氣純正濃郁、入口酸味柔和、回甜醇厚、久不變味”的特點。
40.牟定腐乳
牟定腐乳起源于明清時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彝族傳統的地方名特產品之一。是選用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黃豆,采用霉豆腐為原料,沿襲傳統工藝,自然發酵霉制,輔以優質熟菜油、辣椒、精鹽等配料,陶缸腌制而成,不含任何防腐劑、色素,是***綠色食品。產品具有外觀鮮紅油潤、入口細膩柔糯、品后齒頰留香的品質。
41.鎮江香醋
鎮江香醋的釀造是用含有多種微生物的大曲(麥曲)為糖化發酵劑進行釀酒。在這個過程中先是由曲霉所分泌的淀粉酶將原料中的淀粉轉化為葡萄糖,同時又由酵母菌所分泌的酒化酶將葡萄糖轉化為酒精。
42.通州腐乳(新中牌)
江蘇新中釀造有限責任公司所生產通州腐乳(新中牌)的原料大豆和糯米,均由本區石港鎮農產品生產基地提供,原料基地種植首先選用品種優良的苗種進行播種,其次嚴格按綠色原料生產操作規程進行種植,加強田間管理,嚴格控制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所產的大豆和糯米顆粒飽滿,綠色、無污染,質量可靠。
43.自流井精制鹽
四川盆地在中三疊紀形成了遍布全川的淺海含鹽巖系,為井礦鹽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基礎;在自貢形成中國**的自溢鹵水井礦鹽生產基地,我國現代井礦鹽生產史,也才可能追溯到十九世紀初葉,自貢也因之成為千年鹽都,成為現代中國*大的井礦鹽生產基地。
44.“臨江寺”豆瓣
臨江寺豆瓣有“日曬夜露、下雨加蓋”的制作特點,日曬是使之吸收陽光照射,使其發酵變得柔和化渣;夜露是散去霉氣增加醬香味,下雨加蓋是防止生水浸入,產生雜霉及“生花”,影響衛生。
45.碎米芽菜
宜賓“碎米牌”芽菜依托獨特的地理條件,采用的原料二平樁—青菜根條柔嫩而富有彈性,并富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平均每100克芽菜中約含蛋白質4.9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35.7克、鈣660毫克、磷146毫克、鐵27.7毫克,能產生熱能量174千卡。同時,經過腌制過程中微生物發酵作用產生的有機醇、乙醇、脂類等使宜賓“碎米牌”芽菜色、香、味俱佳,成為四川四大名腌菜之一。
46.德陽醬油
德陽市旌陽區地處四川盆地都江堰自然灌溉區,自然條件獨特,具有明顯區域特征,傳統的特色加工工藝。“德陽醬油”色澤鮮醬、酯香氣濃郁,口感鮮美醇厚,余味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