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速凍食品市場升級加速,有望維持量價齊升態勢
速凍食品市場容量大,品類不斷細分
速凍是指采用專業設備,將預處理的產品在低于-30℃的環境下,迅速通過其*大冰晶 區域,使被冷凍產品的熱中心溫度達到-18℃及以下的凍結方法。而速凍食品是將需速 凍的食品,經過適當的前處理,通過各種方式急速凍結,經包裝儲存于-18℃—-20℃下的連 貫低溫條件下送抵消費地點的低溫產品,其*大優點完全以低溫來保存食品原有品質, 而不借助任何防腐劑和添加劑,同時使食品營養*大限度的保存下來。因此速凍食品具 有方便、營養、美味等優勢,符合生活節奏逐步加快以及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的國內市場。
目前速凍食品主要品類包括速凍魚糜制品、速凍肉制品、速凍米面制品、速凍菜肴制品、 冷凍烘焙食品等。其中速凍魚糜制品、速凍肉制品以及部分速凍其他制品俗稱“火鍋料 制品”,包括魚丸、牛肉丸、蝦魚滑、蝦魚角等魚糜制品及速凍肉制品;速凍米面制品主 要包括速凍包子、餃子、湯圓、粽子以及其他類的生制或熟制的米面制品;冷凍烘焙食 品主要包括蛋撻皮、甜甜圈、牛角包、起酥等西式以及中式的面包糕點;而速凍菜肴制 品則主要包括中式或西式的速凍預制菜肴產品等。
從產業鏈角度看,速凍行業上游一般為肉類、魚糜、各類粉等農副產品加工業,下游渠 道主要通過直營或經銷商等銷售系統供給餐館、餐飲供應、團餐企業餐等餐飲市場,或 者直接通過超市、大型連鎖 KA、農貿市場、批發市場等零售渠道直接供給消費者,其中餐飲批發等市場即速凍食品的“ B 端市場”,銷售模式為 B2B 模式;零售市場即“ C 端市場”,銷售模式為 B2C 模式。
我國速凍食品行業發展起步相比于歐美、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相對較晚,劃分來看,主要 經歷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起步萌芽期:20 世紀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
20 世紀 80 年代,國內開始出現以冷凍冷藏方式粗加工的速凍食品,參與者主要以北方 區域的米面制品工廠與企業為主,產品主要以肉制品以及速凍米面等品類為主,例如速 凍湯圓、水餃、粽子等產品面世。
快速爆發期:20 世紀 90 年代初至 2004 年
速凍食品生產設備通過進口以及自主研發不斷新增并升級,國內速凍食品生產端基礎設 備更新換代,技術進一步升級。同時國內速凍食品廠家數量快速增長,國內目前的速凍 米面龍頭三全、思念以及以火鍋料制品龍頭安井、海欣等企業開始嶄露頭角,行業集中 度穩步提升,行業迎來整體快速發展。
整合發展期:2005 年至 2015 年
隨著國民經濟發展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及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線下連鎖超市、 KA 等傳統線下渠道高速發展,傳統企業紛紛以經銷模式進入線下渠道,國內冷鏈系統 配備逐步完善,解決速凍食品貯存及運輸瓶頸,供給量穩步提升。疊加消費者認知度程 度的提升,速凍食品需求亦逐步旺盛,行業內初步形成龍頭效應的競爭格局。
升級加速期:2015 年至今
隨著國內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推進,居民冰箱、微波爐等家用電器保有量提升,電商及互 聯網等新興渠道的興起,推動速凍食品各個渠道銷售進入升級加速期。同時餐飲業態裂 變升級,連鎖化率穩步上行,規模化、流程化以及標準化的取材需求不斷提升,眾多企 業紛紛迎合餐飲業發展及改革趨勢,打造餐飲化標準速凍品牌。而面對 C 端消費主要以 產品結構調整和升級迎合消費升級趨勢,深化速凍食品便捷兼顧美味的消費屬性。
國內速凍食品行業已超千億規模,新增企業數量增長迅猛,行業整體量價齊升。根據 Frost&Sullivan 數據顯示,我國速凍食品行業規模由 2013 年的 828 億元提升至 2019 年 的 1400 億元,年均復合增速接近 10%。2019 年國內新增速凍食品企業 11379 家,較 2015 年新增數量提升約 134%,5 年內新增企業數量年均復合增速達到約 24%,增長 速度明顯快于行業整體增速。同時國內速凍產品的產量也從 2013 年的約 789 萬噸提升 至 2017 年的約 952 萬噸,根據測算平均噸價也從約 10500 元/噸提升至約 13000 元/ 噸,提升幅度均較為明顯。
由于當下整體生活節奏加快,年輕消費群體逐步減少下廚時間,速凍食品逐步品質化、 便捷化、營養化的特性不斷強化,疊加國內餐飲需求在標準化及規模化趨勢下維持旺盛, 因此我們認為,國內速凍食品行業有望維持目前較高的景氣度及成長性,行業處于升級 加速期。
二、對標海外,國內速凍食品市場空間依然較大,成長確定性較強
全球速凍食品行業規模穩健增長,國內發展空間依然較大
全球速凍食品行業規模從 1999 年的 804 億美元提升至 2017 年的 1601 億美元,年均 復合增速達到 3.9%,保持穩健增長態勢。速凍食品源于 1928 年的美國,50 年代美國 有關行業系統研究了速凍食品,提出*名的 T·T·T 概念并制定相對應的冷凍食品制造 法規1,至此速凍食品實現工業化生產進入現*銷售渠道,并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美國 速凍食品產量達 2000 萬噸,人均年消費量 80 千克以上,速凍食品占比其國內食品行 業消費的 60%-70%,成為世界上*大的速凍食品消費經濟體。日本因對餐飲食材的標 準定制以及國內冷鏈供應能力發展較早成為目前亞洲*大速凍食品消費市場,也是世界 范圍內速凍食品的第三大消費市場,2017 年人均年消費量約為 22.5 千克。
對比國內,中國 2017 年人均速凍食品消費量僅約為 10.6 千克,不足日本人均消費量的 一半,同時我國目前人均 GDP 水平處于日本 80 年代左右水平,而日本同時期國內速凍 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按照海外速凍食品發展節奏來看,隨著經濟發展以及居民生活節奏提速,速凍食品需求愈加旺盛,因此我們認為,伴隨國民可支配收入、食品支出的不 斷提升以及國內城鎮化率不斷推進,我國速凍食品行業仍存廣闊發展空間。
以日為鏡,國內速凍行業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回顧日本速凍行業的發展,日本速凍行業發展時間歷史較長,20 世紀以后行業逐步進入 成熟期,行業整體生產規模保持穩中有升,整體產值亦維持穩定水平。根據日本速凍行 業協會數據顯示,日本速凍行業規模從 1998 年的 149 萬噸穩步提升至 2019 年的 160 萬噸,行業產值由 1998 年的 7476 億日元,達到 2019 年的 7130 億日元,中間因 2002 年進口菠菜農藥殘留超標以及 2008 年“毒餃子”事件,呈現 V 型走勢,單噸價格在后 期有所下降。與此同時,企業和工廠數量從 2000 年的 969 家下降到 2019 年的 438 家, 縮減近一半數量,行業內整體集中度明顯提升。因此我們認為,隨著國內行業龍頭企業 全國化布局推進,產品結構的不斷迭代,面對 BC 兩端更加細分需求,龍頭競爭力和規 模效應有望不斷增強,市場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龍頭產能加速布局,*先優勢不斷加強
龍頭公司產能擴張迅速,*先優勢不斷加強,同時行業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近年來行 業內龍頭企業諸如安井、海欣、惠發等企業紛紛提升生產技術,遵循“銷地產”的策略 進行全國工廠布局以提升產能。2020 年安井*新年報顯示,其工廠合計設計產能 57.83 萬噸,實際產量 60.58 萬噸,產能利用率達到 104.75%,近年來產能利用率均維持在滿 產狀態。河南及四川安井新建工廠一期均在年內順利投產,預計 2021 年內陸續投入的 新增產能共計 28 萬噸,其中包括湖北安井一期 10 萬噸、河南安井二期 5 萬噸、遼寧安 井二期 4 萬噸以及四川安井二期 9 萬噸,爬坡完成后產能預計至少增長 48%左右;另 外廣東安井 13.3 萬噸準備啟動施工建設。
惠發食品為突破旺季生產能力瓶頸,通過運用募集資金投資建設“年產 8 萬噸速凍食 品加工項目”2019 年開始逐步投產,2020 年公司產能達到 15.37 萬噸,同比增長約 40%,實現較大幅度拉伸,預計項目完成后公司整體產能將達到 19 萬噸,比上市時的 11 萬噸產能增長 73%。因此我們認為,龍頭公司隨著全國化產能布局的不斷推進以及 先入為主的品牌優勢,龍頭公司的*大優勢不斷加強,預計市場份額將向龍頭企業加速 集中。
三、速凍米面占據主要份額,火鍋料制品成長迅速,速凍菜肴或成行業新藍海
從品類情況來看,速凍米面制品和火鍋料制品占據我國速凍食品市場的主要市場份額。 其中,速凍米面制品占據行業的半壁江山,2017 年占比超過 50%;火鍋料制品僅次于 速凍米面,約占整體市場的 1/3,占比約為 33%。
速凍米面:穩健增長,集中度較高,餐飲需求及結構升級成為主 要驅動力
我國速凍米面市場從 2015 年的 542 億規模增長至 2019 年的 677 億,年均復合增速約 為 6%左右,目前米面作為規模*大也是*早興起的速凍食品細分行業,已經逐步進入 發展成熟期,成長速度維持在個位數中樞,近年來呈現穩健增長的態勢。
無論從傳統品類到龍頭品牌市占率,速凍米面競爭格局均相對穩固。根據歐睿數據顯示, 目前三全、思念、灣仔碼頭三家公司牢牢占據國內速凍米面龍頭位置,三家分別 28%/19%/17%,CR3 達到 64%。從歐睿 2020 年細分品類數據上來看,水餃、湯圓、 餛飩等傳統米面品類大部分份額也均集中在這三家公司。
餐飲需求及產品結構升級成為速凍米面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例如水餃湯圓等速凍米 面制品均是我國傳統面點歷史*久的商業化產物,銷售區域性較強,主要集中在北方區 域但工業化程度從目前的主要品類來講仍然較低。傳統三強銷售渠道也主要以商超和經 銷為主,主要面向零售市場。隨著餐飲端食材逐步標準化,對半成品的速凍米面食材需 求日益加強,以及家庭端米面消費逐步升級驅動下,例如手抓餅、餡餅等生產工藝及種 類均日益升級的創新米面類制品將為行業提供新的增長動力。
速凍火鍋料制品:受益于餐飲連鎖化,特色定制產品不斷推進, 處于快速發展期
根據中國餐飲協會數據顯示,我國速凍火鍋料制品行業規模從 2013 年的 250 億元提升 至 2017 年的 411 億元,年均復合增速約為 13%,近幾年增長迅速,按照年均 10%復合 增速推算,目前市場規模約為 500-600 億元。
速凍火鍋料制品主要包括速凍肉制品和速凍魚糜制品,近年來魚糜制品占比提升明顯。 速凍肉制品發展歷史較早于魚糜制品,魚糜制品先是起源于日本,后解決魚糜原料供應 和質保等問題,90 年代初從中國臺灣傳至大陸內地,隨后逐步興起并工業化生產,近年 來魚糜制品的行業整體占比也在逐步提升。
火鍋料制品行業格局相對分散,市場份額有望加速向龍頭企業集中。而目前行業集中度 仍然偏低,根據歐睿數據來看,2020 年行業 CR3 不足 25%,但近幾年來市場份額明顯 向頭部集中,行業龍頭市占率提升顯著。隨著火鍋、麻辣燙等餐飲品牌化及連鎖化的推 進,特色定制產品不斷豐富速凍火鍋料制品消費場景。我們認為,隨著食品安全和環保 監管日趨嚴格,行業已進入洗牌中后期,市場份額不斷向大企業轉化,部分不規范的中 小作坊式企業預計逐步退出市場,使低價競爭的環境有所改善,大企業的品牌優勢會逐 步凸顯并進一步提高,速凍火鍋料制品行業近年仍有望保持快于行業的增速,未來集中 度有望持續提升。
速凍菜肴制品:巨頭紛紛入場布局,借餐飲紅利,藍海市場成長 迅速
速凍菜肴制品又叫冷凍調理食品,指以農產、畜禽、水產品等為主要原料,經前處理及 配制加工后,采用速凍工藝,并在凍結狀態下(產品中心溫度在-18°以下)貯存、運輸和銷 售的包裝食品。該類食品主要特點是經加工后蛋白質適度變性,肉質結實富有彈性,具 有咀嚼感,鮮嫩、脆軟多汁等特點。
隨著餐飲端需求逐步增大,我國速凍菜肴制品成長迅速。預制菜肴制品通常用于餐飲業, 仍處于起步階段。隨著餐飲業的蓬勃發展,餐飲品牌及店鋪對預制菜肴需求逐步加大, 以此來對沖店鋪租金、后廚人工等成本增加,提升效率并穩定菜品整體品質。根據歐睿 數據顯示,我國速凍菜肴制品市場規模從 2006 年的 50 億規模擴張到 2020 年的 285 億 左右規模,年均復合增速約 13.5%,成長較為迅速。
行業龍頭紛紛布局,速凍菜肴制品藍海市場空間未來可期。近年來多家速凍食品行業龍 頭企業紛紛布局中央廚房及預制速凍菜肴業務:思念單獨成立“千味央廚食品有限公司” 并計劃上市;三全食品成立餐飲事業部發力餐飲端;安井精準定位餐飲市場中央廚房概 念。因此我們認為,雖然速凍菜肴行業目前仍處于發展初始階段,但未來隨著餐飲行業 以及冷鏈物流的高景氣發展,外賣團餐等新型餐飲業態對于高效且品質穩定餐食的需求 逐步提升,“中央廚房+冷鏈配送”概念將為速凍菜肴提供更便捷的發展條件,成本控制 以及食材標準化將為速凍菜肴行業發展起到關鍵拉伸作用,也有望為國內速凍行業發展 帶來新增量。
冷凍烘焙食品:烘焙行業工業化趨勢明顯,冷凍烘焙食品成長空 間足
烘焙行業是零售額超 2 千億的超大賽道,且成長潛力巨大。2019 年度我國烘焙食品的 零售額達 2317 億元,2014 年~2019 年的復合增長達 10.87%,是典型的容量大、增長 穩健的大眾品賽道。
對比世界其他發達經濟體,我國人均烘焙仍有較大空間,近 15 年看,中國和韓國烘焙 食品的消費滲透明顯加速,且從人均消費情況看,我國無論是人均消費量還是支付的客 單價都呈現較快提升。2020 年,我國的人均消費量約為日本的 37%,約為歐美國家的 10%左右。參照飲食習慣具有一定可比性的東亞鄰國日本,我國的烘焙產品的消費規模 可有 2 倍擴容空間。
烘焙店面臨著運營成本高、對烘焙師傅要求高、產銷難以控制、質量不穩定的痛點,冷 凍烘焙食品解決了烘焙店的痛點。我國目前冷凍烘焙食品使用比例還較低,和國外比有 較大的提升空間(美國 80%以上,法國 50%以上,日本 50%以上),未來隨著冷凍烘焙 食品技術的突破以及行業冷鏈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冷凍烘焙食品有望核心受益于烘焙行 業工業化的趨勢。過去幾年享受烘焙行業工業化趨勢紅利的公司均增速靚麗,立高食品 /南僑食品冷凍烘焙食品(冷凍烘焙面團業務)2017-2020 年收入 CAGR 為 38.7%,千 味央廚烘焙類 2017-2019 年收入 CAGR 為 28.5%。
四、BC 端需求雙輪驅動,行業維持高景氣發展階段
根據 IBIS 數據顯示,從需求端看我國家庭端和 B 端速凍食品消費結構約為 7:3 的比 例,而對比日本速凍行業需求端消費比例來看,B 端消費長期占據 50%以上,我國 B 端 消費占比明顯偏低。在現階段城鎮化水平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升背景下,外食外 賣頻次以及國內餐飲行業、烘焙行業等規模、連鎖化率持續快速發展,疊加餐飲、烘焙 行業等標準化推進的積極影響下,我們認為,速凍食品在連鎖餐飲渠道以及連鎖烘焙行 業等 B 端和家庭端均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我們對比了速凍食品公司以及烘焙原料公司過去幾年的成長性,享受餐飲工業化趨勢以 及烘焙行業工業化趨勢紅利的公司,過去幾年增速靚麗。從 2017-2020 年收入復合增速 看,1)速凍火鍋底料行業景氣度較好:安井火鍋料制品為 22%,海欣速凍魚制品和肉 制品為 18%,惠發食品為 14.5%;2)冷凍烘焙食品景氣度較高:立高冷凍烘焙食品為 38.7%,南僑食品冷凍烘焙食品為 27.1%,千味央廚烘焙類為 28.5%;3)速凍面點類 產品景氣度較好:安井速凍米面制品 21.5%,千味央廚油炸類 18.2%,千味央廚蒸煮類 29.8%。(千味央廚數據為 2017-2019 年收入復合增速)。
B 端:供應鏈日益完善,緩解成本壓力,有望進入快速滲透期
餐飲端店鋪租金及人力成本上漲,速凍食品一定程度緩解 B 端成本壓力。一線城市北上 廣深近 10 年店鋪租金呈現緩慢上升趨勢,餐飲從業人員平均工資也逐步從 2013 年 32236 元提升至 2019 年的 48009 元,雖然我國餐飲業持續蓬勃發展,但人工、租金費 用等不斷攀升抬升餐飲行業的整體成本,擠壓餐飲業態盈利空間。速凍食品通過標準工 業化加工模式,能有效降低餐飲對于廚師的高標準要求,滿足餐飲標準化需求;另一方 面,中央廚房也能通過冷鏈對速凍食品進行配送,有效緩解餐飲門店成本壓力,提升整 體效率并提高單店坪效。
標準化連鎖餐飲的商業模式對速凍食品有巨大潛在需求。歐睿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餐 飲連鎖化率不斷攀升,從 2010 年的 8.1%逐步提升至 2019 年的 10.3%,與發達國家餐 飲連鎖化率水平相比,隨著我國注冊餐飲數量的快速增長,餐飲連鎖化未來仍有廣闊提 升空間,近年來看,我國一至五線城市均呈現連鎖化餐飲覆蓋逐步提升的整體趨勢。隨 著我國餐飲標準化以及連鎖化率的不斷滲透,對于標準化程度較高的餐飲標準品及半成 品需求較大,確保口味一致和新品的迭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速凍企業可以根據餐飲企 業要求為其定制的產品,餐飲連鎖品牌與速凍食品品牌合作會保持其原有口感并降低成 本以及不確定風險因素。
冷鏈物流系統效率提升有望加大速凍食品輻射半徑。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總額以及冷庫保 有量持續快速提升,表明目前國內冷鏈運輸能力及基礎設施設備水平持續提升,隨著互 聯網的快速發展,速凍食品逐步從線下走向線上的趨勢也愈發凸顯,逐步打破過去傳統 渠道線下跨區域拓張、口味較難統一的痛點,更多熟食、半成品等速凍食品將通過日益 成熟的冷鏈倉儲物流系統及時送達需求端。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冷鏈物流系統的不斷改 善和提升有望持續擴大速凍食品輻射半徑,加速各品類速凍食品全國化多渠道的有效滲 透。
家庭端:方便便捷,迎合健康趨勢,需求潛力釋放空間仍大
隨著生活節奏逐步加快,居民飲食消費習慣趨向于省時便捷,成為速凍食品家庭端消費 的重要驅動力。隨著家庭結構小型化,人均消費水平提高和生活節奏逐步加快,居民飲 食消費習慣發生明顯改變。外 賣用戶數量近年來也迅速提升,從另一方面亦體現消費者追逐飲食的便捷,消費升級的 背景下同時對于烹飪有了新的要求——健康和便捷。白領等就業人員工作節奏加快及時 間延長,回到家往往疲憊不堪,沒有多余精力做飯。獨居老人由于年紀較大且數量逐步 增多,面對傳統烹飪可能會致體力不支。速凍食品在標準化操作下更好地把控食品的營 養健康,相比于傳統烹飪模式能節省更多的時間,有效解決了中間環節較多和時間久的 烹飪難題,滿足了現代化家庭對于高效率的烹飪需求,有望成為家庭端消費的重要驅動 力。
家電普及率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提升逐年遞增,提升速凍食品存儲能力,將有效推動國 內家庭端速凍食品消費持續拉伸。隨著國內城鎮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冰箱和微波爐等家 用電器也基本實現國內全面覆蓋,存量呈現穩步上升趨勢,2019 年我國每百戶家庭擁 有冰箱約 103 臺,基本實現完全覆蓋,微波爐每百戶也達到將近 56 臺,亦超過 55%的 覆蓋水平。在中國速凍行業起步階段,中國城鎮居民的冰箱和微波爐擁有量偏低,是導 致國內速凍行業發展受限的重要原因之一。至兩者配套設施齊全后,速凍食品發展相輔 相成,家電普及率的穩步提升也有望推動速凍食品在我國家庭端消費持續拉伸。
五、速凍行業龍頭所長不盡相同,細分板塊競爭格局差異顯著
從目前行業主營速凍食品上市公司來看,眾公司目前戰略定位以及主營品類均不盡相同:
三全食品:1992 年成立于河南鄭州,公司是國內*家速凍米面食品企業,亦是中 國生產速凍食品*早、規模*大、市場網絡*廣的企業之一。公司主要從事速凍湯 圓、速凍水餃、速凍粽子、速凍面點等速凍米面食品和常溫方便食品的生產和銷售。
2020 年速凍米面制品/速凍調制食品/冷藏短保類及其他分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 的 89.96%/7.59%/1.27%/0.72%。公司銷售渠道主要以直營+經銷及大客戶定制模 式為主,線上渠道采取直營加經銷商授權的模式進行銷售,2020 年按下游用戶區 分零售及創新市場占比 86.43%,餐飲市場占比 13.57%。
安井食品:公司 2011 年成立于福建廈門,從事火鍋料制品(以速凍魚糜制品、速凍 肉制品為主)和速凍面米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0 年速凍魚糜制品/速凍肉 制 品 / 速凍米面 / 菜肴制品分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
40.57%/25.81%/23.86%/9.66%。公司銷售過去以“餐飲流通渠道為主、商超電商 渠道為輔”的渠道策略組合模式為主,現階段進入“BC 兼顧、雙輪驅動”的新階段, 2020 公司經銷商渠道占比 84%,經銷商數量較 2019 年的 682 家擴充至 1033 家。
海欣食品:品牌創始于 1903 年,2005 年股份公司成立于福建福州,公司主營業 務主要以速凍魚糜制品系列為核心,兼顧速凍肉制品等其他速凍食品。2020 年速 凍魚肉制品及肉制品/休閑食品/米面制品/菜肴制品及其他分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 入的
89.39%/7.05%/2.37%/0.44%/0.74%。公司銷售渠道主要以大型商超和傳統 流通渠道為主,2018 年后滲透餐飲渠道,構建起張亮、海底撈、楊國福等大型連 鎖餐飲客戶圈,終端網點數量超過 3 萬個。
惠發食品:公司 2005 年成立于山東諸城,公司主營業務為包括速凍丸類制品、腸 類制品、油炸類制品、串類制品等在內的速凍調理肉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所 處行業為速凍食品行業下的速凍調理食品行業。除去貿易、供應鏈以及其他收入, 公司 2020 年主營業務收入主要靠速凍肉制品貢獻。公司銷售模式主要以經銷商模式為主,其他包括商超、終端直銷模式和供應鏈模式,其中經銷商模式占比超過 73%。
立高食品:公司是烘焙食品原料領軍企業,產品包括冷凍烘焙食品、奶油、水果制 品、醬料、休閑食品等,2020 年實現收入 18.1 億元,歸母凈利潤 2.3 億元,2017- 2020 年收入/利潤 CAGR 分別為 23.7%74.1%,增長穩健。過去幾年冷凍烘焙食 品增速靚麗,2017-2020 收入 CAGR 為 38.7%,2020 年收入和毛利占比分別為 53%/56%,已經成為公司業績的主要來源。2020 年經銷客戶/直銷商超客戶/直銷 非商超類客戶收入占比分別為 78%/14%/8%,經銷渠道 90%是烘焙店客戶,直銷 商超客戶中主要是沃爾瑪。
六、未來展望:規模為王,創新迭代,整合優化
速凍食品行業仍然以“規模為王”,“銷地產”模式將有效提升龍頭企業運營效率,降低 物流成本。速凍行業屬于重資產行業,經營杠桿相對較高,因此有序規模擴張節省成本 以提升經營效率成為龍頭企業不斷搶占市場份額的必經之路。前文提到安井食品目前已 經根據“銷地產”全國擴張策略布局八大工廠,新增產能已陸續投產,另外第九大工廠 建設也已完成規劃,隨著安井加速產能布局及投產的推進,整體運輸費用率下降明顯。 三全食品亦完成全國化的產能布局:分別在鄭州、成都、天津、太倉、佛山等生產基地 已經投產,另外 18 年 10 月擬投資 8 億元新建武漢基地目前也在按照規劃進行,目前 已擁有速凍食品投產產能 75.42 萬噸。
創新迭代,龍頭企業重視研發提升產品力,優化產品結構,深化品牌影響力。食品企業 歸根結底來講產品力是*強護城河,對于速凍食品而言亦然如此,龍頭企業紛紛加大研 發投入,提高企業研發能力,推動產品結構升級,滿足市場潛在需求。三全*早成立行 業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井食品推行“銷地研”的產品開發戰略,設立研發中心, 積極與多個知名院校科研機構進行深入合作,根據不同區域口味及飲食習慣開發并培育 市場單品,研發費用投入逐年提升,目前安井 SKU 達到 300 余種。安井初期主要以火 鍋料制品為主,米面制品為輔,渠道也以 B 端為主,C 端為輔;從去年開始調整經營策 略為雙輪驅動,加大新品 C 端占比,原有鎖鮮裝產品進一步推出 2.0 系列,計劃每年新 增 5-10 款,3.0 系列有望后續推出,而安井 2012 年與 2015 年分別推出的手抓餅與紅 糖饅頭也均成為市場爆款,新品對整體營收貢獻逐年走高。
整合優化,出眾的供應鏈能力有望持續降低龍頭企業高經營杠桿影響。速凍企業直接原 料成本占比較高,安井、海欣等龍頭企業原材料占比均達到 80%以上,行業內龍頭企業 會根據當年的原材料價格波動做出產品配方調整,整體單噸成本維持在相對穩定水平, 行業內相差并不顯著。以安井食品為例,2014-2017 年通過低價策略快速搶占市場,與 之同時全國各地興建配套產能,產品與渠道結構持續調整,C 端產品及米面制品比例逐 步提升,目前企業盈利能力處于行業*先水平。三全食品因流通渠道占比較高,盡管毛 利水平相對*先,但整體費用率處于相對較高水平;千味央廚主打自主創新,根據客戶 定制預制菜肴與米面制品,控費表現突出,盈利水平*領行業。
因此我們認為,對于速凍食品龍頭企業而言,有序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研發能力, 并進一步整合優化供應鏈,將成為在行業內保持相對競爭力的核心三要素。